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令心静,心静自然凉,酷夏来临,到古诗词里纳凉去

小启:

酷夏刚来到,烈日当头照,无风只觉闷,有气笼在蒸;无雨汗浃背,有热炭在烧。

关于消暑与纳凉,古往今来,文人雅士反复吟咏,各有佳句华章。

比如唐朝青莲居士说:“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

又比如老杜说:“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还比如放翁居士说:“雨过荒池藻荇香,月明如水浸胡床。”

由此看来,与其人心惶惶,虚度年华,不如捧一卷唐诗宋词,细细品读,身临其境,到古诗词里纳凉去。

读书令心静,心静自然凉,酷夏来临,到古诗词里纳凉去

白居易: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销暑

[ 唐 ] 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白居易有2643首诗被收录入《全唐诗》,数量比“诗仙”李白(897首)和“诗圣”杜甫(1151首)两人之和还要多,是当之无愧的唐朝“诗王”。

香山居士这首《销暑》的大意是:如何消除烦人的暑热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在院子里静静的坐着就可以了。

庭院中没有高大的建筑,窗户吹进缕缕清风。

什么事情也不要去想,静下心来,室内凉气自然生成。

这样的时候怡然自得,哪里还和别人一样呢!

白居易通过这首五言律诗,不仅介绍了消除暑热的方法,同时也寓意了朴素而又深沉的人生哲理。

斗转星移,四季更替。炎炎夏日,何以消暑?请听香山居士娓娓道来:“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读书令心静,心静自然凉,酷夏来临,到古诗词里纳凉去

黄庭坚: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鄂州南楼书事

[ 宋 ] 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古鄂(è)州,在今湖北省武汉、黄石一带。南楼,在金武昌蛇山顶,靠近黄鹤楼,四周山光水色,风光旖旎。

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掌门人,才华横溢不必多言。黄庭坚仕途崎岖坎坷,由于遭受人陷害中伤,曾贬官司蜀中六年之久;召回才几个月,又被罢官司来鄂州闲居。

当夜诗人满腹失意纳凉南楼,十里荷香沁人心脾,让人短时间忘却了世间的万千烦恼。

眼前明月身后清风,无拘无束,各行其是,诗人联想到自己每欲有所作为,却是动辄得罪,怅恨之情,潜滋暗长。“清风明月无人管”,正是诗人这种心绪的自然流露。

欣赏这首小诗,读者很容易忘记自身的处境,仿佛自己也步随诗人登上南楼来乘凉了。

读书令心静,心静自然凉,酷夏来临,到古诗词里纳凉去

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纳凉

[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才华出众,是北宋词坛婉约派当之无愧的杰出代表。

秦观这首七言绝句的大意是:夕阳西下,暑气未消,清风徐来,柳枝翻飞。诗人拄着拐杖,来到河畔桥头纳凉。

闲倚胡床,稍微歇息,闭目养神,心旷神怡,十分惬意。

明月之下,船家儿女吹着短笛,笛声参差而起,在水面萦绕不绝。

晚风初定,池中莲花盛开,自在幽香,不时散溢,沁人心脾。

《纳凉》是首描写景物的小诗,如果单独从字面上看,可以说没有反映什么社会生活内容。

不过,透过诗句的表面,我们却隐约地感觉到,诗人渴望远离的是炙手可热的官场社会,这就是他刻意追求一个理想中的清凉世界的原因。

由此可以推断,该诗是秦观仕途受挫后创作的言志诗。

读书令心静,心静自然凉,酷夏来临,到古诗词里纳凉去

小结: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是《水浒传》中一首描写酷暑的歌谣。

自古以来,夏天,火一样的温度,魔一样的热情,给学习、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面对各种各样的自然困难,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从来都不会坐以待毙,而是拿出“人定胜天”的气概,书写了无数壮丽的史诗。

“读书使人静,心静自然凉。”高考在即,迎考大军在教室里挥汗如雨。为迎接祖国的挑选,你们争分夺秒,,来不及消暑,也来不及纳凉,你们把青春,书写成了一首火热的诗。

加油,笑到最后的,必定掌握了“心静自然凉”精髓的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心静   黄庭坚   鄂州   小诗   香山   长物   自然   酷夏   暑热   清风明月   古诗词   参差   沁人心脾   仕途   居士   美文   清风   诗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