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莫言

大家好,我是莫言,这是我新近开设的一个公众号。我想先用一段视频,带大家了解一个更加全面的我,以及我开设这个公众号的原因。

接下来,每周一晚上10点,我都会在这里发布两条图文。头条,我会发布我的一些文章,二条,会发布一条音频。同时,我也想多多向年轻人学习,欢迎大家常来做客,多多沟通。


2008年的大夏天。中国作家莫言,正斜躺京城寓所凉椅上,闲适自在地接受西班牙《国家报》的采访。

当被询及,中国本土作家,何时也能摘得中外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时,他突然面色凝重,摇着头陷入沉默,又似乎在搜索名单。片刻后,郑重地回答说:

“这个荣耀,我们应该还要等个100年吧”

岂料,仅仅四年时间,2012年10月11日,正在高密老家电视机前“葛优躺”的莫言,很错愕地接到这个从瑞典上空掉下的顶级馅饼。


真实的莫言


从这之后,莫言,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主的名字也被更多人知晓。

01

莫言的童年是在饥饿和恐惧里度过的。

1955年的中国,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那时举国上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饥荒,人们在缺衣少食中艰难度日。

正是在这一年,莫言出生在了山东高密的一个小乡村里,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


真实的莫言

▲莫言父母


莫言后来回忆说,他的父亲一年到头都扎在田地里劳作,可是那么大片土地却始终颗粒无收。

没有粮食,吃不上饱饭,是莫言童年里最深刻的记忆。为了吃饱饭,他早早地就辍了学。帮着父母做农活 、放羊。

他经常揣着一个馍就出去放羊,忍着饥肠辘辘,在田地里待一整天,只为了让羊吃饱。因为那是全家的希望。

可苦难的日子,困难像商量好一样扎堆来。

穷,吃不饱,早早辍学对莫言来说尚可以忍受。最让他牵挂的是他的母亲,母亲身体不好,他整日担惊受怕,害怕母亲在这穷困的日子里会熬不下去。

他每次出门后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找母亲,看到母亲的身影才会放下惴惴不安的心。

苦难的日子,熬着熬着就过去了。

深入田地间的那些年,他享受着自然,用心感受着普通小人物的平常生活,为日后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家乡高密,苦难的岁月,广阔深刻的人性,这是莫言写作的初心。也成了日后他作品的基调。

02

莫言文学梦想很早就有了。


小时候,莫言喜欢听故事也喜欢读书,经常冒着被家长惩罚的风险读书,他还推磨换书看,推10圈磨才能看1页书。


“先读小人书,后来读长篇小说、历史小说,读多了之后就会想,既然作家是一种职业,那么我能不能行呢?文学梦想就此产生了。”


想当作家的念头,也起源于饥饿。


当时,莫言的邻居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回家做农民,经常和他讲到作家的事情。从他口中得知作家很富裕,一天可以吃三顿饺子。


莫言就问:“叔叔,我成为作家,是不是也可以一天三顿吃饺子?”


那人告诉他没问题,他就更加笃定了这个想法。


真实的莫言


真正命运的转折点,在1976年2月,莫言应征入伍。


入伍时,他背着一套《中国通史简编》,买书的钱是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换来的。


带着这套书,在军旅生涯中莫言走上了写作之路。


参军5年后,他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又发表了一系列中短篇小说。


再之后,1984年,29岁莫言拿着自己的小说,来到了北京。


真实的莫言

▲1987年夏的莫言


“那时候学校主要采取了讲座式的教学模式,给学员留足了时间去创作,但因为历史原因,我们中的很多人语文基础,比如训诂,是有些薄弱的,所以面临着先写小说后识字的过程。”


刚到北京时,为了写作熬到半夜没有东西吃,就吃大葱喝热水,为了弥补知识上的缺憾他一直努力学习,经常看书到半夜。


好在,现实生活中,日子虽苦,但莫言终究是找到了方向,在既定的方向走了下去。


20多岁的莫言,也如愿把小时候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距离他特别想成为的人越来越近。


03

真实的莫言


莫言第一次感受到灵感的袭来,是在1984年写《透明的红萝卜》的时候。


“那天早晨,红日初升,天地间一片辉煌。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一个身穿红衣的丰满女子走过来,她手里举着一柄鱼叉,鱼叉上叉着一个闪闪发光、似乎还透明的红萝卜……这个梦境让我感到很激动。


我坐下来奋笔疾书,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写出了小说的初稿。”


