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又一重大发现,六大证据确凿,秦可卿是得了乳腺癌死去的

《红楼梦》中的秦可卿到底得了什么病,年纪轻轻就一命呜呼,何况秦可卿长得既像西施又像杨玉环,也就是说,这个人综合了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美,叫做兼美。

红学又一重大发现,六大证据确凿,秦可卿是得了乳腺癌死去的

这样的美人到底得了什么病呢?这个问题,困惑了几百年研究红楼梦的学者,现在终于有了答案,那就是。

秦可卿得的是乳腺癌。

为什么这么说,很多人认为是不是信口开河?满口雌黄,其实啊,不是这样的,任何一个论证出现的时候,都有无限的论据,秦可卿得病以后,有很多的医生给看过,他们都束手无策,即便是后来在江湖郎中也没有确诊是什么病,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很难确定这就是乳腺癌,其实秦可卿就是死于乳腺癌。

红学又一重大发现,六大证据确凿,秦可卿是得了乳腺癌死去的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秦可卿为什么得的是乳腺癌。

1、秦可卿一直很健康,众人看来他是一个得力的宁国府女主人,协助尤氏管理宁国府内务,什么时候病的?由于什么原因,自己都不知道?好好的就病了。

乳腺癌前期没有明显的征状,很多人很难发现,随着病情的恶化,会出现局部的疼痛和肿块,其实秦可卿早就有这样的感觉,当医生检查的时候,古代的女子怎么能说出这样的事情?所以就一直耽误着。

2、秦可卿病了之后,来了很多医生,这些医生干了什么呢?肯定不可能去检查秦可卿的乳房,给他开了好多的药,这些药没有大的效果,但大多都是调整内分泌的药物,正是因为这些药物导致她卵巢功能下降,秦可卿月经不来了,闭经意味着秦可卿乳腺癌已经发展到了晚期,可很多人以为她怀孕了。

3、秦可卿有绯闻,焦大的乱说爬灰也不是不无道理,即便贾珍真的没有任何事,这对秦可卿内心的伤害不小,也就是说,她长期处于被侵犯之中,心情过度压抑,又无法去给别人说,一个人生闷气,导致了乳腺癌的发生。

4、乳腺癌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很复杂,与本人的生活习惯和情绪有很大的关系,生育晚的人和绝经早的人,是乳腺癌高发人群,而秦可卿一直没有怀孕。

秦可卿的卧室富丽堂皇,说明秦可卿是个追求生活质量的人,他又是贾蓉的妻子,被贾珍宠着,自己难免会服用一些药物或者保健品之类的东西,加上很多的化妆元素和古代男人不讲究卫生等生活习惯。增加了秦可卿乳腺癌的发病率。

5、秦可卿在病的期间一天换四五遍衣服,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贾珍也不知道为啥,还说没有必要,何必呢?

其实这个时候秦可情的乳腺癌已经很严重了,表现为乳头血性溢液等,所以经常换衣服,秦可卿到这个时候也没有告诉医生,即便是告诉了医生,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病。

最后乳腺癌慢慢出现了转移性症状,就是红楼梦中秦可卿的表现,有气无力,呼吸困难,气色不好,身体日况愈下,进入了晚期。

6、乳腺癌到了晚期,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大概也就活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秦可秦得病到死亡恰恰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像那个医生说的,秦可卿的病是被耽误了,如果开始好好治疗,也许还能活个十多年没啥问题。

红学又一重大发现,六大证据确凿,秦可卿是得了乳腺癌死去的

其实啊,秦可卿得了什么病也不是很重要,曹雪芹想说明这么三个原因。

1、兼美情和淫的她,被警幻仙子收入了薄命司,同时将这样一个悲剧,以病魔突袭的方式离去,暗示天有不测风云啊!也说明贾府会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抄家而大地变白茫茫真干净。

2、秦可卿这么年轻,曹雪芹也打破了生老病死这样的自然规律,来了一个无中生有的神话传说。这就是梦和幻,秦可卿不死,红楼梦就没法继续,因为秦可卿和贾宝玉有了关系,往后的故事要写贾宝玉和林黛玉,所以秦可卿必须死,这是是文学体现方式,也是小说人物命运安排。

3、通过秦可卿这样的病,曹雪芹植入了古代医学和传统中医,也是这本百科全书的一个亮点,极具文学性和含金量,同时,以秦可卿的死引出一场风光的葬礼。

红学又一重大发现,六大证据确凿,秦可卿是得了乳腺癌死去的

秦可卿死于乳腺癌,书中没有提到,那个时候或许还没有这个词语,但是从秦可琴的各种表现,结合现实情况来分析,这一切都不是空穴来风,红楼梦本就是一张网,它网住了所有的遐想和梦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红楼梦这本书海纳百川,可以容得下任何文学的绽放和猜测的解释,这就是万花筒的道理,可以说是千花齐放,万家争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乳腺癌   红学   征状   雌黄   西施   红楼梦   证据确凿   晚期   美文   什么病   药物   也就是说   古代   医生   原因   关系   方式   发现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