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生的追求是什么?

屋外秋雨淅沥,屋内人灯寂静。她写作业,我看书,陪读是人生一段修炼。
读苏东坡的《东坡志林》,有如下文字——
《记六一语》: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嬾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试译:昔年,孙莘(shēn)老识得欧阳修,曾乘机就为文一事请教他。(欧阳修)说:“没别的法子,只有勤读书并且多写,自然能写好。世人的毛病是写得少,还懒读书,每写一篇文章,就追求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能写好文章的。文章缺点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写就能发现毛病。”这是文忠公把他曾经试验过的经验告诉他人,所以特别耐人寻味。
用杨绛先生的话来说,大多数人就是:书读得太少,想得却太多。
欧苏同为文章大家,想必他俩对为文的看法是一致的吧?这种天才级别的人,普通人问他们方法,他们可能是真的不知道怎么说来着,因为这对他们而言,实在是太容易和太自然而然了。对普通人难如登天的事情,对他们就如拾草芥那么容易。
苏东坡他爹苏洵,不就调侃自己说: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有子如苏轼和苏辙,做父亲的,真不该自己还去占一个唐宋八大家的名额。太过分了。这老苏凡尔赛凡的,都凡出天际了。
又想起,欧苏身后都是谥号为“文忠”的,这基本上就是褒奖文臣的第二等名号了,可谓是“赢得生前死后名”了。不知道东坡写这篇文章时,是否知道自己将来也能获得“文忠”的称号吗?
世间文臣第一等名号,就是身后谥号为“文正”的了。据说,这个谥号是因为赐给范仲淹之后,方才排到第一位的。范仲淹何以有如此光辉形象?恐怕是因为他“资兼文武”吧。后辈司马光就对这个谥号特别喜欢,他曾说:“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同时,又对这一谥号大加赞美,认为“道德博闻曰文”,“靖恭其位曰正”。谁获得了这一谥号,就代表天下人对这个人文化修养、道德境界的最高认可。我想,他一定在有生之年不停地告诫自己,要努力,要努力,身后若能被赐予“文正”谥号,那么,这一生就值得了。果然,他做到了,也赢得了“文正”的谥号。他的政敌王安石,却只有一个单谥号“文”,但偏偏王安石还配飨孔庙。武臣从祀于太庙,所以彰武功;儒臣从祀于孔庙,所以表文治。太庙和太庙,谁更高一筹呢?他俩,到底谁赢谁输呢?
后人经常称呼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但是,鲜有称呼司马光为司马文正公,苏轼为苏文忠公的,未知何故。我猜想,苏轼大概是被苏东坡这个号给抢镜了,司马光则被资治通鉴给绑定了。
人的一生,活着到底为什么呢?吃喝玩乐是否等而下之?文臣追求“文正”谥号,武臣追求“忠武”谥号。我们老百姓呢?追求啥呢?至少可以“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个人一生的追求是什么?

一个人一生的追求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莫道   东坡   等而下之   司马   彰武   欧阳   谥号   太庙   孔庙   美文   普通人   世人   毛病   身后   文字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