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拾宝(散文)

海边拾宝

□戴官宝


在黄海前线当兵五年。因为驻地周围几十里没有集镇,星期天除了请假去最近的(也有十几里)六垛照相馆照张相外,其余想玩只能翻过海堤,去和大海亲密接触。在大海退潮时,海滩上会留下不少“宝贝”:“漂流瓶”、渔网上面“浮球”、失事船只上一些物品、更多的则是一些鱼和各种各样的小螃蟹。我和战友翻过海堤,去最多的一个离海堤几十米的我们称“外小河”的河道玩(外小河,是堤外小河的意思,因为堤里也有一条小河,都是修海堤挖成的)。那小河里面,是海水从来侵不到地方,全是淡水。外小河也成了保护海堤和防御敌人的一道屏障。里面的水,清晰见底,各种各样的鱼儿,游来游去。因为没有人捕鱼,它们繁衍后代特别多,成群结队,自由自在,游来游去。战友们都只是欣赏,从不打扰它。

离开黄海前线去越南打仗后,一直思念奉献五年青春的地方,她它现在变了没有?我们的防御工事还在吗?外小河里鱼还是那样吗?……2008年国庆节,儿子为了了却我的心愿,专门开车带我们全家去黄海边看看。我们一家五口沿着灌溉总渠南堤,一直向东,总渠河堤路那时正断断续续在修路,十点多钟才到总渠入海口。由于我们錯过了在六垛桥向北,与我们部队驻地方向走反了,而总渠入海口又没有大桥,只好沿着总渠南海堤一直向南。大概又开了近一个小时,被一条小河拦住了去路。我们停车后,大家翻过海堤。突然儿媳大叫:大鱼大鱼!我们定睛一看:在防浪石的外面,确有一条大鱼在跳动,我们一家快步走下海堤,向防浪石走去,防浪石外面海滩非常潮湿。大鱼离防浪石还有几十米,儿媳妇小心翼翼去把大鱼抱回来,约有八九斤。在河流入海口,淡水鱼随水流流入大海,它们不适应海水环境,被咸水呛昏了头,小鱼被海鱼吃掉,大鱼就会被海浪冲上海滩。一家人把大鱼当宝贝,争先恐后和大鱼合影留念。


海边拾宝(散文)


孙女见海滩上都是小动物大叫:“大手蟹!大手蟹!”原来一只蟹钳非常大的蟹,应叫招潮蟹。海滩上还有寄居蟹、滩涂魚、小海螺、文蛤等等。她就拼命去捉,这些小精灵,人还未走到跟前,它们就迅速钻进洞里,一大片小精灵瞬间没有了。但你走过去时,它们又迅速爬出洞,把孙女忙得来回跑,就是捉不到。这种海滩小动物,像是和孙女开玩笑一样躲来躲去。儿子去买块冰来给大鱼保鲜,顺便找饭店吃中饭,儿子回来后说,周围十多里没有饭店。渔管站人送一块冰给我们,并切割成几块,也不要钱,说送给我们在这里守卫几年海防的老军人及其家人。


海边拾宝(散文)


孙女看着这个战利品高兴得手舞足蹈。我对孙女说:“海边的宝贝不止这些贝壳、鱼蟹,还有更好的呢!”孙女激动地问:“爷爷,爷爷,好宝贝在哪儿?”于是我给她讲了下面的故事。

1963年4月,指导员在给连队上政治课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62年春天一个风平浪静的早晨,射阳县几条渔船出海打鱼。一望无际的大海,海鸥在头顶飞翔。这是多么好的天气,几个渔民商量:去远一点海面打鱼,应该能多打点鱼。于是他们向远处多划了一段路程,估计比传统的打鱼地点,远了十海里。

