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掐灭了你的激情

这个单元都是散文诗,抒情性很强,特别适合朗诵,我时不时的自我陶醉,或铿锵有力,或抑扬顿挫,或激情澎湃,或柔情似水。办公室里,我会旁若无人,沉醉在《海燕》的热情洋溢里,早读课上,我会目无全班,澎湃在郭沫若的《雷电颂》里。可是我的学生,我的十四五岁的学生们,竟不敢抒情!


是谁掐灭了你的激情

《雷电颂》的课堂上,我问谁会朗诵,没有一个学生敢举手,没有一个学生敢抬头,他们都君子似的、淑女似的,彬彬有礼地谦虚着,低眉羞涩地文静着。我扫了一遍,又扫了一遍,亲切地鼓励着,“不要不好意思,大胆地,带着感情读就可以。”

这时有同学抬起头向我看,我赶忙捉住这昙花一现,“张晨,起来读一下,带个好头,大胆抒情,把你平常憋在心里的委屈,在朗诵里发泄出来。”张晨扭扭捏捏站起来,斜举着课本,依依呀呀读起来,“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嘻嘻 哈哈 ”张晨刚读第一句,有学生就笑起来,我也跟着笑起来,笑张晨那面无表情,平铺直叙的“吧,吧,吧”的声调。

是谁掐灭了你的激情

我再一次强调,“带上感情”,我酝酿好情绪,高亢地做着示范。 张晨又往下读起来,读完后,我问:“张晨读得怎样?”学生异口同声“不好”。一看学生也能分出好歹,他们情绪开始高涨,我趁机鼓励,“谁能读得更好?”

有学生开始跃跃欲试,但还是不敢毛遂自荐。我点了个学习好的,声音利索的杨凡,杨凡笔直地立着,声音清脆悦耳,文字像金豆似地,噼里啪啦从嘴里蹦出来。当读到“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时,这个学生又“劈”不下去了,其他学生又笑起来,这个学生干脆不“劈”了,直接进入下一句。读到最后时,才略微高亢上起,但我还是鼓励地表扬了杨凡,毕竟最后敢于抒情了。


是谁掐灭了你的激情

学生们,我的十五六岁的孩子们,怎么就不敢抒情呢?看着他们个个默默淑女,谦虚君子的样子,我感到哭笑不得,是什么压制了他们朝气蓬勃?是谁教育他们谦虚到不敢表现自己,不敢抒发自己?这些学生可是出了名的成绩优秀,做题,写作业,既认真又仔细,笔记记得密密麻麻,可就在回答问题上,思维一点不活跃,阅读课文更不敢大胆抒情。总害怕一不留神,回答得和标准答案不一样,总害怕一放开情绪,自己被说成是傻姑娘,傻小子。他们永远圈养在老师和家长的“听话”里,圈养在参考资料的标准答案里,殊不知,文章的理解是个性化的行为,语文的学习是灵性的闪现。

是谁掐灭了你的激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郭沫若   海燕   抒情性   高亢   雷电   澎湃   美文   抒情   君子   淑女   标准答案   大胆   害怕   情绪   感情   激情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