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区活动促进幼儿表现美的研究设计论证

#师者说#课题设计论证(限6000字以内)

(一)课题选题

1.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引领幼儿发现美是幼儿园通过美术区域活动,让幼儿直接经验美术学习,以引领孩子发现的过程。这是根据国家对幼儿美育的新要求提出来的。2012年9月国家颁行的《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和2016年5月国家颁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美育都有如下基本要求:1.幼儿园要创造条件营造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美的教育环境;2.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3. 让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毋庸置疑,只要美育活动让幼儿喜欢,幼儿表现美就会显著提质。

幼儿美育活动可以是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包括美术区域活动的环境资源、行动序列和效果指标。这里的环境资源就是美术区域,活动序列是营造区域→设计活动→师生互动→效果评估,效果层次是感受美→喜欢美→体验美→发现美→表现美。美术区域是活动支撑,活动序列是育美行为,效果层次的终端是表现美,视为效果标准。美学认为爱美是人类的天性[2]。幼儿教育理论认为孩子生来就爱活动[3],所以幼儿应该喜欢美术区域活动。

现已知道,只要美育活动让幼儿喜欢,幼儿表现美就可能显著提质。幼儿喜欢美术区域活动,则美术区域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表现美。基于这一认知,我们华龙教育提出“美术区域活动促动幼儿表现美的行动研究”,期望通过行动研究,获得美术区域活动促进幼儿表现美的行动方案,为华龙教育系统完善幼儿美育提供有效依据。

2.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本研究国内外研究成果颇丰,根据查阅到,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开文献综述。

⑴ 相关理论研究的梳理。美学、美育和教育理论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前文提及,爱美是人美的天性,幼儿教育孩子生来就爱活动。法国学者卢梭认为孩子一出生就有学习能力[4]。我国美育专家一致认为以美行善,寓教于美[5]。这些家理论为本研究奠定美育哲学基础。心理学认为3-6岁的幼儿处于敏感期,他们觉得一切事物都是完美的,故而他们非常挑剔,要求吃的、用的、玩的、所处环境都该完美。这为本研究给予了美育心理学指导[6]。扬州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潘建红认为:“许多有才华的科学家的重大发明或发现都是以美感为寻求真理为导向沉积知识中的美,通常以知识的结构美、内容美、语言美、逻辑美、理性美、情境美表现出来,陶冶人的审美情趣。[7]”这为本研究提供了研究价值的信念。

⑵ 相关实践研究的疏理。从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南或指导纲要是最高级的实践研究成果,学习、研究和应用这些成果是最靠谱的。2012年9月,国家颁行的《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5]”2016年5月国家颁行的最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1. 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6]”这些引文告诉我们美术区域活动必须上道幼儿直接经验学习审美的介质。不难看出,幼儿美育首先要求幼儿园创造条件营造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美的教育环境,其次是没法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第三是引导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这里“幼儿喜欢”是最强音,教我们明白:只要美育活动让幼儿喜欢,幼儿表现美就会显著提质。

十三五期间,我们做过中国人生学会美育研究的课题《145行动策略引领幼儿学会审美的实验研究》,初步探究到华龙教育系统美术区域活动引领幼儿审美的行动策略,为本研究奠定了操作经验。

3.本课题相对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经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疏发现:

⑴ 只要美育活动让幼儿喜欢,幼儿表现美就可能显著提质;

⑵ 幼儿喜欢美术区域活动;

⑶ 因此,美术区域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表现美。

遇上,⑴和⑵已被证明,⑶是本课题探究的命题。它有独到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⑴ 学术价值。美术区域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表现美,其主旨是引领直接经经验美术区域活动,从而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这整合了人的爱美天性、学习能力天性、喜欢活动学习天性和幼儿发展心理学理论、美感先导论的核心要素,形成幼儿园育美行动逻辑,即:体验;喜欢;参与→成长(这的逗号“;”表示相继复合活动,→表示促进)。如果这一逻辑公式被证明为真,则是儿童中心论的新命题。

⑵ 应用价值。通过行动研究,体验;喜欢;参与→成长这个行动序列被清晰刻画出来,且被验证有效,那么国家强调幼儿园教育改革必须更加有利于幼儿直接经验学习就落地生根了。因此,本课题研究是国家幼儿教育综合改革的需要。

