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氏文学.邓兴媛」清明祭祖母

【邓氏文学.邓兴媛】清明祭祖母



「邓氏文学.邓兴媛」清明祭祖母

卜算子•清明祭祖母

文/邓兴媛(醉花间)


南陌矮松冈,

一路行来僻。

化纸焚香扫旧碑,

缕缕青烟起。


欲报育亲恩,

已赴仙乡里。

尤恨昔时未解情,

悲向坟头泣。

「邓氏文学.邓兴媛」清明祭祖母

  奶奶,今天是清明节,我又来看您了,您走的第十三个年头。


刚赶回的家,母亲说,爸爸叔叔、姐姐姐夫、燕子妹妹妹夫他们都来看过您两轮了,叫我不用再来了。可我执意要来,一年才一次呀。


此时,我正跪在您泥泞的墓碑前,给您烧纸插香,摆下祭品。坟头上,您先前来过的子孙收拾得很干净,燃尽的蜡烛、香头、烧纸依然整整齐齐,还有嫩黄色的绸布花异常鲜艳夺目,你一辈子爱干净爱美,这都是您喜欢的。堂妹姐姐她们都很有心,碑上压满冥币,一如既往,您慢慢花,也知道你会精打细算。您灰色的碑面,字字清晰,白里带红很是显眼……生于一九三一年农历十月十三,殒于二00八年正月初五……。


奶奶,这是我从煮沸了的汤锅里打来的排骨,软软的瘦肉带着些许肥肉,是您爱吃的,您说肥瘦搭着比较软和。不过我记得您喜欢吃猪脚,用高压锅炖过筷子可以捅破的猪脚肉。当然猪脚和高压锅一样,是你快晚年了才有机会享受的,因为,年轻时候都穷,穷的猪油都吃不上。


我给您倒酒吧,其实您不喝酒,也不知道我姐妹和父亲的酒量遗传了谁,可您风湿痛时候,喝过毛鸡酒和国公酒,逢年过节,您偶尔开心,也会呡一口土八路,烘托氛围。很多时候,您会笑着看我们开心欢饮,您说,我们回来就好,回来就热闹,村里就七户人家,总共几十口人,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谋生,偶尔有一个像我一样算是“铁饭碗”的,走的更坚决。村里几乎没有什么人,所以每天您都会看着窗户外,听到声音就会走出门口,看看谁经过了。我真的知道您晚年的孤独,可年轻浮躁的我们,又怎么能做得到不负了您的期待?就如您说的,能走出大山就好。


奶奶,这是粽子,粽子是妈妈包的,您老了走了以后,妈妈才学会了包粽子,实话,十几年来,妈妈包的粽子,远远没有您包的好看,不过料多了,放了板栗,腊肉以及其他的配料。应该很好吃,遗憾的是,我不再喜欢吃粽子,现在不缺吃穿,所有以前遥不可及的美味佳肴,现在也都唾手可得。可我还是忘不了您包的粽子。每每清明,你都会精心挑选最大张的粽子叶,用水煮熟,把糯米和红豆用水泡好,清明节头天开始包粽子,糯米是自家种的,好好保存着,也是到了过年过节才舍得拿出来。洁白的糯米鲜艳的红豆,包成一个个小角粽,年时好的时候,粽子里会有腊肉皮,您每次煮腊肉时侯,会把腊肉皮切出来保存好。当然,除了小角粽,你也会包几个长粽,几十个角粽,搭配几个长粽。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过节是最值得期待的,我们姐妹几个,总是强睁着眼睛,很晚了都会等着你把粽子包好,放到锅里煮熟,不停地问您,熟了吗?您总是耐心地说,再等等,每次您说应该可以了,我们总迫不及待打开铁锅,夹出粽子,放到冷水里泡冷一下,然后狼吞虎咽地吃。而我,最难忘的,是您包的小背粽,长约三十厘米,直径如以前的手电筒,搓一根长长的绳子系好两头,像书包一样背着。清明过后上学,每个孩子都会背小背粽上学,七八里山路,十八弯才到的山洼里的学校,中午是不回家吃饭的,于是粽子不再是炫耀的资本,而是成了充饥的美味,粽子也会越背越短,直至吃完,那些飘着粽子香的岁月,就如一首歌,永远回荡在心间。