这部灵感催动下写出的《透明的红萝卜》横空出世,此时30岁的莫言也一举成名。


真实的莫言


著名作家张洁看到《透明的红萝卜》后感叹说,“1985年中国文坛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出现了莫言。”


不久后张洁的话,就得到印证。


莫言《红高粱》发布后再一次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红高粱》把战争小说换了一种写法,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的时候,那个有很多旧有文学观念严重束缚作家头脑的时候,这样的小说出现,应该还是有一定的震动性。”


在之后,就是《生死疲劳》《丰乳肥臀》《檀香刑》《酒国》等一部部作品。


这些作品国内外获奖无数,成为了莫言文学路上一座又一座的高峰。


正如莫言所说:“一个作家一辈子其实只能干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血肉,连同自己的灵魂,转移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莫言写了40多年,写人性,写故乡,写时代,他把自己骨子里的所有东西都倾注到作品中去。

04

莫言说,如果你要了解我,不必读我的其他小说,只要读《丰乳肥臀》就可以。


真实的莫言


莫言写这部作品的本意是纪念他的母亲。可是,这部作品却惹起了极大的争议,带给了他无尽的烦恼。

小说面世之初,就因书名欠庄重,让莫言遭到了很多抨击。有些人甚至没有读过书里的内容,只因为直白的书名,就把此书视为洪水猛兽,说莫言有伤风化。

殊不知,书名是莫言刻意追求的一种喻意。

其实,莫言在写的时候,想着暂时先用用。可等到写完之后,他才惊觉书名与内容已经融为一体,其他的名字都不对了。

有朋友提醒莫言,书名要改。但莫言对于文学有自己的坚持。

在他看来,文学不在别人的眼里和嘴里,而在自己的心里

他固执地坚守着的那份对文学的纯粹之心,哪怕他早已预见了未来他将要面对的局面。

这场批判,砸掉了莫言的铁饭碗,他离开生活多年的高密。而这些强加给他的“罪名”,也超出了正常文学批判的范畴。

莫言后来回忆说,《丰乳肥臀》得奖那日,他就预感到了麻烦即将到来。

即便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也要坚守那颗文学之心。也正是如此,才成就了这样的经典。

莫言是孤独的,也是清高的。他从来只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他能看穿一切的人和物,但文字里仍然难掩悲悯和同情。

一代国人的苦难,女性的不易与伟大,人性的复杂多变。在《丰乳肥臀》里被他娓娓道来。

但因为内容不雅,少儿不宜而被抵制。即便盛名之下,也无缘于学生教材。

对此,莫言却很淡然。

他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因为凡事总要稍微留有欠缺,才能持恒。”

安静写作,对作品真诚,对文学坚定,对名利泰然。

莫言的成名之路,没有神来之笔,有的只是辛酸和坚持。他也不明眸善睐,因为真诚和纯粹的情怀更难得。

他不为市场妥协,不求快。他只想以最好的作品出现,哪怕晚一点也无所谓。

毕竟,人生是一场修行,选好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总有一天,你会看到属于你的风景。


如今66岁的莫言,在写作这件事上已经坚持了40年,写过的长篇小说累计11部,中篇小说27部,更有4部小说集,他的写作风格以“大胆新奇”著称,擅以幻觉现实主义融合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他的小说对中国文学界,甚至整个文学界来说都是有着特别的意义和影响的。


人物评价


从文学的标准来看,莫言起码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学奖了。因为90%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

——余华


莫言得奖,太棒了!最喜欢莫言的《生死疲劳》,他的小说充满方言,可以彻底看到村落的经验是如何给人充沛的生命力,最泥土的人就最国际。每回读莫言的小说,都会感叹,我不如他。

——龙应台


中国作家终于走进了诺奖行列,我觉得这不仅是莫言的荣耀,更是整个中国文学的荣耀,必将对中国文坛产生持久而广泛的影响。莫言是位非常优秀的作家,他的独特思维、艺术个性,都已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摘取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实至名归。

——陈忠实


莫言的作品植根于古老深厚的文明,具有无限丰富而又科学严密的想象空间,其写作思维新颖独特,以激烈澎湃和柔情似水的语言,展现了中国这一广阔的文化熔炉在近现代史上经历的悲剧、战争,反映了一个时代充满爱、痛和团结的生活。

——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评委会


莫言先生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以独特的写实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中国城市与农村的真实现状,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莫言先生的作品引导亚洲走向未来,他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旗手,也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

