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帘外桃花,帘内佳人

林黛玉是天生的诗人,诗人穷而后工,她的忧愁与病痛化为了诗人的敏感。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到六十九回,作者偏离了一向的行文路线,转向集中讲述尤二姐、尤三姐的故事。这六回几乎是尤氏姐妹的专场,连宝黛二人都出场甚少。转眼风流云散,曹公又回到了那个青春王国,举行诗社的最后一次盛会。

林黛玉:帘外桃花,帘内佳人

曹雪芹铜像 纪峰作品

箕裘颓堕皆从敬,造衅开端实在宁。百年国公府赫赫扬扬,当其表面的光鲜被撕下,内里尽是不堪。而六十四到六十九回,正是宁府父子兄弟聚麀、长幼无序的集中描写,外人眼中的宁国府,已是只有门口两个石狮子干净。豪门的衰败首先在家风,贾府族长贾珍已是如此,贾府之衰可想而知。几扇角门从来隔不断大观园与外界,因此,即使是前八十回中最后一次诗社活动,也隐隐笼罩着乌云浊雾。

本回开头归结了尤二姐的身后事。成婚时另买新宅,下葬时不入家庙,尤二尤三这对姐妹生前为风流所误,死后便一片孤凄。送殡亦是寥寥,二姐成婚时家人上赶着“如一盆火”,尤老娘“十分得意”,此时看来,无限唏嘘。

发放丫头属于大家族中的惯例,并不同于后文中的抄检,但已埋下诸芳流散之意。外头小厮到了年纪要娶妻成房,求指配里头的丫鬟。鸳鸯发誓,琥珀生病,而那些发放了的丫头,出门嫁人,“沾了男人的气味”,她们的芳华即将褪去,未来将是“某某家的”,然后是“某婆子”。甚至她们也许还不如夏婆子们,毕竟等她们到了夏婆子的年纪,贾府大厦已倾,她们只是颓墙碎瓦里的砂砾。

“冷遁了柳湘莲,剑刎了尤小妹,金逝了尤二姐,气病了柳五儿”,四句句式一致,简洁明了,交待前文,“了”字与第一回中《好了歌》遥遥呼应。好即是了,了即是好,人间种种,最后不过都落得一个了字。宝玉此时为四人情色若痴,语言常乱,似染怔忡之疾,也为抄检大观园后宝玉的反应作伏笔。更远的,三春去后诸芳尽,宝玉终将在痛苦中彻悟,从此悬崖撒手,在白茫茫大地上独自前行。

尚未彻悟的宝玉还能以声色警之,正如几年前的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怡红院一大早便能闹到一处,四人裹在一处乱滚对抓,此情此景发乎人物本心,一片天然,众人看惯,即便是怡红院外的人来了看到,不过也只是笑上一场。然而这一场戏耍落在有心人眼里,晴雯“葱绿院绸小袄”“红小衣”,麝月“红绫抹胸”,此番细致描摹,知情者道这是天真烂漫,有心人眼里便成了妖娆香艳,必然引来谣诼诟谇。此时晴雯与芳官尚能无忧无虑、自在嬉闹,做着一辈子也不出这门儿的幻梦,这是她们最后的春天了,这一年的秋天她们双双被逐,一个抱屈夭风流,一个斩情归水月。

林黛玉:帘外桃花,帘内佳人

同在幻梦里的少年兴兴头头出门去看好诗。第五十回雪下联句之后,诗社已经搁置了一年。起社毕竟只是闺阁取乐,并不当作正经事情,便习惯了给各式各样的理由让路。五十三回草草收拾,道一句“诗社之日皆未有人作兴”,之后一年,十几回的篇幅,更是连诗社二字都未提起。可笑湘云强以起社在秋天不应发达来解释,把海棠社改作桃花社,企图借初春生发之气鼓舞,也不过是美好而虚无的愿望。

果然,所谓的“万物更新”“皆主兴盛”并没有给诗社带来任何生机。桃花社一波三折,终未作成,而作者在这一波三折之中,下笔极有层次。

欲抑先扬,便先写万物逢春。一卷《桃花行》风流情致,直令宝玉堕泪。作者又出奇文,让宝琴假充作者,宝玉断乎不信,宝钗竟为宝琴帮腔,黛玉未发一言,是前文中从未有过之情形,真是奇想妙想。这一段文字着实有趣,是写二玉两心相知,呼吸与共,宝玉深知黛玉愁肠,所以并不称赞诗作,只是滚下泪来,此泪不为诗而流,却为黛玉而流。又是写钗黛金兰之契,这两位灵魂高洁的女子,她们的友谊也同样高洁,若有一丝嫌隙,宝琴岂能在黛玉的著作权上玩笑,而黛玉竟不置一词?

