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梦#02

“我要——出——去——,从那边——出——去——!”又一个深夜,我如此叫喊。

我的喊声震动了深睡的妻子。她用力摇我,见我醒了便问:“老李,你要到哪去啊?嫌我老了吗?要走了?”并勒令我老实招了。我为洗嫌疑,陈述我的梦。

我4岁半的时候,娘带着妹妹走了。玡玡病死的时候,我不到6岁。从此,我只想等娘带着妹妹回来。于是,我与我家耳门口那个青石鼓便成了铁心朋友,且只有它在这里终日陪着我等她们回来。等啊等,十多年过去,我却没有见到她们露一面,那日子真是苦闷不堪啊。但是,当我偶尔抬头远望时,百里洲的瑰丽风光逗出了我的美好向往。

百里洲是个山间盆地,一年四季都天蓝地绿,都山歌水唱人欢乐。


孤儿梦#02

摘自《免费图库山水风景》,借示龙桥风景

东面龙桥连绵起伏,南面林杨重峦叠嶂,西面丘陵此起被伏,东北边留着一个大口子。你若向那边极目远朓,就会知道什么叫广袤无垠了。洲中有万亩良田,人们豪迈叫它百里洲。它酷似一弯新月,边沿上常年有一条十几宽的河沙地带,颗颗砂粒白亮如银,所以有人们叫它银子州。洲面平坦如桌,从东到西镶嵌着白水河、神仙渠、龙江,它们酷似笔画粗细不一的“川”字嵌在洲上,它们载着清亮的流水从南向北蜿蜒而去,又宛若宽窄不同的三条长玉带在洲上飘扬。它们夹着两厢肥沃的田野,宽窄相济,彼此映衬,好一幅壮观奇丽的大油画。站在青山边,坐在绿水旁,跻在洲土上,你会心旷神怡。观赏那田野风光,斟酌那物产特色,领会那人情世故,你会留恋忘返。这时,我总会油然微笑。

难过时,我先东望龙桥,其实是一脉山岭。它起起伏伏近百里,翘首金洞林场的鸡子坳上空,活像一条巨大的青龙,正在摆头拂须,吞云吐雾,玩珍耍珠,吻着金洞林场的双唇——鸡子坳。尾起石鼓园乡,转过120度,向东北方向挥甩过去,愈远愈小,陡然止于常宁市官岭镇西南边界。

太阳从龙桥南端出来,就是古诗所写的“日出东南偶”了,百里洲便是水寒地冻的时际。太阳逐步移到龙桥腰背部升起,便是日出东方,百里洲一定是桃红柳绿了。太阳逐步移到龙桥尾端出来,即日出东北角,百里洲一定是稻浪滾滾,流金飘香。太阳逐步回到龙桥腰背部出来,百里洲正值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太阳再逐步回到龙桥头部出来,百里时值三九严寒,家家忙于熬糖蒸酒,准备过年了。

郁郁葱葱的龙桥岭有一道奇特风景,那就是曹家冲。到近处看,它是一条山涧。从我家的门口看过去,它是一条瀑布,从山顶直泻下来。呵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夕阳余辉照去,那里“浮光跃金”。明月高悬中天,那里银光闪烁。

每当此时此刻,我仿佛看见娘带着妹从那斑驳陆离的曹家冲走来。然而,我眨眨眼,定定神,一丝一毫人影都没啊,悲泪倏地涌出眼眶。尽管如此,脸上却觉得泪水不再冰冷。

有时,我南眺金洞林场。那里的千山万壑令我神往。近处青荣峻茂,远处白云缠腰,更远处黛青逍遥,最远处白云里点缀着淡蓝的峰痕。它们有的像浅蓝色小帽,有的像悠然游龙,有的像低飞雄鹰。

