澳大利亚仙人掌泛滥成灾,最后通过一种小飞蛾解决了问题

澳大利亚仙人掌泛滥成灾,最后通过一种小飞蛾解决了问题

长久以来,我们人类一直都在利用昆虫与植物之间,以及捕食性昆虫与植食性昆虫之间的紧密关系。

公元前300年左右的中国古代的官方公文会告诉农民如何将某种蚂蚁的薄巢穴移到柑橘园中,来减少柑橘上的害虫。在树木之间架设竹“吊桥”,让蚂蚁更容易的在树与树之间移动来驱赶害虫。这似乎是我们所谓的生物防治的最早的案例之一——用活的生物体来对抗害虫,以替代化学品的使用。

我们将物种从地球一端迁到另一端的行为通常都很有目的性,而且造成了极为多样的结果。有时,这种迁移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灾难,入侵物种如今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了。

澳大利亚仙人掌泛滥成灾,最后通过一种小飞蛾解决了问题

就像19世纪的澳大利亚,当时某人有了一个绝妙的想法:建立胭蚧染料产业。蚧又名“胭脂虫”,是胭脂红染料的主要来源,仙人掌是他们主要的寄生植物之一。

于是,他们满怀希望地从墨西哥进口了几船仙人掌,结果,胭蚧产业打了水漂,仙人掌却像野火一样扩散开来。

到了1900年,仙人掌已经覆盖了像丹麦一样大的土地。仅仅20年后,这片土地又扩大了近6倍。

一片和英国一样大的土地,由于浑身是刺的仙人掌的过度泛滥,已经完全无法放牧和种庄稼了。这是一场危机。当权者为任何能够想出对抗仙人掌的办法的人提供了丰厚的奖赏——但是没人领到赏钱。

最终,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不少绝望之后,解决办法还是来了——一种来自同样来自南美洲的昆虫,其幼虫能够在仙人掌中咬出通道。这种来自仙人掌螟属(Cactoblastis)的默默无闻的鳞翅目蛾类昆虫被引进,通过试验后开始大量繁殖。

澳大利亚仙人掌泛滥成灾,最后通过一种小飞蛾解决了问题

100人分乘7辆货车,绕着整个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行驶,向土地所有者发放装有仙人掌螟卵的纸筒。在1926年到1931年这5年间,有20多亿枚卵被分发了出去。

那是一场惊人的成功。仅截至1932年,蛾子幼虫就已经杀死了大部分休耕地上的仙人掌。这还只是生物防治成功案例的其中之一。

但是硬币总有另一面。在澳大利亚取得成功之后,这种蛾子又被用在其他几个地方进行仙人掌的生物防治,包括加勒比群岛。

仙人掌螟从那里扩散到了佛罗里达,现在对那里构成了威胁,可能会将独特的本土仙人掌一扫而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澳大利亚   仙人掌   休耕地   加勒比   佛罗里达   生物防治   食性   蛾子   幼虫   泛滥成灾   柑橘   害虫   飞蛾   物种   染料   昆虫   美文   土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