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大发现,林黛玉、薛宝钗判词有了新解释,金簪雪里埋大有文章

在《红楼梦》这本书中,有一种写法叫做“合身法”,什么意思呢?就是把两个人合在一起写,比如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

红学大发现,林黛玉、薛宝钗判词有了新解释,金簪雪里埋大有文章

第五回有一个判词,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上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

然后有四句诗:

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是典型的诗情画意,曹雪芹工于绘画,又擅长诗词,同时用这样的诗来蕴含《红楼梦》人物的结局,后人叫做判词。

这首判词的大致意思很明确,用了两个典故,引出两个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用两句话写了两个人的结局,分别指林黛玉和薛宝钗,二人合用一个判词。

别的暂且不谈,今天就说说薛宝钗的这一句判词——金簪雪里埋。

薛宝钗出生在皇商家族,是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完全符合传统的审美观念和封建妇道标准,就美貌来说,如同杨玉环一般丰韵,才情来说不亚于李清照,有着贤妻良母、三从四德的品德,冷冰冰的如同封建礼教。

金簪雪里埋。这五个字似乎掩盖了薛宝钗的结局,曹雪芹所写的红楼不全,后40回丢了,可能结局过于悲伤,警幻仙子和一僧一道看不下去了,就收回了薄命司。

红学大发现,林黛玉、薛宝钗判词有了新解释,金簪雪里埋大有文章

高鹗续写的时候进行了褒奖,用封建礼教和传统思想促成了金玉良缘,把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之盟扼杀在红楼,把薛宝钗这个封建女性的代表嫁给了贾宝玉,怀孕后,贾宝玉考中,中了第7名后离家出走,当了和尚,薛宝钗孤苦终生,后续之事不再详谈。

金簪雪里埋。字面理解,金簪代表宝钗,看似薛宝钗冻死在了冰天雪地里,其实这不符合逻辑,薛家本没有牵扯到什么,那时候还有产业,完全贫穷不到连衣服都没有,冻死在冰天雪地,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薛宝钗爱到深处,去找贾宝玉,遇到了严寒冰雪,在大东北冻死了,也有可能,万一贾宝玉下了江南呢?哪来的雪,所以说不同。

对于这一句判词,脂砚斋这个人有句话说:

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

脂砚斋说了,没有这么简单,绝不是这样的解释。

那么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

先这么看,把这个判词的最后两句话倒过来念,就是:

埋里雪簪金,挂中林带玉。

啥意思呢?

没理学攒钱,挂中林黛玉。

红学大发现,林黛玉、薛宝钗判词有了新解释,金簪雪里埋大有文章

当时画上有两株枯木,那就是摇钱树,很多的人想着不劳而获,从春天到冬天,都在梦想着树上掉金钱,日日盼,夜夜想,最后都想着攒钱,王熙凤最贪,贾府的人都喜欢钱,因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寸步难行。

唯有林黛玉,看淡了这个世界,不在乎金钱和名利,只求思想上的自由和灵魂上的追求,最后不适合封建社会大师所趋,被大树挂住了,丢掉了性命。

薛宝钗家里有钱,金簪随意丢掉,下雪的时候就被大雪覆盖,不下雪的时候就暴露给世人,可是世人觉得摇钱树都枯萎了,哪来的金子,于是再也没有人去寻找摇钱树了,薛宝钗一想,人生到了这样的地步,钱也无所谓了,爱情也没有了,好姐妹林黛玉也走了,一时想不开,拿着金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钱这东西真不好,尤二姐也是被金子害死的。

薛宝钗是自杀的,这是她的结局,要问为什么,没有理由,都是金钱惹得祸,看来薛宝钗还是比较贪财,是个现实派。

从红楼思想来说,着两株枯木其实是封建礼教和封建统治,是当时末世的毒,这样的世俗让这两个美人葬送了性命,最后落了个大地一片白茫茫真干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判词   红学   寓意深远   大有文章   红楼梦   封建礼教   枯木   玉带   摇钱树   冰天雪地   金子   美文   性命   封建   红楼   世人   结局   金钱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