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金句《左传》经典句子(026-030)

有感于自家孩子考试作文中缺乏“金句”,不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作文得分常年居于“二类文”(即每次作文都要扣10分以上),故于读书之余,决心自给自足为孩子摘抄整理,以翼其作文能攀上“一类文”(作文扣分在5-6分)。我寻思普天下为人父母者,有此患者多矣,故飨之。
以下句子均摘自杜预注、孔颖达疏的《春秋左传正义》,译文和点评是我加上的,P代表该书页码。

看往期,请点击链接:
作文金句----《左传》经典句子(001-010)
作文金句----《左传》经典句子(011-015)
作文金句----《左传》经典句子(016-020)
作文金句----《左传》经典句子(021-025)

26、御孙谏曰:“臣闻之:‘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p279)

试译:御孙劝谏说:“我听说:‘节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恶行中的大恶。’先君有大德而君王却陷先君于大恶,恐怕不好吧!”

(共,通“洪”,大;到底什么是节俭呢?在工业时代之前的漫长时间里,物质总是缺乏的,节俭总是好的,是值得称颂的。但步入工业时代之后,物质极大丰富,节俭仍总是好的吗?如果大家都节俭,势必总需求会下降,进而导致供给过多,从而经济陷入萎缩。从这个方面看,贪欲却是刺激经济繁荣的良药。卢梭在《爱弥儿》(p257)一书中说:“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幸福,但为了要取得幸福,就必须知道什么幸福。自然人的幸福是同他的生活一样简单的;幸福就是免于痛苦,也就是说,它是由健康、自由和生活的必需条件组成的。道德人的幸福则是另外一件事。”是否道德人会另外有“攀比”需求?这种需求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罪恶?那么,在现在的富足社会,节俭到底是一种美德呢?还是一种恶行呢?如果人性的贪欲是无止境的,那对于个人而言,是要节制还是要放纵呢?)


27、雩(yú),讲于梁氏,女公子观之。圉(yǔ)人荦(luò)自墙外与之戏。子般怒,使鞭之。公曰:“不如杀之,是不可鞭。荦有力焉,能投盖于稷门。”(p300)
子般即位,次于党氏。冬,十月己未,共仲使圉人荦贼子般于党氏。(p301)

试译:郊外祭天求雨,在梁家预演之,鲁庄公女儿围观。“弼马温”荦从墙外与此女戏耍。(鲁庄公儿子)子般怒而让人抽他。鲁庄公说:“不如砍了,此人不可抽。他有蛮力,能把盖投到稷门上。”

(庄公三十二年)八月,子般即位,住在姥姥家。冬天,十月初二,共仲(庆父)派“弼马温”荦在党家杀了子般。

(注:雩,音鱼,祭之一种,即郊外祭天求雨;荦,音洛。小人物也能干出大事,后世掌权者不可不慎。与其结仇,不如怀柔;必定结仇,狠下杀手。司机、保镖、秘书、助理、厨师、仆人,皆此类也。

饔(yōng)人就是大厨。打打“牙祭”的易牙,既能烹子献糜,也能囚禁饿死一代霸主齐桓公。

圉(yǔ)人就是“弼马温”。子般鄙视这个想吃天鹅肉的癞蛤蟆,扁一顿了事,斩草不除根,反被其害,国君之位只坐了不到两个月。

阍(hūn)人就是看门保安。大臣夷射(yè)姑出门小便打了保安,保安向邾庄公诬告夷射姑乱撒尿,洁癖邾庄公一气之下不慎跌入炭炉中,烧伤而死。)


28、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对曰:“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公曰:“鲁可取乎?”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昏乱。霸王之器也。”(p304)

试译:仲孙回去后说:“庆父(fǔ)不除,鲁难不止。”齐桓公说:“怎么除?”仲孙回答说:“祸难不止,终将自败,您瞧着吧。”齐桓公说:“鲁国可灭?”仲孙回答说:“不行。鲁国还行周礼,周礼是立国之本。我听说:‘国家将灭亡,必先动摇国本,而后枝叶随之摇落。’鲁国不弃周礼,是不能动的。您要设法平定鲁国的祸难并亲近它。亲近有礼之国,依靠坚定稳固之国,离间不和之国,灭掉昏乱之国。这是霸王之道。”

