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把面发”,说说胶东过年的大饽饽

饽饽[ bō bo ]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

〈方〉 1.糕点。2.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棒子面儿饽饽;贴饽饽。

看到这个解释我不自觉地笑了,只能说编词典的人没来过胶东,更没吃过胶东的大饽饽。先上个图,让大家有个感性认识。

“二十八把面发”,说说胶东过年的大饽饽

“二十八把面发”,今天是往昔家家户户发面蒸饽饽的日子。现在城里很少有人家自己蒸大饽饽,一般提前到厂家定做或市场购买。但农村里大多数还会亲自做,一家人围在一起揉面,整形,饧发,再放大锅里蒸。

当热气腾腾的大饽饽出锅的时候,那甜香的味道熨帖了身上的每一个细胞,舒坦而又陶醉。趁着记忆闸门的打开,就说说好久都没吃过了的家乡的大饽饽。

制作大饽饽的面粉一定是一等一的

以前老家吃的面粉都是村里磨坊自己磨的,一袋小麦送到磨坊,要用四个袋子去装,头po(音)面、二po面、黑面、麸子。

二po面用来擀面条,包包子,炸面鱼;黑面是靠近麸皮,口感差,可以烙饼、包菜角子;麸子就是鸡饲料了。

头po面就是现在所说的麦芯粉,是专门留下来做过年的大饽饽和其他精美面食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的饽饽是“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其材料与形状都有很大出入。

制作大饽饽的关键工序是“搜面”

“二十八把面发”,说说胶东过年的大饽饽

搜面就是揉面。大饽饽,顾名思义就是大个头的饽饽,一般二斤左右一个,为了大小一致,做的时候是要秤一下的。

大饽饽的第二个特点是硬,硬面饽饽口感好,也是为了蒸出来不变形,面要发得硬一些。要蒸出品相好的大饽饽必须要有过硬的搜面功夫。

有一年,我回老家正赶上嫂子蒸饽饽,有两个邻居嫂子在帮忙。她们是“互助组”,今天这家,明天那家,人多力量大。我和我先生也加入到搜面行列,我先生受到了夸奖。嫂子说,搜面手要热、会用力,掌心尽量垂直。人家搜出来的面是细腻的柔软的,我搜出来的差很多,面硬,不光滑。

大饽饽也叫大枣饽饽,要在饽饽上插上红枣,红枣洗净,用剪刀去核,剪成两半。面胚搜好,团成正圆形,正中间用两个小手指挑出一个洞放上一片枣,周围同等距离放四个枣。也有四个方向各放两个的、三个的。

“二十八把面发”,说说胶东过年的大饽饽

开花饽饽是面粉中加了白糖的自然开裂,口感好,而且有“笑口常开”的寓意,所以也都会做一些。

花色大饽饽有着绘画与雕塑的艺术美感

胶东也是面塑之乡,小孩过“百岁(日)”、年轻人结婚、老人庆寿等都有各色的花色面塑增添喜庆气氛。

“二十八把面发”,说说胶东过年的大饽饽

过春节的时候也会做一些花色饽饽作为串亲戚的随手礼。

“二十八把面发”,说说胶东过年的大饽饽

过春节的时候,按照传统民俗,要挂家谱,摆供案,祭品中也有花饽饽。

“二十八把面发”,说说胶东过年的大饽饽

我老家的供案上还供着一尊面塑的“剩虫”,红冠子,口中含着硬币,黑色的大眼睛,红嘴巴, 身上有鳞,是坐在莲花座上的盘龙。我在这就不展示了,怕系统说会给人带来不适。

“剩虫”寓意会带来新一年的好年景,粮食有剩余。也叫“圣虫”,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远处传来了鞭炮声,年慢慢地迫近了。仿佛又闻到了大饽饽的香甜的味道,熨帖了身上的每一个细胞,舒坦而又陶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胶东   饽饽   麸子   供案   面塑   熨帖   黑面   块状   磨坊   杂粮   花色   嫂子   口感   美文   面粉   老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