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挖参人为什么离不开“梭拨棍”?原来它是多功能的利器

长白山挖参人为什么离不开“梭拨棍”?原来它是多功能的利器

(挖参人的梭拨棍。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长白山中挖参人手中的“梭拨棍”是什么神秘武器呢?凡是描写长白山挖参人的故事,总要提到他们手中的“梭拨棍”,就好像孙悟空手中的“如意金箍琅琊棒”一样。

这比喻还真差不多。对于在长白山中的挖参人来说,梭拨棍真如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一样,须臾也不能离开。

★梭拨棍,就是挖参人的趁手木棍

长白山区木头多,弄根木棍非常容易。挖参人、放牧者,手中常常拄着一根木棍。但是两者的用途和爱惜程度天壤之别。

长白山挖参人为什么离不开“梭拨棍”?原来它是多功能的利器

(挖参人的梭拨棍。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放牧人手中的木棍叫赶牛棍。长白山中的放牧人一律用赶牛棍,草原上的皮鞭在密林中耍不开。牧人用木棍一是上山下坡做拐杖用的,二是用来驱赶牲口。三是用以和可能遇到虎豹狼熊搏斗。回到家中就可以随便扔掉。放牛棍的的特点是随手折,随时用,用完随时扔。

挖参人的梭拨棍则非常特殊。它是挖参人在树林中精选的木棍,一般选用木质硬、韧性大的鸡蛋粗细的直挺的柞木和水曲柳的小树干做成。它的粗细长短没有固定的尺寸,而是以趁手为标准。用棒槌伙子的话说:梭拨棍是用具,不是好看的“看货”。所以,它的长度多是主人的多半个深体高,或者过肩,或者齐眉,但绝对不会比人高,更不会低于肩头。总之趁手为好。

★梭拨棍的名字是满语吗?

长白山挖参人为什么离不开“梭拨棍”?原来它是多功能的利器

(挖参人的梭拨棍。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有人说,梭拨棍是满语名字的音译。因为在长白山中采挖人参的鼻祖是满族人。他们从明朝开始大量采挖人参和明朝进行边境贸易,以换取生产生活用品。尤其是明朝末年,长白山人参是东北女真族(满族前身)的支柱性经济来源。特别是努尔哈赤,全靠挖人参才积攒下招兵买马起事的资本。因而,说梭拨棍的名字是从女真族传下来的可能性极大。

但是我采访过很多林区的老满族人,他们解放前都属于女真族各个支系。他们对梭拨棍的发音并非像我们现在说普通话一样标准,但基本都是梭拨棍、苏不棍、索宝棍、苏扑棍的发音。基本意义就是木棍、棍子、挖参人的棍子等。只有个别的老满族人说梭拨棍含有“防身、拨草、寻参、探宝”的含义。

长白山挖参人为什么离不开“梭拨棍”?原来它是多功能的利器

(挖参人的梭拨棍。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尤其是明朝末年,东北的生产力和经济十分落后,因而不断有人进长白山采挖人参。他们不仅有老女真族人,更有朝鲜人和蒙古人。到了清朝建国,大清王朝为了防止外族人进入“龙兴之地”的长白山掠夺人参资源,破坏长白山的风水,所以,从皇太极时起,一直到康熙年间,围绕长白山修筑了浩大的“柳条边”工程——挖沟筑墙,栽植柳条,开设边门,盘查行人,缉拿“闯边”者。那时进入长白山密林的挖参人的防身工具,就是木棍,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梭拨棍。

★梭拨棍经过了几百年的流传,已经带有宗教色彩

自大清顺治年间顺治皇帝下达“辽东招垦令”后,一批批的山东人陆续掀起了一波波的闯关东潮。于是,梭拨棍开始成为众多的闯关东挖参人的必备工具,甚至有了宗教式的意念加持。这种意念加持就是:防身、辟邪、拨草、寻找人参、万事如意。

长白山挖参人为什么离不开“梭拨棍”?原来它是多功能的利器

(挖参人的梭拨棍。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所以,挖参人对梭拨棍的依赖和爱惜感情也与日俱增,带有迷信意味的宗教色彩也越来越浓郁。

第一,他们在制作梭拨棍时,已经不再像放牛人那样随意而为,而是注重选拔梭拨棍的材质——坚硬、柔韧、吉祥,即树木的名字要含有吉利、吉祥的意思。

第二是注意对梭拨棍精打细磨,再不会像牧牛人那样顺手折一根趁手的木棍就可以了。凡是梭拨棍都要剥掉树皮,削掉疤疖,打磨光滑。

第三,既然带有吉祥的挖参人意念的加持,那么就可以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所以,我在长白山中经常看到老挖参人世家的梭拨棍,都是呈现紫红或者黑红的颜色,整个木棍外边都有一层包浆,那是一代代挖参人手上的汗渍所滋润。

长白山挖参人为什么离不开“梭拨棍”?原来它是多功能的利器

(挖参人的梭拨棍。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第四,它既然加持了挖参人驱蛇、辟邪、找参的意愿,那么本身就有了宗教法器似的装饰。我曾看到挖参人传世的梭拨棍上端都有一个小孔,孔洞中穿过一条兽皮筋,兽皮筋上穿着四枚或者六枚铜钱。象征“六六大顺”和“四季平安”或者“四方来财”的意念。

因为梭拨棍的主要作用是挖参人用来寻找人参,所以,它叫“索宝棍”也是实至名归。

★梭拨棍有哪些作用?