他们把拖网慢慢放入大海,全部放完后,几条渔船拖着渔网的纲绳,吃力地划着船,向岸边的方向努力前进。划着划着,几位渔民觉得网比每次沉得多,非常吃力,认为这次打鱼地点比每次远一些,可能是网里的鱼多一些吧。又划了几海里后,大家商量起网。几条渔船围拢过来开始收网,收网也不象每次那么轻松,收起一大半时,看到有不少鱼儿在挣扎、蹦跳,他们心里乐开了花。他们说,以后天气好,还到这里来打鱼。谁知网快收完时,发现网的最下面,好像有一个长圆柱形的铁疙瘩,铁疙瘩后面还有个小的尾巴。几条渔船上所有人一齐用力,才把这铁疙瘩拉上船。大家一看,谁都认不识,这铁疙瘩足有百十斤重。有人说丢掉海里去吧,这么重怎么弄回家。最后多数人坚持把这疙瘩拿回去。上岸后,他们把铁疙瘩放在两块船板上,用船上绳子拖着船板,缓慢地往回走。


海边拾宝(散文)


铁疙瘩拿回家后,引来了周围渔民围观,有的说,拿到供销社去卖废铁。也有的说:这铁疙瘩说不定是军舰上什么东西,也可能有用呢。渔业队长看后说,你们先不要卖,我去大队汇报,看看上面怎么说。当天下午,县武装部人员,在大队干部带领下,找到这几位渔民,了解情况和看过铁疙瘩后说:初步估计,这是外国军舰上的东西,要等专家鉴定后,才能知道是什么。随即让一个渔民用自行车,把铁疙瘩背到大队部,等专家鉴定后。后来专家鉴定:这是美国的军舰上,收集我们海防情报的“潜航器”,交军队有关部门处理,几位渔民也得到相应的奖励。

指导员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让我们这支以陆战为主的野战部队,转移到海防后,在战斗值勤、海防巡逻时,应根据海岸防御的特点,学习一些海防知识,注意敌特投放的各种潜航器,和各种侦察设备及“蛙人”。指导员接着讲:接到营部通报:昨天在我营六连防区,一队巡逻的战士,发现海水中有人“游泳”,头戴着头盔,身上背着一个“瓶子”,脚上有脚蹼。巡逻的战士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不知道是“蛙人”,私下议论:“游泳怎么游到这荒芜的海边,还带着这些帽子瓶子的”。后来才知道,是美蒋派出侦察我方情报的“蛙人”, 错失抓捕的机会。当年十月八号,在射阳河口抓到了一股特务。(见《“射阳河口捉特务》一文)。


海边拾宝(散文)


海边“拾宝”,这个“宝”就是敌人投放在海里,收集侦察我军情报的各种潜航器。对渔民来说,是常有的事,却让美军头痛不已。据报道我国鱼雷军工制造业,多数是靠中国渔民帮忙发展壮大的。1978年海南渔民捕捞一枚尚未爆炸的Mk46鱼雷,要知道这“宝贝”,在当时是美军最先进的反潜鱼雷呀!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中国军工如获至宝,有了这枚鱼雷做参考,一下子使我国鱼雷军工制造业,一步跨过二十年。渔民立了大功,也得到大奖。国家号召:全国沿海渔民捕捞作业时,要关注各种各样的潜航器,一旦捕捞到,上交给国家,国家会给予奖励。海南、浙江、江苏等地广大沿海渔民多次打捞到各种各样的潜航器。如连云港渔民张小子、程利松、盐城王锁等等都得到过国家大奖。据不完全统计沿海各省,共有91人受到国家的奖励。他们的努力,使我国国防军工得到极大提高,自己也得到高额奖金,后来广大渔民积极性更高。最近发展到,美军“无瑕号”测量船,前脚刚完成拖曳声呐布设,中国渔民后脚就将其打捞上来,并第一时间就上交国家。

孙女听了我讲的故事,沉思半晌:“美军真坏,跑到我们国家海里来!爷爷,他们没偷走大鱼吧?”全家人被她引得哈哈大笑。

2021年8月于淮阴

海边拾宝(散文)


作者简介:戴官宝,58年工作,当过兵,打过仗,干过公安,管理过公路。退休后,写点东西,乐一乐,留住记忆,留住乡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射阳   蛙人   海堤   入海口   海防   鱼雷   渔船   渔民   大鱼   军工   孙女   小河   疙瘩   美文   海滩   散文   海边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