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体化育人的一点思考

对一体化育人的一点思考


今天,有机会到县城几所学校走访,有一点点感受,随机记录下来。


在三中看到清新的校园,整洁的环境、严谨的入校流程、井然的教学秩序,感觉学校常规教学管理的规范和精细。进到班级,学生精神面貌让人为之一振,那些眼神都很明亮。与郑杰校长是故友,间歇谈了与学生有关的一些话题。郑校谈到:七年级是初中的一个入口,在这个入口迎接到的孩子们在很多方面还是达不到期望值的:首先是体质不佳,其次是习惯欠缺,还有基础薄弱的一些问题。郑校表现出内心隐隐的担忧,基于这种责任感,郑校组织学生进行军训,锻炼学生体能,规范学生习惯、磨炼学生意志,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我在想,难怪我看到的那些孩子眼神如此透亮,原因或许在此。


对一体化育人的一点思考


在育新小学东校,我们看到,虽然处于过渡期,一部分师生需要在这里办公和学习,但是他们仍旧将这里当成了家,教师节来临,走廊的文化区满满都是孩子们精心绘制的作品,表达对老师深情的祝福,教育往往就在就是在这不经意之间产生的。教室的窗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绘本,间休时刻,孩子们就拿来阅读,真是一件好事。走廊里经过的孩子不少在向你敬礼致意,赶紧回礼,教育的痕迹无处不在。景新校长回来了,他在为新学校建设奔波,脸上写满疲惫和沧桑。


在实验小学东校区,我们高兴的看到,短短时间,一年级孩子们上课的习惯已经非常良好了,他们上课认真、字写得很端正,最让我佩服的是,每一个一年级的老师基本功都是那么棒,难怪孩子们的字也是那样端正,这就是传承吧。一年级孩子处于小幼衔接期,正是老师们最辛苦的时候,她们的努力,所有人都能看到。


对一体化育人的一点思考


在红旗小学西校区,首先看到了校园东侧一长排的海棠树,初秋时节,海棠红得正艳,成了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进入教学楼被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老师们都在认真的上课,由于任务在身,不得不打扰老师工作,最深的感受,老师们会双手递过材料,然后礼貌的一句“谢谢!”看到这一幕的还有班里的孩子们。


在一中,看到了那么多认真授课的教师,随便听了几句,不得不佩服教师们授课的严谨和传道的热情,孩子们上课的状态果然好,自主学习积极性果然高,难怪从这里走出无数优秀的学子。和王校攀谈了几句,没想到,他知道那么多孩子的姓名还有和他们交往的经历,一个孩子知道校长对他的关注,这种力量或许我们想不到,教育者,果然需要一种情怀,大道至简。


对一体化育人的一点思考


在五中,看到了课上活跃的课堂气氛,孩子们学习的劲头十足,老师们很勤奋,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条件改善上学校想了很多办法,让人感到学校发展蒸蒸日上。上课铃响,班级里传来整齐的问候“老师好!敬爱的老师,祝您节日快乐!”下楼的时候,两个班的孩子们在上体育课,口号很响亮,很有气势。这是一所学校该有的样子。


回来的路上,我在想,在基层学校小学工作多年,但是,我们与初中学校的沟通却非常有限,在县内,这种沟通似乎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样是不是会出现教育断层现象的发生呢?正如郑杰校长所质疑的,小学教育到底给了孩子们什么?而站在初中一年的起点上,小学教育推送的孩子们是不是已经达到初中生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呢?这有必要引起重视和思考,在追求高质量办学的路上,结合我们的办学实际,是不是应该多融入中小学一体化办学的思考,加强中小学的交流和沟通,在育人目标上保持一致、在育人过程上体现渐进,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为孩子们终身发展负责并有实实在在的行动。还有幼小衔接、小幼衔接,小中衔接、中小衔接……甚至还应有后续的衔接。


衔接的当然不只限于课程衔接,虽然,有些东西无法进入考试和评价,但是那些不考试的东西实在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中小学   海棠   美文   严谨   班级   小学教育   校长   入口   习惯   初中   老师   孩子   小学   学校   校园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