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农民忙种,学子忙考

小启:

芒种是夏天的第三个节气,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因此“芒种”又叫“忙种”。

芒种节气,气温急剧升高,雨量明显增多,我国江南进入梅雨季节,大江南北正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时间。

古往今来,文人雅士围绕芒种吟诗作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芒种节气,农民忙种,学子忙考

元稹: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

《咏廿四气诗 芒种五月节》

唐代:元稹

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唐朝风流才子元稹写过一组吟咏二十四节气的五言律诗,《芒种五月节》即是其中之一。

芒种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䴗(jú)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芒种三候的意思是,在芒种节气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模仿其它鸟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反而停止了鸣叫。

元稹的《芒种五月节》,是芒种三候的加长版。除了芒种三候,元稹还描写了夏日莲花盛开的美丽,以及蚕茧和麦收等农事,活脱脱一幅初夏乡村风光写意画。

芒种节气,农民忙种,学子忙考

窦常: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北固晚眺》

【唐】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窦常(746年——825年),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

窦常被收录入《唐才子传》,还与其兄弟牟、群、庠和巩并称“五窦”。

窦常《北固晚眺》中的北固山,与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北固山,是同一座山。

窦常这首五言绝句的大意是:江南水乡芒种一过,便迎来了风疏雨骤的梅雨天气。

春蚕开始吐丝结茧,燕子环绕着围墙翻飞。

山从北面绵延而来,大河弯弯向西流去。

每年都要攀登至此远眺,然而人事代谢,又怎么能说得清楚。

芒种时节,风景虽然依旧,然而却物是人非,诗人淡淡的忧伤,在诗句里缓缓流淌。

芒种节气,农民忙种,学子忙考

陆游: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时雨》

宋代: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陆游是我国古代创作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传世之作就多达9000余首。

陆游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爱情诗、爱国诗和田园诗,不言而喻,《时雨》是第三种。

陆游这首五言古风的大意是:芒种时分,细雨蒙蒙,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插秧。每户人家都用新收的麦子做了香喷喷的饭,采菱角的渔船上传来优美动听的山歌。

我年老体衰,就变慵懒了。天天躺在竹床上,头发稀疏得已经扎不起来了。

我喜欢这下雨之后凉爽的天气,更喜欢在下雨天里,听到院子里雨打树叶的奇妙声音,还有能闻到藤蔓植物花朵的幽香。

有一只黄莺的翅膀被打湿了,扑腾着飞不起来,它莫非是在劝我喝点酒解闷么。

今天无所事事,四海之内的农家都在忙着农事,不在家中。我这个闲居的老头当然也不会那么的无趣,于是用拐杖敲着土地,歌唱着太平盛世。

虽然写于千年以前,但细心品味诗中意境,感觉这分明写的就是当代山村的田园风光。

而这,恰恰就是诗歌顽强的生命力。

芒种节气,农民忙种,学子忙考

小结:

芒种节气,风吹麦浪,农民忙收忙种;梅雨来袭,栀子花开,学子忙学忙考。芒种一过,万众瞩目的高考拉开帷幕,随后中考也接踵而至,因而芒种时节也是莘莘学子的关键时刻。

不仅是当代,早在唐朝时,科举考试也是在春夏之交举行,大约正是芒种前后。大家对孟郊的《登科后》里,“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两句应该记忆犹新。

栀子花开的声音里,与芒种有关的唐诗宋词氤氲着岁月静好。青春嘉年华,切莫蹉跎岁月,始于希望,收获美好,愿人世间的每一份付出,都不被辜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芒种   节气   扶风   兴平   农事   阴气   栀子   花开   梅雨   陕西   螳螂   幽香   麦子   唐朝   美文   大意   学子   农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