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规范与需求的协调——无资质校外培训怎么管?

"双减"规范与需求的协调——无资质校外培训怎么管?

前天出去办事,归来途中,发现道路被暑期培训的学生和家长堵了,不禁好奇,"双减"明文规定不得在节假日进行补课,为何现在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视若无睹呢?下车仔细一问发现培训机构没有资质,租用乡村幼儿园进行暑期培训。

看着把路塞得满满的电动车,满头大汗的家长和目光呆滞的学生,真心期望暑假培训班永远消失,让孩子们过一个无忧无虑的假期。


"双减"为减轻学生负担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实际执行中仍然有两个环节难以解决。一个是学校能否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这取决于老师们布置作业的水平。说句悲观的话,如果学校老师有能力、有热情布置个性化的作业的话,课外辅导班不攻自破。可以说学生的学业负担绝大部分来自于校内作业质量低下,有些老师要么根据减负不布置作业,要么彰显负责任滥用题海战术,以至于相当多的家长用脚投票而投入校外培训机构的怀抱。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一定程度上是减轻家长经济负担,也是为了孩子身心健康,也是为了增强家庭和社会的幸福感。可是家长们实实在在的"学业焦虑"并不会因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而减轻,毕竟客观存在的中考分流、高考分类,每一次都决定了孩子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未来的幸福,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孩子的学业成绩。不管学校如何减负,都无法阻止家长们校外增负。

取消校外培训班能阻止家长们的学业需求吗?在社会就业唯学历,技术低于学术,学术低于管理的现实情况下,取消校外培训班显然不可能阻止家长们对孩子们未来学历、职业的焦虑,也无法避免对获得学历的"分数"的追求。有一个好分数就有一个好未来的现实逻辑注定让家长们寻求校外培训。

"双减"一纸命令能阻止遵纪守法的有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在节假日的学业培训,但却无法阻止那些无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校外培训属于轻资产,当出现小型化和家庭化的时候,官方几乎无法监管这些地下培训人员。

有需求,就有生意,阻止供给端,只能让更多合法机构转入地下满足家长的需求。当转入地下之后,利用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进行监管就形同虚设了。当然也有地方把地下培训机构当作扫黄打非进行整治,可是我们知道"黄"依然存在,"非"也存在,可见脱离监管且需求巨大的地下活动多么难以禁止。

真的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仅仅依靠老师提高布置作业质量、取缔校外培训机构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会让一些请不起家教的家长更加焦虑,一方面无合法机构选择,另外一方面总是担心其他家长请家教。

当然表面看来,昔日轰轰烈烈的培训机构风光不在,似乎也能减轻一些学生的学业负担,但这只是暂时的,当家长们和转到地下的校外培训机构在以某种方式逃避监管之后,学生学业负担依然会和过去一样重。不过地上转入地下是需要时间的,也许一年,也许半年,期望在这个时间段内,社会能够减轻高等教育等级化、解决基础教育不均衡化、推行各行各业社会保障一致化。只要解决了家长们对中考分流不顾虑,高考分类无担忧,家长对孩子们的前途无顾虑,自然而然就会减轻孩子学业成绩的追求,也会减轻课外辅导需求,自然而然会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否则一切减负都是暂时的、表面的……


作者:虹野

编辑:虹野

图片:来自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校外   资质   需求   培训班   作业   美文   焦虑   学业   负担   学历   地下   家长   老师   未来   社会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