在长白山区工作的几十年间,我曾多次采访长白山中的挖参人,并且多次跟随他们进山挖人参,因而,对梭拨棍的用途体验极深。现将体验与读者分享。

扶持身体:挖参人寻找人参需要在山林中不断上岭下坡地跋涉,梭拨棍能随时支撑在地,是运动中经常失去平衡的身体最大的扶持。俗话说,三条腿就比两条腿强。或者说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长白山挖参人为什么离不开“梭拨棍”?原来它是多功能的利器

(挖参人的梭拨棍。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拨草寻参:挖参人的使命就是寻找人参。而人参生长在百草丛中,很难发现,尤其是没有红榔头的夏季和晚秋,人参植株混迹于荒草丛中极难分辨,需要挖参人耐心地用梭拨棍拨动草丛,耐心寻找。这种拨草寻参(shen)的作用,是其他工具无法替代的。

驱蛇打兽:长白山密林,是野生动物的世界。尤其是过去人烟稀少的时候。在密林中遭遇狼虫虎豹乃寻常之事。挖参人有梭拨棍在手,就会平添勇气。挥动木棍驱赶毒蛇猛兽,既顺手又得力。

排棍度量:棒槌伙子寻找人参是团队作业。人们需要拉成横排,像用木梳梳头一样整个团队齐头并进的横排推进。人与人最合适的距离是一梭拨棍。所以,寻找人参又叫“排棍”。

敲树震山:立秋之后的长白山中,一旦你走进密林,就能远远地听到梆梆梆的敲树声,那是棒槌伙子在用梭拨棍敲打树干,即敲树震山。

长白山挖参人为什么离不开“梭拨棍”?原来它是多功能的利器

(挖参人的梭拨棍。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长白密林中到处都可能潜伏着毒蛇猛兽,说不定就有老虎、豹子、野狼、狗熊、野猪等猛兽趴卧在前方不远的草丛中。一旦遭遇它们,危险极大。所以,“遭遇了打跑,不如提前吓跑”。因为任何猛兽都害怕人,所以,一旦听到动静,它就会立即躲开。即便是毒蛇隐藏在草丛中,它虽然是聋子,但它预知震感的能力超常。所以,只要你敲打树木或者跺脚引起的声波震动,会让蛇迅速逃开。这就是打草惊蛇的意思。

★挖参乐器:挖参是个既艰苦又寂寞的活儿,老把头和行业规矩要求你不能乱说乱动,更不能扯着嗓子唱歌唱戏发泄情绪。但梭拨棍却能制造出动人的打击乐声。如有节奏的敲树。

特别是发现人参需要喊山时,棒槌伙子常常伴有:“戳棍”动作,譬如发现人参者会在高声爆号的同时把梭拨棍往地上猛力一墩,口中喊着“棒槌”!棒槌伙子要立即祝贺,纷纷向地上一墩梭拨棍,口中喊着“快当”!老把头接着要问:“什么货”?同时一墩梭拨棍。发现者高兴地高喊“五品叶”!老把头再喊一声“拿着”!

长白山挖参人为什么离不开“梭拨棍”?原来它是多功能的利器

(挖参人的梭拨棍。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这一套喊山程序语言简短,节奏感极强。伴着棒槌伙子手中的梭拨棍在地上一墩一墩地,梭拨棍上方的铜钱就会有节奏地哗啦哗啦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密林中,就像一通激动人心的打击乐,动人心弦。闻之让人精神一震、心胸一宽,闷气一畅。

如上描述,便是对长白山中挖参人所用的梭拨棍的神秘色彩的解密。作者简介:王天祥,山东青岛人,高级记者、作家,出版长篇小说、旅游文学、报告文学、历史文化、旅游文化、诗词赏析、企业管理、市场分析、成功学、人才学等各种专著42部,撰写电视剧200多集,创作历史、文化、风光、纪实等专题电视片数十部,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发表网络文章千余篇。)

长白山挖参人为什么离不开“梭拨棍”?原来它是多功能的利器

(挖参人的梭拨棍。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长白山   女真   满族   毒蛇猛兽   明朝   棒槌   牧人   木棍   密林   草丛   人参   图版   意念   利器   美文   手中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