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如何过端午节的,风俗形式多样,曹雪芹四回提到端午节

端午节作为重要传统节日,粽香弥漫,柳意浓浓,龙舟过江岁月留。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百科全书,传统节日几乎都出现了,作者把中秋、元宵、春节和端午写在了书中,用不同的文字语言艺术表达对传统习俗的褒奖和传承。

红楼梦是如何过端午节的,风俗形式多样,曹雪芹四回提到端午节

端午节的形成是一种文明的进步,有着深渊和神缘,历史悠久,神话色彩很浓厚。

起初的端午并不是为那一个人而设定,所谓中天,就是正中、年中之意,从这时候起,时光慢慢走向了仲夏,农民开始忙碌了,端午可以说是每年上半年最后一个重大庆祝活动。

后来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祭山祭水转向了祭人,便有了缅怀屈原的说法,这是一种民族爱国的的精神内涵,也是思想发展的人类文明真谛。

而粽子的发展就像原始人穿衣服一样,是美食的另外一种制作方式,饮食烹饪技术的发展也是文明的一大缔结,粽子从赤裸的粮食转化为拥有艺术的外装,是一种进步,尤其是龙舟,表现了人类征服自然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这种造船技术和龙型船的美感演变为精神世界的享受和释放,从而演绎比赛,的确是富有一定的文明启迪。

红楼梦是如何过端午节的,风俗形式多样,曹雪芹四回提到端午节

久而久之,端午节被赋予了时代感、艺术感、思想感和民族感,成为了一大传统节日,被几千年的历史所记忆,徜徉在文明的天河不断诉说沧桑。

红楼梦中几次提到了端午节,因为红楼梦的历史背景是清朝,当然不能确定,但是从当时的一些生活习惯来分析,主要写得还是北方的情景,所以赛龙舟就不曾出现,端午节在一定程度验证了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最起码人设和地域是北方。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的时候,就提到了一种药材冰片、麝香,从贾芸贿赂王熙凤说起,引出端午节,说到:

凤姐正要办端午的节彩,采买香料药饵的时节。

贾芸的聪明暂且不说,就说北方过端午节的习俗,从这里可以看出,北方的端午节在红楼梦中以香料做成的荷包为代表,寓意祥满,驱逐蚊虫,都会薰雄黄,插柳等,再就是五彩丝线妆手腕,这样的习俗至今也在流传,红楼梦中制作想念作为端午节礼物是一大特点,从贾府这一举动可以联想到当时社会的习俗。

到了28回的时候,贾元春给贾府的群芳送礼物,其中就有宫扇,贾宝玉也有,可惜被晴雯浪费了。

晴雯为啥死了,折扇就是要被砍头的啊,宫廷之物岂能随意折断,曹雪芹把晴雯折扇放在端午前后写,深意很明显,暗示晴雯的结局。

这一行为贾宝玉是保不住的。

红楼梦是如何过端午节的,风俗形式多样,曹雪芹四回提到端午节

送礼物和送宫扇这个其实并不是什么习俗,而是一个习惯。这是自然条件下的一种必然,端午过后,天气热了,送个扇子在情理之中,但是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俗。

当然贾元春还送了红麝香珠两串。

除了以上,红楼梦在第三十一回、六十二回和六十三回都提到了端午节的习俗。

其中就有端午节聚餐,在门上插柳,给孩子的手臂佩戴手工织物,比如今天甘肃省庆阳县的香包就很出名,除了美观外,更深的就是辟邪和消灾,现在人不佩戴了,被利欲充斥的心理老想着黄金和钻石。

当然红楼梦中还有斗百草等游戏,属于丫环门庆祝端午的一大习俗。

有人就会问,那么红楼梦中的人端午节吃粽子吗?

红楼梦是如何过端午节的,风俗形式多样,曹雪芹四回提到端午节

这个是肯定的,林黛玉说:

大节下怎么好好地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恼了不成?

这句话的背景是晴雯和贾宝玉闹矛盾后,林黛玉说的,大家都知道,贾宝玉的生日没有明确说出了,但是仔细推敲,就是4月下旬的时候,晴雯折扇也是在这个时候,而且吃粽子是林黛玉说出来的。这一切又想说什么呢?

晴雯、林黛玉和端午节有何联系,难道林黛玉真的是投江而死?晴雯为何折扇后受到了惩罚,宫扇为何被晴雯折断了?曹雪芹为何在前60回一半的的时候重点写端午节,这岂不意味着红楼梦是120回左右,印证了中天。

红楼梦是如何过端午节的,风俗形式多样,曹雪芹四回提到端午节

中天也寓意终端和中断,贾府过了元宵后再无辉煌,过了端午后深度迷茫。最后到了冬天,大地一片白茫茫真干净,无力过年,从此轮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红楼梦   端午节   香包   龙舟   中天   折扇   麝香   形式多样   传统节日   梦中   粽子   寓意   端午   美文   习俗   风俗   红楼   艺术   曹雪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