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唐诗宋词里踏青祭祖,过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

小启:

4月4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既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万物生长至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曰“清明”。

中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驽;三候虹始见。

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我国代代传承,至今不辍。

古往今来,文人雅士踏青郊游,或赏景,或思亲,或怀乡,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到唐诗宋词里踏青祭祖,过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

[ 唐 ]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的大意是:清明节前后,春雨绵绵,路上行人山重水复,迷迷糊糊。

旅途的游子借问放牧的儿童,此处最近的酒家在哪里呢?调皮的孩子指着远处依稀可见的村庄:就在那,杏花村!

在中国,一直以杏象征幸福。因为杏与“幸”谐音,表示“有幸”,古代以杏花为贵。

杏花是二月的当令之花,故二月也叫杏月。二月的杏花,唤起人们对春天的渴望。“一枝红杏出墙来”,寓意着春天来临,花团锦族,生气勃勃,势不可挡。

晚唐风流才子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可以说是写清明最有名的诗词。

写这首诗时,正是清明时节,诗人却人在他乡,不能回家祭祖,只能借酒消愁,梦回故乡。

这首诗语言浅显易懂,节奏欢快跳跃,意境深邃悠远,不愧为流传千古的名篇。

到唐诗宋词里踏青祭祖,过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

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破阵子·春景

[ 宋 ]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这首词的大意是:燕子飞来时,正赶上立春后、清明前的春社祭祀,清明节后梨花纷纷飞落。

几片碧苔点缀着池中清水,茂密的树叶里,时不时传来几声黄鹂的鸣叫。白天一天比一天长了,只见那柳絮飘飞。

乖巧又爱笑的东边邻居家女伴,在采桑的路上与我不期而遇。

怪不得我昨晚做了个春宵美梦,原来它是预兆我今天斗草获得胜利啊!不由得脸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晏殊(991年——1055年)十四岁就因为才华横溢被朝廷赐为进士,后来成为才子之乡临川的第一个宰相。

晏殊特别能举荐人才,范仲淹、欧阳修都出自其门下,所谓名师出高徒名不虚传。

《破阵子》是一首清新活泼的词,描写清明前后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以及乡村人家的恬淡生活,让人感觉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和青春的无限美好。

到唐诗宋词里踏青祭祖,过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

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清明(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该诗的大意是:清明时节,桃花红李花白,朵朵含笑盛开。

田野上那些杂草丛生的坟墓,令人感到无比凄凉。

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春雨绵绵,滋润郊野旷原,使草叶变得青翠欲滴,枝条顺滑柔美。

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烧死。

不管是贤者达人还是平庸之辈,千年之后,又有谁知道呢?最后留在世间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本首诗作于北宋末年的“元祐党争”时期(1086年—1094年),因王安石变法时,推行新政措施,朝廷形成了支持变法的“新派”和反对新政的“旧派”。

旧派也被称为“元祐党人”,其中包括大文豪苏轼、司马光等人。黄庭坚身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也无辜受到牵连。

清明时节,诗人触景生情,创作七言律诗《清明》,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

到唐诗宋词里踏青祭祖,过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

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这首诗的大意是:梨花怒放一树白开,正值第十七番花信风到来,是清明时节春光灿烂的清明时节。

人在他乡,无事可事,游子决定出门寻找春天美景,不知不觉逛了大半个城市,都快出城美了。

夜幕降临,游玩的人停止了歌舞,尽兴而归。于是乎,苏堤边的千万株杨柳,成了流莺鸟的快乐天堂。

即事,即歌咏眼前事物。这首吴惟信歌咏西湖的一首佳作。

写西湖的名篇名句很多,比如苏轼写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杨万里写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吴惟信歌咏西湖,没有笼统写西湖全景,而是将“镜头”对准了苏堤一隅,而且都不是直接描写,采用的是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寓情于景,写得引人入胜。

吴惟信,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吴兴)人,南宋后期诗人。其作品多以对景物的精致描述,抒情委婉,意境很美。

到唐诗宋词里踏青祭祖,过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

小结:

锦绣春光里,清明又来临。

清明时节风光虽好,但疫情防控不可放松,大家出游和祭祀,万万不可大意。

不负韶华,唯有多读诗书。祭祀祖先,也可以焚心香一瓣。

朋友,如果你在为规划清明小长假的行程而犯愁,不妨索性决定到唐诗宋词里踏青祭祖,过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黄庭坚   苏堤   杏花村   清明节   春雨   采桑   荒冢   西湖   杏花   游子   祭祀   梨花   美文   大意   时节   清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