孤儿梦#02

摘自《兔费图库山水风景》,借示百里洲南面风景

这里被杉树主宰了。楠竹不示弱,插遍山山岭岭。茅草真会见缝插针,密密麻麻,满山满岭。柞树、楸树、株树、红松多得没法数。南蛇风、红藤、行血风、乌桕等药材不知有多种。华南虎出没其中,黑毛野猪横冲直闯,竹根猪、茅根猪、聋猪在自娱自乐,锦鸡、竹鸡、猴头鹰在呼朋引伴。名山只有台八观岭,若把它与泰山、华山、嵩山、恒山和南岳比,它顶多是冰山一片雪。它若与逶迤五岭比还有红军的足迹,若与九疑山比没有舜帝陵,若与朝阳岩比沒有石燕飞,若与浯溪比没有“摩崖三绝”。不过,神奇之处它还是有的。

台八观岭,山体形酷似罗汉仙肚。肚脐处有座庵堂,只供着七祖菩萨。奇怪的是这里没有和尚。庵堂下面有个岩洞,长有数千米,大小才通人,里面干爽清凉。人们传说,洞里安放着七祖菩萨的肉体,不知经历了多少年月,可他的肉体跟在世时没有两样。这菩萨好善施,可为人们免灾驱难。比如,某处久旱无雨,人们就把菩萨抬出来,举行求雨大礼,便立即大雨倾盆。这种求神之事由罗汉教主持。

庵堂东边有一汪清泉,一年四季泉水汩汩,崖边泉水叮咚,山谷回音。这时,耳边有如和尚敲木鱼之声,由近而远,由大而小;这声音又好像是轻敲瓷缸发出的声音,虽然微弱却又清脆。井水中有鱼虾游来游去,人们称为神鱼神虾,谁也不会惊动它们。从山泉东边下行5百米,就是青莲庵。这里只住着一个和尚,他的职责是供奉七祖菩萨,也接待香客,收点香烛钱营生。

十二岁以后,我常常一个人到台八观岭打柴,主要愿望是听山泉叮咚,为寻味一刻虚乐。

山泉的滴水声音,常常奇妙地诱导我听到七祖菩萨的爱心:“孩子,你玏玏……带着……你妹妹……来了……!”可侧耳细听,耳边只有那美妙的水滴声。

失望中爬到台八观,坐在庵檐下,然后向北放眼远晀,我便着迷了眼前的一切。


孤儿梦#02

摘自《免费图库山水风景》,示百里洲山面风景

百里洲西边有无穷可数的大小丘陵。这边南抵凤凰山,北跶白水河王家氹,纵横百余里。这里的一切都是天雕神塑,妙趣横生。山峦们,有的像小龙,有的像猛虎,有的像蟒蛇,有的像大象,有的像犀牛,有的像黑兔,有的像雄鸡,有的像田螺;有的像大靠椅,有的像覆置的大锅,有的像滚动的小鼓。它们此起彼消,勾肩搭背,纠缠不休,扭捏不停;它们你追我赶,勾身斗角,乐翻了天。它们当中,最高的是牛岭,最大的是九梁十垇,最小的是擂鼓岭,最陡的是燕子窝。

那牛岭完全自主独立,俨然鸡群立鹤,屹立在天地间,挺像一条大水牛伏在平地上。从北面细看,它象一条怡然自得的大活牛。双眼半眯,似瞅非瞅地向着平旷绿地。前肢呈直角,上臂撑地,下肘前伸。牛口上下腭清晰可见,好象在一左一右地移来移去,是它在安祥地反刍青草,然后咕嘟咽下,喉部可见鼓鼓的草食团。

从牛岭向东北步行万把步就到了清塘冲。祖先以清塘命名这山冲,是因为这里有个清水塘,其水面约有七八亩。说它是塘,是因为人们给清凉泉水筑坝而成水库,能灌溉百亩良田。这水特别能滋养水稻,收获的稻谷碾成米做成饭,远在几里外的人可以闻得到那个特种香味。有人这么说:“清塘水是仙牛尿。”这就把清塘与牛岭扯上了关系,但谁也没去堪测,因为百里洲没有太较劲的人。比如,当有人说了其事,听者去问旁人是不是,旁人都是一句口头禅:“你gàng是gāo就是gāo。”说完,只顾做手里的活,走自己的路,进自己的家,吃自家的饭,以后谁也不再提起某人某事。