(二)课题论证

1.研究内容

⑴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即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促进幼儿表现美感。其中,幼儿园是课题的研究范围,是指长沙市华龙教育系统内的所有幼儿教育园所。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促进幼儿表现美,这是课题研究的内容,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这是课题研究的自变量,是指华龙教育系统内各个幼儿园所的美术活动区域活活动,美术区域包括美术工作室和创意美劳作坊两大类。美术区域活动包括美术教师引领幼儿直接经验美术学习和表现美的过程,包括美术游戏、美术故事会、创意美劳、晒亲子共画,等等。促进幼儿表现美是课题研究的因变量,就是推动幼儿体验美术区域活动,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成功表现美。促进的路径是:问题;喜欢;参与→美感。表现美的序列是:感受美→体验美→发现美→表现美。

⑵ 研究内容。

① 探究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就是基于华龙教育系统内各园所既有美术区域,探究“问题;喜欢;参与→美感”的实施。

② 探究幼儿用自喜欢的方式表现美感,其层次是喜欢美→体验美→发现美→表现美。其操作片断包括:① 问题;喜欢;参与→感受美;② 问题;喜欢;参与→喜欢美;③ 感问题;喜欢;参与→体验美;④ 问题;喜欢;参与→发现美;⑤ 问题;喜欢;参与→表现美。

⑶ 重点难点

① 问题设计;

② 参与过程和结果的设计、操作和记录;

③ 表现美的各个层次的标准设计;

④ 以上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解决办法是通过丁丁网办公,集团协作解决。

⑷ 研究目标

通过行动研究,验证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表现美。

2.思路方法

⑴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① 问题。任务是教师激发幼儿喜欢某美术区域活动。首先,教师根据自己主持的美术区域活动在系统内组丁丁办公协作组,轮流值周当组长。其次,搜索大数据,就某个美术区域活动,广泛收集全国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信息。按照喜欢和不喜归类整理信息,报告分析结果。其三,园内幼儿对某美术区域活动的爱度测评,利测评结果设计问题,架构是:宝宝,你想做什么?会做吗?用什么做?怎么去做?其四,组内交流并修改问题设计。其五,教师带孩子到美术工作室和创意美劳作坊,向孩子提出问题。

② 喜欢。任务是落实幼喜欢什么。让宝宝回答:“你想做什么?会做吗?用什么做?怎么去做?”然后让宝用自己的喜欢方式去做活动准备

③ 参与。任何是让幼儿用喜欢的方式做活动。主持教师仔细观察,认真呵护,详实记录,做好个别辅导。活动细节的序列是:感受美→体验美→发现美→表现美。

④ 美感。任务让幼儿认定自己的美感。通过集体交流,逐步说出美感,即感受美→体验美→发现美→表现美。

⑵ 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 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

② 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

③ 执行计划。这是行动研究的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行动研究中,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④ 总结评价:首先要对研究过程进行考察。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和怎样带来的考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的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

⑶ 课题的研究步骤

研究准备(2021.03—2021.08):课题负责人提出问题,成立课题小组。学术秘书起草课题研究设计,然后课题组自我论证,并修改草案至定稿,填写课题申请书,逐级申请立项。课题审批立项通知下达后,课题负责人召集课题组成员继续学习有关文献,修改课题设计,起草开题论证报告,举行会有论证,邀请专家开题论证。之后,编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并启动课题研究。

实施研究(2021.09—2022.12):按照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对照研究目标,进行逐项研究。先做操作片断研究包括:① 问题;喜欢;参与→感受美;② 问题;喜欢;参与→喜欢美;③ 感问题;喜欢;参与→体验美;④ 问题;喜欢;参与→发现美;⑤ 问题;喜欢;参与→表现美。再作整研究,即验证各种美术区域活动“问题;喜欢;参与→美感”的真假。

③ 总结研究(2020.01—2020.12)。全面搜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形成总的结论和分论,撰写研究报告,形成课题研究文集初稿。填写结题鉴定申请,逐级申报结题申请。

3.创新之处

在学术思想:问题;喜欢;参与→美感

学术观点:问题激发喜欢;喜欢自然参与;参与则有美感。

研究方法:利用丁丁办公,集体协作研究。

4.预期成果(必含研究报告)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01

2021.08~09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促进幼儿表现美感的行动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

候盾

02

2021.10~2022.08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促进幼儿表现美感的片断研究汇编

研究文集

李丽

03

2022.09~2023.08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促进幼儿表现美感的整体研究汇编

研究文集

毛慧敏

04

2023.09~2023.12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促进幼儿表现美感的行动研究

研究报告

侯盾,徐笑

05

2022.09~2023.12

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促进幼儿表现美感

研究文集

李丽,毛慧敏

5.预期成果使用去向及社会效益

6.参考文献(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中外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幼儿园   直接经验   幼儿   美术   美育   美文   序列   美感   课题   学术   区域   方式   发现   计划   艺术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