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仁古镇乐享“博物馆小镇”的时光

在安仁古镇乐享“博物馆之乡”的时光

陈苏锦

岀成都,五十余公里,就来到了成都平原西部大邑县的安仁古镇。

说到安仁古镇,可能许多人还不知道,但是提到大邑,提到大邑有个叫刘文彩的大地主,那就有名的不得了,我小时候的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叫《泥塑收租院》,说的就是大地主刘文彩怎么样盘剥农民的。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当课文讲给全国的小学生,那影响有多大,有多深,不言而喻。

没来安仁古镇的时候,做过一点简单的功课。知道它在唐朝的时候就建成了,有三点二平方谷里,面积并不大,名字来源于“仁者安仁”,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可是我在这里的第一感觉是分明走进了我过去在影视作品中的清末民国时代。不同于其他古镇的古朴,这里民国风的公馆林立,这里的建筑既有雕饰精美的石狮、瑞兽,有龙飞凤舞的大牌坊,也有巴洛克的国外建筑的风格。那些墨绿的爬山虎纠缠着向上爬到那灰墙之上,那粉红的芍药在青砖青灰里添的可不是一星半点的妩媚……

来了安仁,咋能不去安仁老街走走?

安仁老街,基本上是指古镇中心位置的树人街、红星街、裕民街。在青石板路上的老街一路走下去,沿街店铺前特别干净,那些吊在檐下的花篮上是带着星星点点水珠的,我们看过了民族志博物馆、老电影博物馆、服饰博物馆,对了,我们在这里还看到了崔永元的电影传奇馆,还有林林总总的咖啡馆、书店,画廊也不少,小资,文艺,看着有些怀旧,分明是现代的时髦的气息扑面而来。在附近民居的小巷里转来转去,看到那黑得有些发亮的木门,还有那门上的铁环有的都锈迹斑斑的了,我看到了很久没有看到的有轨电车“哐铛哐铛”驶过,我看到小巷里那些倒挂的花纸伞,据说有不少影视剧都跑到这里寻找民国都市风情的背景,这让我一下子又想到海囗的“冯小刚电影公社”来……

到安仁古镇,必看的是在这里保存完整的老公馆建筑群。我们以往都是在影视剧作品中看民国时期的南京、重庆、上海的达官显贵的公馆,没想到在安仁古镇竟然有保存完好的公馆有二十七座,比南京还多。

安仁古镇不大,但是名人荟萃,群星闪耀。当年带领二十万川军子弟岀川抗日、指挥南京保卫战的爱国名将刘湘,当年率部起义的刘文辉将军和一大批民国政要都来自于此。难怪这里的公馆多呢!据说这里最多的时候有五十余座公馆呢!

来安仁古镇,必须要看的是要移步镇外的闻名中外的刘氏庄园。这个占地七万多平、有着五百四十五间房屋的从清末开建、到民国末年完成的两座高大的民居建筑群,包含了刘氏家族的新、旧两座公馆。现在是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也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刘氏新公馆原是刘文彩为四弟刘文辉修建的公馆,现在有“川西民俗博物馆”,展出的都是四川当地的婚丧嫁娶、生产劳动、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的巴蜀意象,让我们在这一走一过间对四川的文化多了一点快餐式的了解。而在刘文彩的公馆,我们除了看到在这个公馆里收藏的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文物之外,我们还看到那大型泥塑群像的“收租院”,那个在我们小学课本里就熟悉的画面,作为揭露大地主刘文彩盘剥当地老百姓的反面教材,曾经激起了我们多少小学生的愤怒!我还想起老师念过郭沫若填过的《水调歌头》:“一入收租院,难忘阶级仇。大邑土豪恶霸,暴发一家刘。水牢地牢连比,长枪短枪无数,随意断人头。苦海穷人血,粮仓地主楼。飞轮转,弹鞭动,鬼神愁。荒淫无耻,佛殿金钟伴玉瓯。转瞬人间换了,活把阎王骇死,万众竞来游。教育耿千载,风雷震五洲。”现在,我们就漫步在这深宅大院中,看那雕梁画栋,看那青砖粉墙,看修长的竹子,看蔷薇爬满那一面墙层层叠叠绽放,看这古色古香的中式大屋长廊里外又掺杂了多少西方巴洛克的建筑元素,青砖青瓦、黑漆大门里的亭台楼榭是何等的富丽堂皇?日新月异的变化,掩盖了许许多多岁月的痕迹,我们,在记住那些历史的时候,是不是也在吃这些老屋?

到安仁古镇,还有一个值得去放慢脚步的地方,那是占地五百亩、建筑面积有十万平之巨的全国十大民间博物馆之一的“建川博物馆”。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张照片:一个男人在候车的角落里,光着脚,靠着墙,坐在地上。网上照片那个人就是这个五A级景区博物馆的主人,下过乡,当过兵,从过政,经了商的亿万富翁。导游说这里收藏了一千万件文物,留下了一个民族的记忆。我在那块“国人到此,低头致敬”的红字碑旁站立,我看向“建川博物馆聚落”前停放的战斗机,我走进中流砥柱馆、走过川军抗战馆,走过正面战场馆,走过不屈战俘馆,走过飞虎奇兵馆,看过武器装备馆,那辆赫然而立的装甲车,走过日军侵华罪行馆,去改变1978-2018陈列馆,中间印象最深的是我看到的3810名抗战老兵的手模……我,心潮难以平静,那一个个英雄的头像、那一件件实物、那一张张历史的图片、那一迭迭的手稿、那一段段泣血的文字,那由沉淀的峥嵘的历史中走来的新生……,历史的记忆在这里复活,托起。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忘记历史,我们还拿什么做精神的底垫去开创更美好的生活?

来安仁古镇,不紧不慢地走一天,最好!

你,走在实实在在的千年古镇的石板路上,走在被国家命名的“中国博物馆小镇”里,又仿佛走在民国的风情里,你的耳边是婉转上扬又语速极快的四川话,到处卖的都是辣子呢!又想起宋代诗人文同在《安仁道中早行》里有诗云:引马江头来晚时,好风无限满轻衣。寒蝉噪月成番起,野鸭惊沙作对飞。揭揭酒旗当岸立,翩翩渔舟隔湾归。此间好景皆新得,须信诗情不可违。”

好一个“须信诗情不可违”!自然的美景与人文的巧搭,是不是能配得上你的“诗和远方”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安仁   大邑   巴洛克   古镇   老街   博物馆   川军   泥塑   青砖   南京   公馆   美文   地主   课本   民国   小镇   时光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