——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评委会


真实的莫言

这次,给大家推荐的这套《莫言经典收藏》莫言授权的全球唯一中文繁体字版,共12册,包含了《红高粱家族》、《四十一炮》、《酒国》、《檀香刑》、《秋水》、《会唱歌的墙》、《天堂蒜薹之歌》、《透明的红萝卜》、《生死疲劳》、《丰乳肥臀》、《十三步》、《蛙》

真实的莫言


《红高粱家族》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986年,是“莫言长篇小说全编”(修订版)系列中的一册。是莫言向汉语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奉献的一部影响巨大的力作,曾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和英美学界重量级期刊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的75年来世界四十部杰出作品榜单。

小说通过“我”的叙述,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我”的先辈们在高密东北乡上演的一个个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故事。“我”的先辈们一方面奋起抗击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一方面迸发出可歌可泣的传奇爱情,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在情感受到世俗规则压迫时陷入的冲突。

《檀香刑》给人一种穿行在现实与幻象之中的错觉。故事的地基架构在1900年戊戌变法前后、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德国人在山东强行修建胶济铁路的大背景上,而人物间跌宕起伏的恩怨情仇、色彩斑斓的民间故事、骇人听闻的血腥酷刑,又营造了一种富有原始神秘色彩的文学叙述氛围。正是在这种时而真实、时而魔幻的叙述中,小说呈现出一幅大开大合、活色生香的高密东北乡图景,活跃在这幅图景中的是一个个鲜活而立体的高密东北乡子民。他们上演的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反殖民抗争,那一段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还有那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猫腔戏,共同呈现了高密东北乡摇曳多姿的广袤大地。在极富想象力的夸张恣肆的语言建构之下的戏台上,关于痛苦、死亡、尊严、欲望、友谊、忠诚等一系列命题的大戏正在上演……

本书获得2002年首届“鼎钧文华奖”,台湾《联合报》“2001年十大好书奖”;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酒国》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反腐败题材长篇小说代表作,创作于1989年至1992年。因为“其思想之大胆,情节之奇幻,人物之鬼魅,结构之新颖,都超出了法国乃至世界读者的阅读经验”,《酒国》法语版荣获2001年法国Laure Bataillon外国文学奖;2004年,意大利语版荣获Nonino国际文学奖。

本书有三层叙述结构,第一层是书中角色中年作家“莫言”所著检察院特级侦查员丁钩儿进酒国调查地方官员烹食男婴一案,却无法逃离酒色陷阱,最终跌进茅坑淹死的中篇小说;第二层是与“莫言”信件来往的酒国博士李一斗创作的九篇短篇小说,从李一斗的角度讲述了酒国中一系列荒诞故事;最后一层是“莫言”与李一斗往来的信件,最终“莫言”亲临酒国与李一斗等人见面,并与自己笔下的“丁钩儿”一样不可抑制地接触酒色、开始堕落的故事。

这套书是记录莫言创作历程的较权威、较全面、装帧精美的珍贵资料,也是世人纪念收藏的不二选择。


另外,这12本书每本书都还有莫言题写的书名,加上全繁体字的内文,整套书的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真实的莫言

真实的莫言

《莫言经典收藏》是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首次独家授权给作家出版社的全球唯一中文繁体字版文集。所选篇目全部出自莫言之手,不论是每一部长篇的确定,还是每一篇短篇小说、每一篇散文的甄选,都是由莫言亲自选定的。


文集不但有莫言手写的十二本书名,更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奖章、奖证以及颁奖盛况及领奖照片


不但有莫言鲜为人知的十二张珍贵照片,还有每部作品背后的创作提要以及评论界的论赞。


这套《莫言经典收藏》的问世,填补了莫言获奖之后诺贝尔纪念版的空白。这套文集是收藏、记录莫言创作历程的最权威、最全面、最精美的珍贵史实资料,也是世人纪念收藏的唯一选择。

真实的莫言

全书由作家出版社首席美术设计师曹全弘亲自精心设计,由中华书局著名审稿人沈锡麟等六位专家审定。每本书附有彩插十二页,装帧精美豪华,是读者珍爱收藏和馈赠亲友最美好的礼品。

真实的莫言


真实的莫言


(欲得此书,请关注“淮阴语文”微信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诺贝尔   红萝卜   高密   亚洲   高粱   长篇小说   美文   中国   书名   文学奖   作家   母亲   真实   收藏   作品   小说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