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野说素养的界定

素养是什么?我有我的想法。因为知道自己没有入流,所以就野说一通。

以前,我常说:“素养是素质和修养的总和。”做的是加法,即:素养=素质+修养。不记得何时,我从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人类性能观,我连篇累牍地写“素养=天性+习性”,仍然做加法。稍后,我琢磨出一个蕴含逻辑式,即:天性习性→素养。这就是说,天性突变为习性,习性不断叠加复合,自然有了素养。很显然,我用天性替换了素质,用习性替换了修养。我把后边的两个想法写成短文,发送到QQ群和微信群。有人见了,立即批评我贬低人类,骂我是美狗。的确,把人类视为普通动物,是我错了。说是我美狗,我很生气,觉得他们没知识,没涵养,没思想。于是,我也恶毒地回击:“您常用阿拉伯数字,那么您是阿狗吗?知识属于全人类,为我所用,没有国界。”冷静之后,我做了一番深入思考,决定有错就改,有怨就消。于是,我便重新思考素养是什么了。

一、素养是个人平素向好练达所养成的适切表现

先查《现代汉语词典》,它说:素养是“平日的修养”。又查《新编汉语辞海》,它说,素养是“平素的修养”。案头上的其他字典和词典,不是跟那词典相同,就是与那辞海无异。对照便知,二者出入在“素”。不过,追索“平日”和“平素”的解释,我发现二者的视角确有小异,但是有大同,可通融。

首先,它们对“平素”的解释大同小异。

《现代汉语词典》说“平素”是“平时”、“素日”,并附如下例句:⑴ 他这个人平素不爱说话。⑵ 张师傅平素对自己要求恨严格。品味例句,觉得词典的解释意犹未尽。《新编汉语辞海》说“平素”是“平时”、“素日”、“生平”。带着这个解释,回头看例句,我茅塞顿开了:“平素”更多地强调“素养”是一贯性的表现。

再看“平日”,二者的解说更是逼近。《新编汉语辞海》说“平日”是“普通的日子(非节假日)”。《现代汉语词典》说“平日”是“一般的日子(区别特定的日子,比如节假日或特制某一天)”。我联想到两个例子:⑴ 他平日跟人说话都脸红,昨天登台表演竟然那么出色!⑵ “老同学,平日你不怎么喝酒,那天你竟然把班上最大的酒坛子给砸了。”小白接过大刘的话,“同学聚会,高兴呗。”仔细揣摩这两个句子,我终于明白:“平日”更多地强调“素养”是常态性的表现。

中庸之道驱散了我的困惑。我想,“素养”的“素”可兼有“平素”和“平日”的意思,合取“一惯性的表现”和“常态性的表现”可得,“素养”就是一个人的惯常表现。这样说行吗?我没把握,它背后应该还有别的什么。

其三,养成别解。词典专家把“素养”的“养”说成“修养”,又把“修养”定为名词,我总觉得这些大家之说在哪里有点不到位。我就立即去追索“修养”解释。我从《现代汉望词典》里找到了“修养”的解释,即:⑴ 修养是“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⑵ 修养是“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这里“理论”、“知识”、“思想”和“态度”是人的意识,“艺术”和“待人处事”是人的表现,“一定水平”起码是“正确”的。引文中,“养成”是“修养”的本源,而“养成”的“养”就是练达,就是人们常说的修身养性,即身心完善。“成”,是说“养”的结果,可以解释为达成。因此,“养成”就是身心修养达成。综前所述可知,修养应该视为名词,是向好练达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练达而成的适切表现。总之,修养是向好练达所养的适切表现。

基于上述分析,素养的含义得解了。

⑴ 素养来自个人的有序练达。正能量心理学家认为,行动决定命运。毛泽东认为实践出真知。曾参在《大学》里说的修身实为个人修养,其行动序列如下图所。

明德、亲民、至善是修身目标,本未、始终、先后是修身规律;知→定→静→安→虑→得是修身模式;学习结果是明德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是修身行动;格物→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平天下是修身成果。这表明修身是循序渐进的。由此稍加思索便知,素养来自个人的有序练达,故而素养形成具有渐进性。

