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教育中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应用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社会各领域运行和发展的模式,改变了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学习方式。在现代教育技术下职业教育该怎样开展?怎样才能使教育技术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和优势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的应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使社会各个领域与行业发生巨大的变革,教育事业亦是如此,教育信息化、全球化,现代教育技术也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彰显着它特有的魅力,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媒体和手段用于教育,而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必然带来教育理念、方式、管理等方面的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开拓了广阔的天地,是教学技能提高的有效途径。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会使用网络、具有网络思维是我们生存的必须条件,是社会发展必备的素质,更需要具有通过网络利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进行交流和协作的能力。因此,如何在各科教学中充分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各国教育领域改革中的热门话题。

现代教育技术的介绍

现代教育技术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有其特定含义和应用范畴,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的典型应用。

● 现代教育技术是为学生学习生活服务的,是一种学习工具,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和协作学习。

● 现代教育技术是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服务的。

● 现代教育技术是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如辅助学校的学生学籍管理、人事管理、教学教务管理、行政事务管理、总务后勤管理等。

● 现代教育技术是沟通学校与外面的窗口,利用它既可以从校外获取各种信息,也可以向外发布各种信息,所以说现代教育技术应具有教学、教研、管理和沟通等功能。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学模式的一种,是指教学应用中多种媒体的综合,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通过有效运用照片、插图、图表、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素材,形成具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的媒体教学系统。多媒体技术以及多媒体组合教学系统是职业教育中最常用的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应用模式。不仅如此,在教学的应用上,它可以用于教师进行辅助教学,也可以让学习者进行交互操作学习,并可对学习者的学习作出评价。概括起来,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视觉与听觉双重感观刺激,信息传输数量大、速度快、质量高、应用广,便于操作,交互性强等优势。多媒体教学作为基于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强调的是对新型媒体和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与传播,这其中需要有很多值得关注、研究和探讨的地方,既要注重实际的操作,又要注重对教育、教学系统的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及时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可以见得,如果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将十分强大。

网络教学技术的应用

当今社会,网络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学习时代的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文化特色,引起了教育各个层面的深刻变革。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也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首先,网络技术给教学带来了模式的新变化,早在90年代就有学者对Internet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提出过具体的设想,提出在网络环境下,既可以进行个体个别化又可以进行集体协作型教学。还可以将“个体化”与“集体化”结合起来,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对于中职学生来讲既能够激发兴趣,又能够丰富知识,还能够开拓思维,这在教学中非常适用。

其次,网络技术能够有效进行教学资源建设,同时可以作为沟通教与学的纽带和桥梁,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实现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沟通交流及时有效的良好局面。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向在线的同学、教师发表成果、请教问题、寻求帮助;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料等发布到网络上,为学生提供适用的学习资源。同一地区的学校,可以通过网络积极开展课堂教学交流活动。进行同步授课,通过开发教学网站实现相互的交流与借鉴,教师也可以开展集体备课、网络教研、研制网络课程等等教学活动,使学校之间达到资源共教师之间形成优势互补。

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的内涵

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是指根据课堂教与学的需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性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法、程序或方案。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 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是信息化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划分一个具有逻辑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理论成分的话,教学活动与社会的关系、与时代的关系以及由此派生的教学目标系统可视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指教学活动的系统分析、教学的组织以及教学模式;而教学运作的策略、技术和评价属于微观层面,其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主要涉及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运作的方式、方法和措施等操作性要素。

★ 有效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是以追求信息技术运用过程的最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的制定、选择和运用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它是教师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系列系统的行为。它追求的是经济上最节省、时间上最合理与效果的最佳。

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的特性

无论是用户通过拍照上传的内容、自定义头像,还是文章评论的图片,图片智能鉴黄接口都能够进行主动识别及获取色情量化程度信息,实现精准快速的色情倾向判断。

★ 目标指向性

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的制定、选择和运用总是指向特定的目标,解决现实的教学问题,掌握特定的教学内容,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等;同时,运用教学策略的活动,无论是活动的内容及其细节,活动的方式,还是活动的程序及其每个环节,都是指向特定的目标,为达到目标而存在的。

★ 可操作性

针对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具有与之相应的操作方法、技术和实施程序,可供师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并要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的具体教与学的行为,不具有可操作性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是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的。

抓开发,重应用,实现校园资源网络化

网上教研室与教育资源库建设,为教改添活力

为了弥补教学资源缺乏现象,我们可以在学校网站建立以学科为主的网上教研室。汇集各科老师的丰富经验,内容包括:专家招待席、优秀教案库、优秀论文库、教学资料库、咨询平台等等,特别邀请学科专家在网上探讨解决广大教师在校本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创设了专家与一线教师沟通的平台,拉近了专家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一线教师利用资源库提升教学水平的能力。

设立网络实验班,建立网上学习平台

利用教育信息化在网络中以一个班为实验点,通过实验班积累的实验,可以初步摸索出现代班级管理新模式,里面分设学生日记、写作、数学旅行、学习资料室和家长座谈室,从而实现实验班管理模式正是“以点带面”进行全校普及阶段,并在教育模式特色建设中做经验交流。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科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的融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课件的内容要通过教育工作者的有效加工,使其融合到教育过程中,才能产生作用。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会不断地推陈出新,我们应该更好及更多的应用其有利的一面,克服其有弊病的地方,并加强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应用先进教学手段教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


-END-

本文作者|那赫

作者单位|铁岭市信息工程学校

文章已刊发于《中国培训》杂志,转载于此惟望使广大读者受益。敬请持续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职教资讯!

《中国培训》杂志是全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核心期刊,“依能·数字职教”专栏投稿邮箱:ynedut@yineng.com.cn,欢迎各界职教同仁赐稿!

浅谈职业教育中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应用

职业院校管理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信息技术   职教   课堂教学   美文   职业教育   层面   现代教育技术   网络技术   策略   教师   学校   媒体   学生   系统   技术   网络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