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与谁交往,都要有相应的边界感

当父母对你严加看管时,当另一半随意侵犯你隐私时,当朋友以人情对你道德绑架时,你是否也会冒出这样的念头:被冒犯了。

无论与谁交往,无论是何种关系,都不能随意。即使关系真的密切,也要注意,有的地方不能碰,有的地方不该碰。

人生如尺,要有度;感情如面,别越界。

其实也就是近年来时常被提及的边界感。

什么是边界感?

总结为八个字就是“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边界感是人际交往中重要的法则,陌生人之间要把握边界感,熟人之间更要把握分寸。

无论与谁交往,都要有相应的边界感。


1人贵在摆清自己的位置


无论与谁交往,都要有相应的边界感


前些天遇到一位让我哭笑不得的网友。

之前跟他完全没有任何交集,他找到我时,也没有什么客套寒暄的开场白,第一句就是,

你现在写文章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我当时虽然觉得莫名其妙,而且还是被问这么私密的话题,但出于礼貌,还是回应了一下,并拒绝谈收入这么隐私的话题。

然后他也就没了回复,我以为事情到此也就告一段落了,没想到几天后他又突然私信我。聊天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我写了几个月的文章,但是一直没人关注,这样吧,你帮我写,交给你运营,给你一百块钱。

你肯定想不到有这样的好事吧,但这就是真的。

他发我这段话的时候,已是深夜,我平时睡的早,也就没有回复,然而他却拼命弹窗,直到第二天早上。

看到这番话的时候,我的确想不到,但想不到的不是因为这所谓的“好事”,而是怎么会有这样不客气、这么无理的人。

运营过自媒体号的人都知道,管理一个账号需要付出极大的心力。

况且我与这位网友素未相识,他就直接用了命令式的口吻、施舍性的态度、催命形的方式,试图把一项与我毫无关系的事情强加给我,实在是让我感受到了被深深冒犯。

且不说这100块钱根本买不了我长期的劳动力,我更想知道的是,他凭什么就认为我就应该帮从未谋面的他。

其实像这样明明毫无关系,却理所当然索取帮助的人还有很多。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肆无忌惮的向他人索取。无论关系深浅,都用既然我开口了,你就要帮忙这样的道德观进行情感绑架。

我只想问一句,你有什么资格,我又有什么义务?

有句话说的好,

你我本无情分,我凭什么要帮你,愿意帮你是情,不帮你也是本分。

人贵在摆清自己的位置,特别是要理清与他人的关系,明白什么话该说,什么话应该怎么说,什么话就没资格说。

否则就是对他人边界的冒犯,不能成事也是理所当然。


2热情过度,也是一种冒犯


无论与谁交往,都要有相应的边界感


有位邻居奶奶,前些日子,被自己的儿子“请”出了家门。

人到老年,本是依靠子女的时候,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不禁惹人唏嘘。但深入了解他们的相处模式后,也是让人明白了一二。

这位奶奶在跟自己的儿子儿媳相处中,丝毫没有应有的边界感。

小两口有什么事,她必要掺一脚,哪怕只是夫妻俩的打闹逗趣,她也要上纲上线一番。

她的儿子每次跟她沟通这个问题,她总是反驳道,

我是为你们好。

然后她的这些做法真的是为他们好吗?

事实上,因为老太太的干预,已经骂走了两任儿媳,儿子没办法这才提出让老太太出去单住。

诚然,老太太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她错就错在没有意识到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她的过多干预显然已经触碰到了小两口的私密边界。

儿子未成家之前,她是家庭里的主角。但儿子成家后,儿子和儿媳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他们就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主角。

此时,适时的退场才是明智之举。也可以表达关心,却不再能处处指手画脚。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讲过一个浆糊逻辑,即,

我们所处的圈子就像浆糊,乱成一团。因为总有人肆无忌惮的参与到你的生活,还不知道适可而止。

有些介入,说好听了,是热情关心他人,说难听了,也不过是对他人的冒犯罢了,反而会令彼此的生活越过越乱。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也曾提到,

边界感淡薄,是很多情感成为伤人利器的原因。

为防止自己的这份爱,变成伤害,牢牢守住自己及他人的边界就是重中之重。


3 拿自己当外人,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


无论与谁交往,都要有相应的边界感


生活中,我们总是遇到太多自来熟的人,动不动就以,“我们什么关系啊”这样的理由,提出一些不可理喻的要求。

都说熟不逾矩,再熟也要有相应的边界感。有的时候,把自己当外人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

曾遇到过一位微商朋友,平日交集并不多,有次,她突然找我说,

你买下我的产品吧,我这个月的指标不够,就差你这一单了,我们这个关系,自己人了,你是不会拒绝的吧。

说完,她连回复的时间都没给我,就直接把产品链接发给我,让我赶紧下单,让我傻眼的是这个产品还很贵。

说实话,她是没把自己当外人,可我是啊。

类似于这样朋友之间的请求还有很多。帮吧,自己的财力精力有限;不帮吧,又被架上了道德的高位,处于下不来的尴尬境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以人情绑架他人帮助自己的行为,也是冒犯他人边界的一种。

蔡康永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与人之间是有情感账户的,不要任性的觉得,你的钱永远挥霍不完,不是的,存款变成零的时候,就是对方离开的时候。

有的时候,被绑架的是人情,消耗的却是双方的感情。即使关系好,人情也不能成为你随意触犯他人边界的借口。

朋友之间也是需要有起码的边界感的,就算朋友有钱,和你关系再好,任何一条都无法成为强迫他人做事的理由,两条加在一起也不会是。

边界感,是无论何种境况下都该有的修养。不拿自己当外人的前提,是自己也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适当拿自己当外人,并不是情感疏离,而是对自己也是对对方最大的尊重。

4 无论与谁交往,都要有相应的边界感


无论与谁交往,都要有相应的边界感

当然,边界感,也不是同一而论的,毕竟不同的人对边界的承受程度都不一样。任何事情都要因时因事制宜。

但总的来说,

在跟他人相处时,得先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切莫交浅言深;

在与亲人相处时,不要有那么多理所当然,谁都不是自己的私有物品,到了一定时候,就要尊重彼此的私人空间;

在与朋友交往时,可以讲情分,但千万别滥用情分,互相尊重永远是大前提。

周国平曾说,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而一切麻烦和冲突都源于想要突破这界限。

世界上所有的事,都可以分为三种: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做;别人的事,只能尊重,不能强加干涉;老天的事,好好配合就好。任何一种事都不能越界。

生活中,我们无论与谁交往,都要有相应的边界感,也要警惕跟拒绝肆意冒犯你边界的人。

过犹不及,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边界   过犹不及   情分   浆糊   小两口   儿媳   什么话   美文   老太太   人情   外人   理所当然   儿子   关系   情感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