01 野说素养的界定

⑵ 素养是人的平素练达。个人在平时生活中,在平素学习中,在平日工作中,都会注意到自己的素养练达。所谓“学而时习之”就是这个意思,这表明素养具有常恒性。

⑶ 素养是个人的向好练达。从练达的结果,有一定水平的理论、知识、思想、态度、情感,等等。这表明素养向好性。

⑷ 素养是个人的适切表现。有礼有节的行动,有序有趣的说话做事,一切为人处世行为,创业谋生行动,都是个人的适切表现。这表明素养具有表现型。

总之,素养是个人平素向好练达所养成的适切表现。

二、 素养是由无穷可数个元所构成的大世界

曾经,我在《高中学困生优势培育方法》等编著和《学习困难解决方案》等论文中,令人的基础素养为H,又令技能、情感、智慧、知识、语言依次为A、B、C、D、E,则有集合H={A,B,C,D,E|技能,情感,智慧,知识,语言}当中,技能、情感、知识是基础素养的能量,知识是基础素养的信息,语言是基础素养的物质外壳。因而,素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有机体,并且认为A、B、C、D、E有若干原子。为了研究的方便,我建立了A╳B╳C╳D╳E ={a,a,a}╳{b,b,b}╳{c,c,c}╳{d,d,d}╳{e,e,e} ={,,...,,,,...,,}

式中,,,等都是5元组,代表一个智元,其元素位置不可颠换,故而一个智元种的编码可以直接用各个元组的下标来为一个智元种编码,例如,,可以依次编码为11111、11112、12222。所以,智元的编码通式是aibicodiei,i=1,2,3.智元的数量可以算出来。由于集合A、B、C、D、E的基数|A|=|B|=|C|=|D|=|E|=3,根据乘法原理得,即:|A|╳|B|╳|C|╳|D|╳|E|=3=243(种)。这足以说明智元种的多样性。智元的构成单位是智子。它的编码通式是M(abcde),M是知识点名称。比如,细胞的概念可以记作“细胞的概念(11222)”。很显然,每个智元有无穷多个智子。

智元是可数的,而智子是不可数的,那么人的素养也是无穷可数个智元构成的大世界。因此,认为智元有多种属性,主要的有以下一些。

⑴、智元都有5元编码。比如,11111,11112,22223,等等。

⑵、智元都有5元架构。比如,观察·亲历·识记·事实·语词,观察·亲历·识记·事实·语句,表达·反应·理解·概念·语篇,等等。

⑶、智元都有正能量。比如,编码为22223而框架为表达·反应·理解·概念·语篇的智元,正能量是善用语篇表达对概念的反应和理解。

⑷、智元都有无穷多的智子。

此时,我认为,有了智元,人的素养尽管形形色色,无穷无尽,胆、但是它们都可以被243种编码而编码,这有助于师生教学彻底数字化,比如教学目标信息的编码、储存、传播、利用和管理的信息数字化,与之同时,教学目标功能,即启动、导向、控制、激励、中介等功能都落地,从而优化师生教学系统,并且有利于促进师生教学和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

三、中国新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学生个体应有的素养

时至今日,国家各科新课标积极推行学生个佐证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党和国家反复重申教育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综合这些新理论,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素养结构。

01 野说素养的界定

根据新课标,我以高中生物为例,对个人素养单元进行了重新设计。

学科核素养可分为科学探究、科学思考、社会责任和科学观念,而科学观念总是一定的语言形态展示,故学科核心素养由科学探究、科学思考、社会责任、科学

观念和学科语言构成,依次令它们为A、B、C、D、E,且A={a1,a2,a3丨观察,设计,探求};B={b1,b2,b3丨判断,分析,综合};C={c1,c2,c3丨担当,创新,实践};D={d1,d2,d3丨现象,特征,理念};E={e1,e2,e3丨语词,语句,语篇}。下图中有27个学习活动逻辑,WO1,W02,W03,…,W27为智元,W=ai•dj•ei,或者W=bi•di•ei,或者W=ci•di•ei。这些素养单元就是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学生个体应具备的学科核心素养。

01 野说素养的界定

另外,图中S为虚拟现实,由全面育人、全局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所构成的学习的4维虚拟现实。这样,学科教学走进了大数据库支撑的智慧教育,更有助学习者练达成为有个性全人。这是我对学科素养的新认知。

本文由我发表在头条平台的多篇文章整理而成。由于它们都是本人的原创拙文,且它们被头条推荐量大,故未一一注明出处,恳请头条友海汤山,并赐以开导点评,翁不胜感激。(2020.11.20.0:49于森林海•竹林晨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素养   明德   适切   汉语   练达   辞海   例句   习性   美文   平日   修养   词典   学科   能量   科学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