众人议定三月初二起社,改“海棠社”为“桃花社”,林黛玉为社主。眼看众人皆有兴致,这一社必定兴旺,作者便连出两件琐事将诗社打断延期。拟题之中王子腾夫人来访,姑娘们自然要去请安。第二日又是探春生日,众人亦要相陪,便将诗社延至初五。

林黛玉:帘外桃花,帘内佳人

桃花社本是黛玉一首《桃花行》引起的一时之兴,两番打断,这兴致自然淡了许多。但这些女孩子毕竟是诗人,自有莲社雄才,欲效东山雅会。当日凤姐生日,虽未成社,李纨尚且一本正经怪宝玉忘了社日私自出门,桃花社既已大张旗鼓,虽然延期,却绝无取消之理。

因此,曹公使出杀手锏,贾政一封书信寄到,宝玉便没了游玩戏耍的心思。自三十七回贾政点了学差出门,已是数年未归,宝玉度过了几年的自由时光。如今一朝归来,宝玉自然要临时抱佛脚,“无事忙”成了“有事忙”。即便如此,以宝玉之性情,若是正经开社,宝玉未必就肯专注课业,错过诗社,然而黛玉却不肯令他分心,故意装作不耐烦,硬生生拖过了社期。诗社诸子人人竞做枪手,大观园中一群临帖狂人,其中,黛玉显然是最佳助攻。

人人当枪手、宝玉苦用功的气氛大约只维持到三月底,但起社作诗的气氛已经彻底磨灭。宝玉恢复了日日游荡的生活,也无人提起桃花社。大约桃花已尽,诗兴都随桃花去。大观园中最后一次诗词大会,已经是柳絮漫天的暮春时节。前八十回中的最后一个春天,一如桃花,一如柳絮,都是任意随风飘散之物。

前有《葬花吟》,后有《桃花行》。

同是伤春,《葬花吟》伤而痛,《桃花行》哀而伤。《葬花吟》因事而作,因而情绪激昂如《天问》。悲愤出诗人,燕子无情,冷雨敲窗,风刀霜剑之下,自己何尝不是一朝漂泊的命运?西厢牡丹的词曲犹记心头,“独倚花锄泪暗洒”,这一趟还泪之旅才刚刚开始。此时的黛玉尚在爱情里犹豫迟疑,在试探里寻找结果,可是每一次试探势必留下伤痕。

林黛玉:帘外桃花,帘内佳人

经历了诉肺腑,结过了金兰契,自觉眼泪比从前渐少,黛玉彻底懂得命运无常,阻断前途的,无非是“薄命”二字。纵为知己,奈我命薄,命运固不可改,余生便是无可奈何。《桃花行》写桃花,也是写自己。帘外桃花,帘内佳人,本来就是一体。

犹太哲学家布伯在《我和你》的开篇中说:“世界,对人来说有两重。因为人的态度有两重。人的态度有两重。因为人能说的基本词有两重。”世界的本质是关系,当客体仅仅是“我”实现目标的工具时,“我”与客体便是“我和它”;当“我”把客体看作关系中的主体时,这种关系就是“我和你”,一切是活生生的。“我”视世界为“你”,“你”视我为世界。

林黛玉是天生的诗人,诗人穷而后工,她的忧愁与病痛化为了诗人的敏感。一朵落花,一帘秋雨,俱是诗情。她把自身的情感赋予天地万物,万物便都成了诗,《桃花行》便是最好的体现。

前十句将帘外桃花与帘内佳人反反复复并提,正是桃花即佳人,佳人恰桃花。帘外东风柔和,桃花盛开,帘内佳人晨妆正懒。花欲窥人,看不分明,帘内人已是瘦比桃花。人与桃花,在物理上仅仅相隔一帘,而在精神上,她们早已是一体。桃花自能同情,花与人惺惺相惜。春色伤情,诗人走出湘帘,独自观花。一身红裙立在桃花林中,人与桃花已不可分。桃花新红,桃叶凝碧,一片桃林,如雾如烟,颜色烘楼照壁,如云锦烧破。诗人从花影模糊中回归现实,却在洗脸盥漱中有更多体悟。胭脂鲜艳,是桃花,却也是血泪。泪自长流花自媚,黛玉这一场为还泪而来的爱情,泪水未绝,生命仍在继续,泪眼易干,便是生命走到尽头。泪已干,春已尽,花憔悴,人憔悴,花飞人倦,正是生命的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也是《葬花吟》里的“试看春残花渐落”,红颜老死,惟余寂寞帘栊空月痕。

桃花易落,佳人命薄。这个春天最后的桃花,如此颓丧的《桃花行》,终究未能引出桃花新社。而即将到来的柳絮词,也不过是偶然一聚,然后像柳絮和风筝一般,飘飘摇摇,各自散去。

文字整理:文中子

(文内犹太哲学家布伯的观点,来自红迷如贝衔珠的分享)

林黛玉:帘外桃花,帘内佳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穷而后工   大观园   佳人   宝玉   犹太   桃花   诗社   客体   柳絮   美文   文中   正经   万物   诗人   两重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