清塘北面的田垅和周围的峦头,1951年之前是我们李氏家族的辖地,管了六七百年,从未间断过。1951年10月为了耕者有其均田,土改同志把这一片田地拨给了在这里种田的佃户。

这里流传一个玉皇大帝藏犀牛地的故事。

一天晚上,玉帝托梦给族长说:“犀牛来清塘,离岸三尺三,谁家葬上了,世代在朝纲。”

族长问玉皇大帝:“您告诉我在何位置?”玉皇大帝神秘回道:“在小田一丘,找得着与找不着,就看族人福分了。”从此,李氏族谱有了玉帝藏地诗的记载。

李氏家族的确出了不少清朝命官,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有人接踵而上,但最大的干部是副厅级。这些都是地方官员,看来这棺风水宝地还没有老人葬上。有人根据族谱上那首藏地诗和所绘地图,用罗盘做了堪测,找到那丘小田,还将那个田挖了一遍,没那首诗及其注解的情形。我想,这可能是祖先为神化自己而杜撰的。

清塘冲周围的山山岭岭,统称九岭十皂。这里纵横几十里,岭上有茶叶地、桔子园、油茶林、各种各样的旱粮地。它的东北边是岩头湾,岩头湾中有一段叫燕子窝。燕子窝拔地而起,有二十几层电梯房那么高,它的红色页岩上长满了小灌木,就像一堵墙矗立在白河西泮,逼得白河在这里来了个80度急转弯,然后缓缓流向三江口,流入长江。

擂鼓岭像一面滚动的牛皮鼓,更像灵动的人头,大小不足1百平米。它西北是大戟岭,像把大刀,刀口直逼着那滚鼓岭峦头。岭南头是像猛虎一样的荷戟岭,东南端有个观音阁,东北端有个玉溪庵。观音阁和玉溪庵天天撞钟,天天赶着老虎去追捕人,人为脱险拼命北逃,一头撞到刀口上。这种龙脉注定李氏家族出不了大官,即使出了大官也稳不住。

我一直听老人这么说,还听到他们常常数落着李氏家族的出众人才。

李国文是中共党员,在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20世纪30年代回乡闹革命,因为伤及王姓财主的利益,杀害李国文,那财主收卖部下用毒酒毒死了他。

还有一人叫李质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武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大罢工失败后,潜伏在常家码头做地下工作,解放后被调到衡阳市工作。文革期间,我们大队有人向公社报告,说他是洪帮人物要斗他,要抓他回来批斗。当时,公社书记大队民兵营长去衡阳调查,单位说他从武汉调来,是普通工人,但是工作认真负责,没有参加任何政治组织。大队民兵营长到武汉去调查。中共汉口部从档案局查向大队民兵营长介绍说他们是最近才知道的,还不知这同老党员现在何方。

解放初期,他的次子李慧文考入了清华大学,先在贵州化工厂当工程师,后到贵州电大当教师。后来有一人走进了厅长圈,还有几个处干部和几个科级干部,但任职时间不长。最后,老人们一个个都长叹短叹起来:祖山没生好啊!(其实,这是牵强附会。)


孤儿梦#02

摘自《免费图库田园风光》展示百里洲田园风光

洲东边上有条小河,名叫白水河。它宽约百米,长约200千米。发源于金洞林区小茗洞流出的一汪清泉。经过内下、牛头山、小金洞、白泡洄、油榨铺、银子园、大金洞等渡口,走出鸡子坳,来到龙潜凼,流到黄家渡,进入百里洲,而后绕洲东而北去,碧波粼粼,金光绽放,安安祥祥,在肖家河口汇合,进入湘江,再流进洞庭湖,最后随长江进入大海。

洲西边的龙江其实是一水圳。它宽约20米。它从凤凰乡的长吉山的一个山泉发育而成。它流径瓦盐缸、汪家坪、野猪窝,来到岭上周家东边,穿接龙桥,过送龙桥,下回龙桥,绕八角湾,钻驼子桥,沿着岩头湾,辞别燕子窝,拜别护国庵,与白水河汇合,再与肖家河合流进入湘江。

