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和平,反对战争——《长津湖》观后感

呼唤和平,反对战争


——《长津湖》观后感

呼唤和平,反对战争——《长津湖》观后感


伴随着闪烁的泪花与涌动的浩然正气,176分钟的超长电影《长津湖》居然感觉一晃而逝。泪点,痛点,笑点,热点,关注点,聚焦点,感动点,真的是点点给力。看着久久不愿离场的观众,我的眼眶再次湿润。为英勇的人民志愿军点赞,为国庆72周年点赞,为今天的岁月静好及幸福生活点赞,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点赞。

苍山似血,岁月如歌!

呼唤和平,反对战争——《长津湖》观后感


《长津湖》一开头,“吴京”的那一跪,我的眼泪便不争气地夺眶而出。残酷的战争,战争的残酷,血与火,浓得化不开。电影反战主题,呼之欲出。

2500年前,老子站在依循天道、顺其自然、无为不争的立场,反对战争,“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战者果而已矣,勿以取强焉……”

呼唤和平,反对战争——《长津湖》观后感


小切口,大场面,《长津湖》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之战为背景,用电影手法,艺术地讲述了志愿军7连官兵为了争取胜利,用青春和热血捍卫军人荣耀的感人故事。中国“钢铁军人”与美国“钢铁部队”较量,结果,“气多”战胜了“钢多”;坚韧,战胜了顽固;精神,战胜了物质。连长伍千里、指导员梅生、狙击手平河、炮兵排长“雷公”、火力排排长余从戎、战士伍万里……一个个有血有肉、有血有性、有胆有识的志愿军官兵英勇无畏、浴血奋战、慷慨激昂,用血肉之躯、无畏斗志、胜战智慧、牺牲奉献,展示了“最可爱的人”那壮美、凄美、大美、痛美形象,彰显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书写了中国军人不可战胜的英雄史诗。

呼唤和平,反对战争——《长津湖》观后感


71年前的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以后,第9军团接到命令赶赴朝鲜参加东线作战任务。10万志愿军,经过急行军,忍受严寒与饥饿,昼伏夜行,隐蔽行军,定时到达指定战场后,与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国为首的16国联军,准确地讲,是22国1个台湾地区联军,展开了近一个月的激战、鏖战、血战。虽然,志愿军付出了沉痛的、惨重的代价,牺牲两万多人,其中有冻死4000多人,还有人饿死。但是,却让对手付出了更加惨重的代价,打得敌人怀疑人生。所以,这场血战,可以说是抗美援朝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也是让美国五星上将人生中最为深刻的一场战役,他甚至说过,“谁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因而有人说,“这不是一部电影,这是一部战争史诗。”

呼唤和平,反对战争——《长津湖》观后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10月底,长津湖地区遭遇50年又说百年不遇的严寒,白天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参战将士大部分是从华东调来的、准备解雇台湾的部队。由于紧急入朝,有的官兵连过冬的服装都未换上,大部分官兵穿着华东地区的装着1斤半棉花的薄棉服。他们,充饥解渴的,是冻成冰疙瘩的土豆和漫山遍野的冰雪,不是有一个战士牙齿都啃掉了吗?当时,志愿军第9兵团物资供应极其困难,平均下来每个班只有两三床棉被,夜间官兵们只能互相搂抱着取暖,有的人冻得耳朵一碰就掉。而美军呢,他们不仅有军大衣,有鸭绒袋,还有棉帐篷、热火炉、营养丰富的热食。就是在这样天上地下的物质条件下,志愿军第9兵团全歼美军一个3191人的整建制团——“北极熊团”,打垮了美国王牌陆军第10军,迫使美军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呼唤和平,反对战争——《长津湖》观后感


战后,人们才知道,水门桥旁,志愿军战士在高地上埋伏的那一夜,温度低至零下54摄氏度,我军由此产生了一个震天撼地的英雄称谓——“冰雕连”。

可以说,长津湖战役的胜利,是我志愿军钢铁意志的胜利,是志愿军战斗精神的胜利。正如冻死的上海籍战士宋阿毛在一首诗中所表达的:“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呼唤和平,反对战争——《长津湖》观后感

经此一役,美军惊呼:“他们不再是同一批中国人了!” 英国牛津大学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战后评价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11月在清长战场上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美军官兵,情不自禁地向冰雕连敬礼!

是的,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的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其精神风貌,已经发生了翻来覆去的变化。

当然,不管是历史上的长津湖之战,还是眼前这部艺术化的《长津湖》,都深刻地告诉我们:“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只要上了战场,奋杀敌,都是英勇!”

呼唤和平,反对战争——《长津湖》观后感


是的,中国军人的荣耀永恒,中国军人的亮剑精神不死,中国军魂,永远不可撼动。所以,《长津湖》的历史顾问王树增认为: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军面对的最大考验就是严酷的气候,“他们在没有完整御寒装备的情况下毅然奔赴战场,面对美军最强悍的部队,用血肉之躯作战,最终取得胜利,靠的是不怕强敌的民族风骨,是前赴后继的英雄主义精神,影片展现的正是这种精神,至今依旧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也正是由于杨连根、黄继光等无数英雄的血性拼杀、流血牺牲,才让侵略者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此外,我想谈点对电影本身的感受。

呼唤和平,反对战争——《长津湖》观后感


创作组经过5年的剧本打磨、3年的正式筹备、200多天的实景拍摄、近7000多名群众演员参演,终于让《长津湖》横空出世。其制作规模史无前例,首映之后更是好评如潮。观众纷纷表示:“不愧是万众瞩目的影片!”

确实,《长津湖》是一部好作品,主题宏大,场面开阔,纵深巨制,从导演到演员再到工作人员,给我们奉献了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的、那个年代特有的家国情怀及牺牲精神。从艺术层面上讲,不管是拍摄、灯光、场景,还是术与音乐,特别是吴京、胡军等老戏骨的演技,每一部分都在努力塑造人物形象、烘托人物感情,还原最真实的战争场面,回顾血与火的历史。可以说,176分钟N个镜头,没有任何一个镜头是多余的。

创中国电影多个之最的《长津湖》,不仅会是年度爆款,更会是中国电影届的一大里程碑,你值得拥有!

呼唤和平,反对战争——《长津湖》观后感


(感谢支持原创,打赏请点右上角 •••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无畏   荣耀   战争   志愿军   观后感   美国   官兵   英勇   美文   中国   战役   美军   军人   战士   牺牲   和平   精神   英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