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我们到底还欠孩子什么?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为人父母,本应该给小孩做梦的床,给小孩眺望的窗。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电影《何以为家》, 讲述的是十二岁的男孩赞恩将自己的亲生父母告上法庭的故事。

“我想起诉我父母”-“为什么要起诉父母”-“因为生了我”。

在法庭上,赞恩说:“那你们当初有的选择时,就不该把我生下来。”

如果说每个孩子出生前是天使,谁也不愿意在人间看自己堕落。

何以为家?我们到底还欠孩子什么?

孩子被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并非孩子所选。有人说孩子是前世的债主,来讨债的;也有人说孩子是天使,来报恩的。但是无论对于哪种情况,我们对孩子都是有责任的。

世界上有三种养育方式,生而未养,断指可还;生而育养,断头可还;不生而养,百世难还。也许有人会说:孩子的命都是我们给的,我们还欠他什么?想一想,到底欠他什么呢?

何以为家?我们到底还欠孩子什么?

1、一个温馨和睦的家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的影响贯穿着孩子的整个一生。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曾经很火的一部电视剧《都挺好》就是以揭开原生家庭伤疤的方式告诉我们:家不一定是幸福的港湾,但可能是不幸的开端。

我记得剧情里苏明玉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当她跟父亲在医院里面,他父亲说:“你就是你母亲。”这个时候苏明玉崩溃了,在走廊上她非常难过地吼出一点:“我花了一辈子的经历,我这么努力,我就是为了摆脱这样一个母亲,这样一个女人。”

何以为家?我们到底还欠孩子什么?

何以为家?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文中曾提到: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怎么感受,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曾说过,“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在一个家庭里,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亲密关系的一个主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互相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何以为家?我们到底还欠孩子什么?

在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请首先考虑他是一个“人”,而不是“弱小者”;请深吸一口气,换位思考一下,设身处地与孩子交流,进行沟通。而不是一味地指责与打骂。让珍惜和爱成为家庭主旋律。

台湾心灵作家黄淑文就说过,“只要活出你自己要给孩子的典范,孩子自然会成长为他们所看见的人。”孩子就是父母的折射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最好的家只是需要做好孩子们优秀的榜样。给予高质量的陪伴,做最好的港湾。

何以为家?我们到底还欠孩子什么?

2、一份尊重与理解

你的儿女,其实并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纪伯伦

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认为,每个孩子一出生,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并非一张白纸。父母的职责是用爱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至于如何探索这个世界,身为父母,我们只是稍加引导,其他的那是孩子的自由,我们不作过多地干涉。

何以为家?我们到底还欠孩子什么?

每一个天使的降临,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随着孩子的成长,越来越多的父母嘴里念叨的最多的就是“你看看谁谁谁”,口中全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别人家的孩子”真的伤不起。

回想孩子出生之前,怀孕的时候就想着孩子正常就好;出生以后就希望孩子健康就好;入学以后就希望像别人家孩子那么优秀。就这样一步一步,我们的要求就一发不可收拾地愈发贪婪。在前行的路上,我们却忘了原本的初心。

何以为家?我们到底还欠孩子什么?

请记住:孩子不是我们大人显摆的业绩、政绩或者物质利用的工具。他们仅仅代表他们自己

3、一份真正的爱:懂得爱与分离

真正的爱是没有伤害。凡是以爱的名义的伤害,都是假爱。

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黏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而他,则势必会找一个伴侣,也会有自己的孩子。等他的孩子长大后,他也会向父母学习,把他的孩子推向更宽广的世界。爱,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传递,从我们的原生家庭传递到我们的新生家庭。

何以为家?我们到底还欠孩子什么?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中两段话阐释了父母子女之情: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问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何以为家?我们到底还欠孩子什么?

4、结语

父母和子女之间总有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总有一场无声的博弈,谁赢谁输,孰是孰非,已无重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能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指导;身为父母,当“有所不为”, 适时的干预才能达到帮助孩子、教育孩子的目的,相反只能造成不良的结果。

何以为家?我们到底还欠孩子什么?

帮助孩子找到自身的价值,是父母的重要任务。孩子是独一无二,我们给予孩子的期望要适中。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在父母子女的修行里,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本心,勿忘初心,无问东西。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安德烈   百世   孩子   初心   台湾   这个世界   美文   宽广   小路   港湾   儿女   子女   父母   天使   家庭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