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眼里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曾经,中国人愚弱麻木,一盘散沙,任人宰割。

毛主席后来曾经说过:

“我国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共计一百零五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


毛主席眼里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毛主席一直把鲁迅先生引为知己,誉为圣人,他赞誉说: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骨头,性格,勇敢。

这正是毛主席所看重的民族的品质。


毛主席眼里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毛主席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读书时就作了一篇《药文弱》的笔记,对“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现象表示出很大的担忧,他说:

“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何有于命中,何有于致远?”

1917年4月1日,他在进步刊物《新青年》发表文章《体育之研究》,在文章中他力倡体育,他写道:

“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

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他常生洗涤国民思想的宏愿,他的同学张昆弟曾在日记中记载了毛主席与同学一道旅行时发表的言论,他说:

“现在国民性惰,虚伪相崇,奴隶性成,思想狭隘,安得国人有大哲学革命家,大伦理革命家,如俄之托尔斯泰其人,以洗涤国民之旧思想,开发其新思想。”

毛主席眼里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毛主席的思想在不断开阔,他认识到了国民的思想需要革旧布新,他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号召民众的联合,他说:

“原来中华民族,几万万人,从几千年来,都是干着奴隶的生活,只有一个非奴隶的是‘皇帝’。(或曰皇帝也是‘天’的奴隶)。皇帝当家的时候,是不准我们练习能力的。政治,学术,社会,等等,都是不准我们有思想,有组织,有练习的。”

毛主席要通过解放,让被奴隶的中华民族“从九重冤狱,求见青天”,他说:

“我们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压迫愈深,反动愈大,蓄之既久、其发必速。我敢说一怪话,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中华民族的大联合,将较任何地域任何民族而先告成功。”


毛主席眼里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毛主席始终充满着民族的自信,他始终认为: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当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华民族的时候,他摈弃前嫌,勇倡民族大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携手御侮,他发布致中国国民党书,奋臂而呼:

“让那些汉奸卖国贼以及一切无气节的奴才们,在日本帝国主义暴力前面高喊‘ 中国无力抗日’ 吧! 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子孙是誓不投降,誓不屈服的!我们要为大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奋斗到最后一滴血!”

1936年12月1日,毛主席携红军将领写给蒋介石的信中表达了救亡图存的深切愿望:

“吾人诚不愿见天下后世之人聚而称曰,亡中国者非他人,蒋介石也,而愿天下后世之人,视先生为能及时改过救国救民之豪杰。语曰,过则勿惮改,又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去何从,愿先生熟察之。寇深祸亟,言重心危,立马陈词,伫候明教。”

拳拳之心,发乎于胸;民族大义,跃然纸上。


毛主席眼里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为了民族大义,中国共产党甘于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

中华民族头一次空前地团结起来,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汹涌地激发了。

1938年3月12日,在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毛主席说:

“中华民族决不是一群绵羊,而是富于民族自尊心与人类正义心的伟大民族,为了民族自尊与人类正义,为了中国人一定要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决不让日本法西斯不付重大代价而达到其无法无天的目的。我们的方法就是战争与牺牲,拿战争对抗战争,拿革命的正义战对抗野蛮的侵略战。”

1939年12月,毛主席与几个在延安的同志合写了一本《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课本,在这个课本里,他写出了对中华民族的礼赞:

“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以汉族的历史为例,可以证明中国人民是不能忍受黑暗势力的统治的,他们每次都用革命的手段达到推翻和改造这种统治的目的。在汉族的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大小几百次的农民起义,反抗地主和贵族的黑暗统治。而多数朝代的更换,都是由于农民起义的力量才能得到成功的。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都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他们赞成平等的联合,而不赞成互相压迫。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领袖。所以,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


毛主席眼里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正是这种民族的反抗精神,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独霸中国的美梦,也正是这种反抗精神,当美国人支持的蒋介石将内战强加给中国人民时,人民仍然没有屈服于飞机大炮的淫威,毅然选择了“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毛主席说:“蒋介石已经在磨刀了,因此,我们也要磨刀。”

这把刀杀的美蒋丢盔弃甲。

1947年10月10日,毛主席起草《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也称《双十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他在宣言中写道:

“本军作战目的,迭经宣告中外,是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在今天,则是实现全国人民的迫切要求,打倒内战祸首蒋介石,组织民主联合政府,借以达到解放人民和民族的总目标。……我伟大祖国哪一天能由黑暗转入光明,我亲爱同胞哪一天能过人的生活,能按自己的愿望选择自己的政府,依靠我们的努力来决定。”

1947年11月6日,毛主席在修改新华社社论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时写道:
“中国民族是一个能战斗的民族,俄罗斯人在十月革命以来所创造的战胜帝国主义与国内反动派的伟绩,中国人亦能创造出来。”

1949年2月2日,毛主席在复李济深等爱国民主人士祝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电中说:

“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百余年来,前仆后继。无数先烈的鲜血,洒遍了锦绣山河;亿兆后起的人民,表现了英雄气概。”


毛主席眼里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在全国胜利的前夜,毛主席的兴奋是溢于言表的。

他说:

“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面对美国人夹着皮包离去的背影,他说: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毛主席自豪地宣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他说:

“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站起来的民族是无所畏惧的。

当美国人的脚步踏进朝鲜半岛、威胁中国安全的时候,中国发出了“我们不能置之不理”的警告,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出了一场漂亮的“品质战”。


毛主席眼里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毛主席说:

“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毛主席非常珍视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在《论十大关系》中,他说:

“我国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不是帝国主义,历来受人欺负。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但是,有些人做奴隶做久了, 感觉事事不如人,在外国人面前伸不直腰,像《法门寺》里的贾桂一样,人家让他坐,他说站惯了,不想坐。在这方面要鼓点劲,要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把抗美援朝中提倡的‘藐视美帝国主义’的精神发展起来。”

毛主席领导人民建立的新中国,以昂扬的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走上世界民族之林。

1971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他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无视帝国主义对我的重重封锁,顶住了外来的巨力压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我国建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事实证明,我们中华民族完全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在欢迎中国代表团重返联合国的大会上,世界各国争相发表讲话,尤其是那些第三世界的国家,他们兴高采烈,他们热情洋溢,马里代表团副团长布巴卡·坎特的讲话就代表了他们集体喜悦的心情,他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表现了‘一个古老的文明起来反抗外国野蛮势力。这个野蛮势力在十九世纪时欺压他们并对他们的经济、体制和民族自豪感进行重大打击’。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那个国家的人民实现它的伟大使命和胜利地生存到今天这个伟大的日子。”


毛主席眼里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中华民族依靠着奋争,从黑暗中找到光明,从绝路中找到生路。

毛主席是善于发现、挖掘、改造和调动中华民族精神的战略大家,他因此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他曾在《介绍一个合作社》的文章中,歌颂旧貌换新颜的人民:

“中国劳动人民还有过去那一副奴隶相么?没有了,他们做了主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面的劳动人民,现在真正开始统治这块地方了。”


毛主席眼里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毛主席眼里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好民族”,是“神州尽舜尧”,是“遍地英雄”,他最看重的是中国民族的“不怕”精神,他对“奴隶相”的屡屡批判,莫不是他一直践行着他年轻时代的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远大理想:洗涤国民“奴隶性成”的旧思想,开发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能够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是永不言败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气概   解放战争   中华民族   目的   血战到底   帝国主义   日本   蒋介石   美文   中国   奴隶   野蛮   敌人   眼里   民族   战争   思想   精神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