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何把自己的专业搞丢了?

老师如何把自己的专业搞丢了?

自古以来,天地君亲师,老师的地位比较高,众人也比较崇拜老师,毕竟昔日的老师掌握着知识。近些年来,随着知识大爆炸,老师尤其是蒙学之师掌握的知识明显不被家长和学生放在眼里了。

毕竟很多家长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看着中小学的题目感觉比较容易。如此以来,人们不再觉得老师掌握的知识比较丰富,甚至往往因为老师生活圈子比较封闭反而显得缺乏阅历。以至于在学生的教育教学中,指手画脚的家长越来越多了。

老师如何把自己的专业搞丢了?

教育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科,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非常清晰,也深谙干预学生心理之道。有经验的老师大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对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以老师们一般情况下都谨言慎行以避免引起学生不好的心理变化。

可是也有很多老师把教育当做教学,在课堂教学技巧当做教育的全部,很少考虑到教学中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影响,更不会顾及学生心理等方面的变化。总是认为自己是老师,学生就应该听自己的,而且往往会狂妄地认为只要学生听自己的话就一定能学好。甚至为了教训那些自以为高明的家长,往往会弄一些偏难怪题来刁难学生,甚至有些玩弄文字游戏,或者在小学阶段就开始不切合实际地要求学生严格论证。

老师如何把自己的专业搞丢了?

当知识教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发生偏离的时候,学生学不会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而有些老师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往往会把学生学不会归因于学生懒、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或者说题目做少了。当有家长质疑的时候,更有甚者归因于学生天生比较笨而直接说“为何别的同学会你家娃不会呢”?

其实,从过来人的视角来看,很多很多知识,尤其是小学知识,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了。这并不是什么秘密,是因为孩子的认知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自然就学会了这些知识。我们学习知识,尤其是中小学的知识更多的作用是为了提高认知能力,毕竟中小学学习的知识还没有大学一年学习的知识多,可能有人会说如果没有中小学知识作为基础大学也学不会,诚然,但是学习大学知识也根本不需要重复无数遍的中小学知识。甚至很多中小学“超纲”知识,放在中小学可能要学习一个星期,到了大学也许就几分钟就学会了。所以说学习知识绝非是中小学教育的核心价值。

老师如何把自己的专业搞丢了?

这时候,把知识教学当做全部的老师们可能会问了,如果知识不是教育的核心,那我们老师在中小学做的是什么呢?

不得不说,绝大部分老师在中小学干是和本职业没有太大关系的事情,更像当今校外的辅导机构进行知识传输,而非是利用教育专业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提高认知能力。遗憾的是,绝大部分老师不仅仅把自己的本职专业丢了,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专业是什么!难道真的认为掌握了小学知识就可以当小学老?掌握中学知识就可以当中学老师?我想老师们自己也不会这么认为,那小学老师和那些只掌握小学知识的人的差异到底在哪里呢?中学老师和那些只掌握中学知识的人的差异到底在哪里呢?或许答案很清晰了。



作者:虹野

编辑:虹野

图片:来自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老师   专业   中小学   自然而然   美文   绝大部分   认知   题目   家长   能力   心理   小学   中学   知识   学生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