夏天的龙江水草丰盛,如水绵、黑藻、金鱼藻、篾片丝草,它们随水舞动,颇有节律。小鱼和小虾在清亮的水中游来游去,在绿色的水草间钻上钻下,没有不怡然自得。高兴起来了,小鱼的尾巴在水面上弹一下,随即水面跳动着小小浪花,小虾生怕逊色,也在水面上蹦哒两下,龙江立刻水波涟漪。傍晚了,霞光西照,鱼虾们更是欢蹦乱跳,戏水玩草。儿童们下到水里,缓缓走过去,就可以把小鱼小虾捧在手里。当它们感到了人的体温时,它们便觉悟到:我们玩得太疯狂了。之后,拼命地乱跳,期望能生还。孩子们是闹着玩的,瞧一瞧,便放生,也有厄将鬼会生吞它们,这些小鱼小虾应该是寿数到了吧。

倘若屋里来客了,一时来不及买荤菜,父母叫上姑娘或者奶崽,背上虾䉕,提起别篓,走到龙江岸边,刮两三下,就有两三斤,鱼也有,虾也有。娘在门口迎着姑娘或奶仔,接过别篓,把鱼虾倒进脸盆里,漂洗两三次,捞进另一个脸盆里。奶崽立即往灶眼里充柴点火,火苗舔过锅底窜出灶门,还呼叫发声。娘走到灶旁,往锅里倒茶籽油,油香了又把鱼虾倒进油锅里,顿时鱼虾们便腾云驾雾了。2分钟内,虾全红了,鱼全白了,屋里香透了。再过几分钟撒上盐,放进相料,香味更足了,娘添上两大碗鱼虾,放在灶台上。姑娘抹桌子,散碗筷、酒杯和调羹。这时还在陪着客人喝茶聊天的玡老子立即起身去舀酒,端菜上桌,酌酒请菜,宾主美餐一顿,自然冇得讲的了。

神渠开口在白河上游的台八观岭东麓下的龙潜氹。氹背有神仙坝,它把水拦过来,河水进了神仙渠,河水也就变成了渠水。神仙渠从而斗折蛇行,忽东忽西。渠底全是水绵,流水把它们梳得清清楚楚,它们也把流水过滤得洁洁净净。人若口干了捧一捧渠水喝下,口感不温不凉,还有点甜。渠水淫着百里洲万亩良田,供着万余人生活用水。

这神仙渠和神仙坝是有故事的。

相传,原来百里洲没有水渠,祖先把田开好了,苦于无水淫田,辛辛苦苦种上水稻,到夏天都枯得如火烧。头领请出七祖菩萨来求雨。七祖菩萨一年要忙两三个月,累得不行,于是上天奏请玉帝赐渠。玉帝准奏,并派天蓬元帅带领子子孙孙下凡开渠,一夜之间开成水渠。可是河水上不了渠道。七祖菩萨又上天去奏请玉帝解决,玉帝让河神解决问题。

一个农民挑着淤桶来到河边淋蔬菜,河神化装成老者来到那农民跟前问他:“伙计,请问你看到一群鸭子游过去没有?”那农民看到问话人是老者,又穿着褴褛,便戏弄他说:“我看到一群麻石游过去了。”老者听了,“哦”了一声,就不见了,河里出现了一道河块石垒成的大坝。这就是神仙坝了。这种坝一发大水就被冲洗了,水退后就得再垒石修坝。从此,百里洲人每每长大水之后就要修神仙坝。

老人们津津乐道地给我们小孩讲述神仙坝和神仙渠的故事,最后总要愤怒地说:那两个混蛋东西害苦了百里洲人。

共产党比玉帝强几百倍。阳历1974年由县委书记领导,副书记郑纯发任指挥长,在栗木村修建水电站,叫人民电站。同时从潜龙氹栗木开发了一水渠,又在龙潜氹修起电站引水坝。1976年7月竣工,从此银洲人民不再修神仙坝了。于是,老百姓说:“有党撑腰,人定胜天。”朋友,顺便提醒一下:这段时间,我全程经历了,这段故事也不是传说。