(鲁国嗣位法则,由鲁始祖伯禽传子,其子传其弟,其弟传其子,子与弟交替嗣位。至鲁庄公,本该传位于其弟庆父,不该传位于其子子般。破坏规矩的是鲁庄公,承受骂名的是庆父,世事何其不公?若庆父日后嗣位成功,后世还会有“庆父不死,鲁难不已”这八个字吗?所以,世间一切事,不外乎“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一切都是成王败寇,实无关正义者也。)


29、舟之侨曰:“无德而禄,殃也。殃将至矣。”(p308)

试译:舟之侨说:“没有德行而受禄,这是祸。祸将要来了。”

(没有功劳而受到奖励,这就是祸。没有能力而处高位,这更是祸。钱财、权势、美貌、才能,如果不能驾驭,那就是怀璧自罪的“璧”。用才者不可不慎,拥才者亦不可不慎!所以,孔夫子在《周易.系辞》上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也因此,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开篇就写了他的“德才观”。

----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30、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p310)

试译:冬天十二月,狄人讨伐卫国。卫懿公喜爱鹤。有的鹤享受乘轩(大夫)的待遇。狄卫将开战,上前线的战士都说:“派鹤!派鹤!鹤有官禄,我等跑路。”

(这个故事说的是“玩物丧志”吗?不,这描写的是典型的“崽卖爷田不心疼”的二世祖。大好河山不治理,光想着也写本“骑鹤旅行记”得诺贝尔文学奖了。殊不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国君好鹤,大臣们都好些什么呢?

《韩诗外传》有“弘演纳肝”记载,看看丑陋的“忠君卫道”是怎样荼(tú)毒老百姓的----卫懿公之时,有臣曰弘演者,受命而使。未反,而狄人攻卫。于是懿公欲兴师迎之。其民皆曰:“君之所贵而有禄位者,鹤也。所爱者,宫人也。亦使鹤与宫人战。余安能战!”遂溃而皆去。狄人至,攻懿公于荧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辞毕,呼天而号。哀止,曰:“若臣者,独死可耳。”于是遂自刳(kū),出腹实,内懿公之肝,乃死。桓公闻之曰:“卫之亡也,以无道也。今有臣若此,不可不存。”于是复立卫于楚丘。

试译:卫懿公时,有一个叫弘演的臣子,受命出使。弘演还没回国,就遇狄人进攻卫国。于是卫懿公想发兵迎战。老百姓都说:“国君所看重并有官位的,是鹤;所喜爱的,是宫人。让鹤和宫人去迎战吧,我们怎么能战!”于是百姓四散而逃。狄人来了,在荧泽攻打卫懿公,杀了他。把他的肉都吃了,只留下他的肝。弘演回国,向肝汇报了自己出使的情况。说完,开始表演“呼天抢地”的戏码。哀悼结束,说:“做臣子的,只有替君去死才行。”于是就自己切腹,拿出肚子里的脏器,放进卫懿公的肝,然后就over了。齐桓公听说了这事,说:“卫国灭亡是因为无道。如今有这样“蠢到死还要忠”的臣子,得立个牌坊,没准我手下也出一两个这样的死忠呢。”于是在楚丘又建立了卫国。

向国君的肝脏汇报自己出使的情况,这种戏码“教育”了后世无数跪舔权势的戏精,没有最舔,只有更舔!齐桓公也终于迎来了易牙的“烹子献糜”和竖刁的“欲练神功,竖刀自宫”这两个“死了也要忠”的臣子,最终落得个饿死宫中,陈尸九月的下场。可见即使有管仲的预警,英明一世的齐桓公也是抵挡不住“跪舔界的菊花宝典”的威力。有时候,我读着《春秋左传正义》,我仿佛看到,在历史的时光隧道中,弘演、竖刁、易牙、开方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子孙,正排着长队,源源不断地走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来。

合上《左传》,我感觉,一个现代人只要翻开报纸,打开网页,到处都能看到这种剧情。我依稀看到,管仲、诸葛亮这些贤相的背影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而弘演、竖刁、易牙、开方们正充斥于舞台之上,市井之间。
书不在手边,正式照片后补。

作文金句----《左传》经典句子(026-03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左传   管仲   周礼   国君   句子   禄位   先君   昏乱   经典   臣子   节俭   后世   美文   君子   小人   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