命运是多舛的,您十四岁嫁给了爷爷,说是用轿子抬过来的,从山脚下抬了上来。当年“跑日本”,你的父亲带着你们逃命上了爷爷的村子,认识了爷爷的父亲,于是定下了亲事,因为在那风雨飘摇的岁月,山上成了安全地带,我不知道,十四岁嫁人是什么感受,所幸,您并不嫌弃爷爷,说他年轻时候长得帅,就是傻愣老实了点,所以您一辈子坚强能干,掌持家庭,就算是四十八岁风湿炎,左脚残废,倚杖到老,可你不屈服于命运,一样上山下地干活,把子孙拖扯大。


从小到大,父母亲迫于生计,无暇顾及我们,照顾我们成了你的任务,您会拿密密的木梳子帮我们梳掉头上的虱子,你会在油灯下用细小的针脚缝补我们的破衣服,您会在我渐行渐远的求学书包里备满辣椒酱和糯米饭。我就这样一步一步远离了家乡和您。那段激情燃烧的大学岁月,刚踏入社会的懵懂,初为人母的慌乱,您对于我,已成了愧疚的思念。

「邓氏文学.邓兴媛」清明祭祖母

  你的晚年应该享福时候了,子孙满堂,也都很孝顺您,当年在太原工作的叔叔还带您去过太原和北京,子孙们想尽办法买您喜欢的食品和衣物,爸爸还帮您安了一口漂亮的牙齿,您年轻时候是村里的美女,堪称村花,所以,我们都想满足您所愿。山村里原来没有高压电没有公路,你从山脚下有电有公路的平原嫁上山来,内心失落遗憾,也就总表现于言语之间,终于电灯拉起了,公路从村口穿过,还吃上了饱饭,您煮饭不再需要算计着今天是放些玉米或者红薯芋头充当主食,也不需要爬山涉水去很远地方捞小鱼小虾烘干来给我们时时加菜,你说你有生之年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有了梦寐以求的公路电灯,还看上了电视,你的愿望实现了,也死而无憾了。是的,人总有老去的一天,也许是姑妈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你的打击太大了,而或是体力不支,以至终日郁郁寡欢,身体愈加虚弱,到了后面里两年,每次回家,您也都是总低着头,半睡半醒,坐在火塘边,不再有精神询问关心我们的工作生活,给您买的酥糖水果,也不再勾起你的食欲。和您说话,您也是只言片语,越来越糊涂。

「邓氏文学.邓兴媛」清明祭祖母

  那年初二,我带着孩子回了家,你还开心吃了两个园子,临走时你给了红包我的女儿。可到了傍晚,父亲打电话说,你不行了,我哭哭啼啼赶回家,你已经陷入昏迷,下嘴唇紧紧裹着牙齿,艰难呼吸,呼唤您,意识模糊恍惚,双眼紧闭。医生说,老人家年老体弱,不适合打针吃药了,药水也打不进去了,好好准备后事吧。我们无能为力,只能握着你的手,陪着你,听着您的呼吸一点一点消失,用棉签粘着温水涂抹你的嘴唇,点滴喂你喝水,就如小时候我生病头痛,你一次又一次用烧熟的姜片为我刮痧,你抓着因为洗冷水澡感冒发烧的我夹背,您背着肚子疼痛的我磨着不知名的草药缓解我的痛苦,一切都还历历在目。而此时,奄奄一息的您正艰难支撑,眼角含泪,偶尔微微睁开眼睛,似乎告诉我们你的千万不舍,却不再说出半句话,您不停抽搐,最终被移到了铺着厚被子的地上,父亲说村里的规矩,要走的人,不能在床上过世。您苦苦坚持,待到你的儿孙全部赶到你的身边,待到爷爷轻轻在您耳边说,叫您放心走,你才终于艰难咽了一口气,在子孙们呼天抢地的悲恸中,永远停止了呼吸,和您操持了一辈子的这个家诀别了……


奶奶,此时,山花烂漫,松涛阵阵,四处青烟袅袅,炮声此起彼伏,爱热闹的您听到了吗?放心,善良的热爱生活的人,到了阴间,也不会寂寞孤单。我不会再悲伤,生活不易,您在一路荆棘中坚强活过古稀之年,是很值得我敬佩的。逝者已矣,生者还需努力前行,我会在一步一步的艰难生活中领悟和接纳上苍赋予的欢乐和悲伤……

2021年清明于广西.临桂

「邓氏文学.邓兴媛」清明祭祖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清明   小角   都会   猪脚   腊肉   糯米   粽子   子孙   晚年   美文   村里   爷爷   奶奶   艰难   父亲   公路   文学   邓兴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