把年月上溯到1964年以前吧。

田野里的水稻在阴历7月收割了,稻田里都撮着干枯了的禾蔸。过些日子,大部分稻田种上了草籽,为来年种水稻准备绿肥。少数田里,男人们在翻土整地,播荞麦,点萝卜,种葱蒜。再过些日子,田埂上就有老人们在伺候自家蔬莱,比如白菜,也有些香葱、大蒜、藠头、芹菜,茼蒿、冬苋、菠菜,等等。百里洲是种萝卜和白菜的好地方。萝卜个体可以长到7斤8斤,白莱个体可以长到10多斤,大蒜可以长到两尺高。还有一片片的甘蔗林或者一条条甘蔗带,甘蔗好侍奉,中耕1次,施肥1次,垒蔸1次,然后到阴历11月才去忙砍甘蔗,从而榨甘蔗,从而熬红糖。这是百里洲人喝酒和挣钱的好路子。

忙完田里的事情之后,就忙山里的事。百里洲最忙的山里事就是霜降节上山摘茶籽。茶籽,即油茶籽。

霜降节那天,男女老少都上西边山上摘茶籽,学校会放假让学生摘茶籽。摘茶籽有讲究。女人摘低处的,男人摘高处的,小孩爬树摘顶上的,老人收拾地上的果子或捻草丛里的茶籽。在人民公社成立之前,各家各户要摘两三天,能榨上百斤茶油,卖去大部分斤,只留少部分煮鱼吃,炒牛肉狗肉羊肉吃,煮蔬菜一定用猪油。卖油的钱供过年用,添置农具和衣裳,给孩子缴学费。在人民公社建立之后,以生产队为单位收摘茶籽,茶油按人口平均分到户,家家户户都乐了,满村子都茶油爆肉炸鱼的香。上世纪90年代后,人们不摘茶籽了,只有外地人来捡茶籽了。现在,连捡茶籽的人也没了。茶籽山全都荒芜,顺便呼吁一声:亲人们救救茶籽山!

百里洲人特爱互帮互助了。比如摘茶籽的时节,有的家庭孩子多劳力少,过得紧巴巴的。有的家庭个个都是精壮劳力,家庭收入多,生活也富裕。劳力少的只要开口,劳力多的不要任何报酬去帮忙。家庭富的常常解囊帮助家里拮据的。村东的李良跑到村西的李贤家里去问:“明天,我们两家合起摘茶籽吧。”美玉从上洲村跑到下百里洲玉洁家说:“你家红薯还没挖完,明天我家劳力有空,帮你吧。”张伯母看到刘二婶家该子饿哭了,赶紧从家里添饭加菜送给那孩子吃。每逢过年过节了,大家走门串户,喝酒呷莱,说说笑笑,不醉不归。

看着,想着,心中爽爽的。美景和传说引领我移眼东北边。这里开阔而深远。

放眼望去,我心旷神怡。

那边,山峦真够多,没有人数完过,更没有人数清过。那阵势俨然围棋盘上的棋子,恬静得像一群群妙龄少女,穿着肉色薄纱,仰躺在一块,清淡得像马良用神笔甩洒而成的灰蓝色星星,出奇的隐隐约约叫我怪它们稀稀拉拉。更远处,山们像一个个又粗又大的“人”字了。再远处,峦们就是一个个又小又淡的“人”字痕迹了。这里使我着了迷,似乎身无傍物了:百里洲山美,水美,人美,可东北那边的一切一定更美。

孤儿梦#02

摘自《免费图库田园风光》,借示百里洲东北面风景

“我要——出——去——,从那边——出——去——!”

云在颤,山在抖,树在摇,我彻底释怀了。

梦里的故事虽然支离破碎,但所有碎片都我亲身经历的再现,妻子知道我有过这些生活,所以不再追问我,不再怀疑我,于是我们很快入睡,进入了新的梦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玉帝   白河   安祥   山泉   庵堂   茶油   水渠   小虾   鱼虾   甘蔗   水稻   孤儿   美文   菩萨   百里   神仙   风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