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黄埔”炮校的崇州籍教官谢中英(上)

文图/樵苏无忌


今年,是人民军队最高规格的炮兵院校一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建院63周年。该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炮兵指战员的最高学府,隶属于解放军总参谋部炮兵部,校址在河北宣化,首任院长是炮兵司令陈锡联上将。

1957年7月9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向全军发布命令,原中央军委炮兵学校[其前身为1945年在南泥湾陶堡峪建立的“延安炮兵学校”、1946年命名的“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牡丹江)、1949年命名的“朱瑞炮兵学院”(沈阳东大营)]和南京军事学院炮兵系合并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1958年3月1日学校开始招收学员,首批学员是全军炮兵和防空兵部队旅、团、营级的军政干部。


解放军“黄埔”炮校的崇州籍教官谢中英(上)


2011年,经中央军委批准,位于河北张家口宣化的炮兵学院与原解放军炮兵学院南京分院再行合并,新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炮兵学院,校址为南京汤山镇(原黄埔中央军校炮兵分校校址),属副军级院校,首长保持正兵团级。

63年间,人民军队第一部炮兵战术教程在宣化诞生,人民军队的第一代炮兵和防空兵理论专家在宣化茁壮成长。63年来,该校向人民军队总共输送军级干部500多人,数万名各类军队干部在这里接受培训、轮训和函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堪称人民军队的“炮兵黄埔军校”。

这所军功赫赫的炮兵学院的教官中,有一名崇州籍的军事教官,他叫谢中英。


解放军“黄埔”炮校的崇州籍教官谢中英(上)

谢中英(1929.10-2014.02),曾用名谢宗英,家住四川崇州大北街18号。1945年7月树声中学初中毕业,1948年7月崇庆一中高五班毕业。1950年9月西南军政大学(川西分校)毕业。


解放军“黄埔”炮校的崇州籍教官谢中英(上)

1950年2月,谢中英随新编十二军独立旅(其前身为中国人民政府民主联军第九纵队)在温江起义后,以军官身份编入位于广汉的解放军第十八兵团随营学校(同年7月更名为西南军政大学川西分校)学习。

谢中英1951年5月随刚组建的炮兵32师入朝,配属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宋时轮部第9兵团。1952年1月被召回沈阳第五炮兵学校任军事教员。1961年1月调任河北宣化解放军炮兵指挥学院任军事教员。1976年4月转业到温江专区崇庆县火柴厂任副厂长、厂长。

谈起谢中英一生军旅生涯,颇具传奇色彩和戏剧色彩。


解放军“黄埔”炮校的崇州籍教官谢中英(上)


  谢中英出身于崇州大划王石桥一破产地主家庭,1936年2月在大划王石桥读初小,1940年春入灌县新民镇读高小。父亲是在他高中毕业那年去世的。当时家中田产已尽,母亲张志贤和他不得已搬到县城居住。母亲替人浆洗衣物维生,19岁的谢中英先后应聘为复兴小学、大划小学、三江小学教员。


解放军“黄埔”炮校的崇州籍教官谢中英(上)

1950年1月,谢中英被堂舅张建秋介绍进入驻温江的新编十二军独立旅(又名独一旅)司令部书记处,任中尉书记官。时张建秋任该旅少将副旅长,旅长为少将汤季尧。一个月后,独立旅接受成都军管会改编,山西南下的解放军60军179师23旅侦察股长程实进驻独立旅司令部。起义部队后移驻新津花园场。谢中英因为文化程度高,又有教师任职经历,先后被分入解放军十八兵团教导四团和一团,在双流和广汉学习。


解放军“黄埔”炮校的崇州籍教官谢中英(上)

进入军队的二十年多中,谢中英无论在血雨腥风的战斗一线还是在军事院校教学生涯中,他都表现出异乎常人的研学能力,这除了他本人的天赋秉异和刻苦勤奋,还得益于他在树声中学和崇一中读书时受教于一批优秀的数学、物理老师:叶式鹏、张大仁、刘元质、李蜀琦等。在初中和高中,他成绩优异,尤其是数学科和物理科,属于校级顶尖类可享受免除学费(每学期八石米)的优秀学生。


解放军“黄埔”炮校的崇州籍教官谢中英(上)

1950年9月到1952年元月,谢中英在这短短17个月的时间里,更换了五个军事单位,他人生的底色就在这17个月里最终被定格,定格为一名炮兵军事教员。

西南军政大学校长是刘伯承元帅,川西分校校长是张行忠将军。1950年9月,谢中英在西南军政大学川西分校毕业后,他和全班59名同学都分配在眉山军区。他在180师炮兵营二连任文化教员。


解放军“黄埔”炮校的崇州籍教官谢中英(上)

在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初期,特别需要像谢中英这种文化基础好,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军事专业知识传授技能的技术骨干。谢中英能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让一线炮兵指战员对炮击诸元参数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所以官兵们对他手把手不厌其顺的技能教学态度给予了很高评价。

谢中英在炮兵连队文教岗位上成绩著卓,1950年11月,他被上级调到金堂县炮兵暂三师八团二营营部任技术教官。12月部队迁驻在河北邯郸。


解放军“黄埔”炮校的崇州籍教官谢中英(上)

三个月后的1951年元月,由于抗美援朝入朝作战的需要,解放军炮兵32师在辽宁锦西组建,谢中英再次被调炮32师任司令部军务科见习员。

资料显示,该师在1951年元月以7军21师62团为基础,组建了炮兵32师师部及炮兵405团、406团。每个团的装备是:炮排4个班,每班配备原苏制76.2毫米反坦克火炮一门,骡马6匹,及土工作业工具。指挥排配备炮队镜、望远镜、电话机等观察通讯器材,还配有运输排,配备有大车和马匹。

1951年8月炮32师师部改为解放军炮兵第五学校。这是人民军队特种兵建设史上一个重大事件。


解放军“黄埔”炮校的崇州籍教官谢中英(上)


谢中英1950年9月曾服役3个月的解放军180师,本在川西成都、乐山、雅安一带剿匪,曾参加崇州的剿匪作战,朝鲜战争全面爆发后的1951年2 月被编入志愿军 3 兵团 60 军序列入朝参战。该师在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为掩护两支友军撤退,最后陷入美韩三个师五倍于己的敌军重围而成为志愿军最大的遗憾和耻辱。虽然他们英勇顽强坚持5个昼夜,最后突围3000人,战亡2000人,被俘5000人。

谢中英每每谈起他的180师战友们,总会扼腕叹息。


解放军“黄埔”炮校的崇州籍教官谢中英(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崇州   温江   广汉   宣化   司令部   解放军   人民军队   军政   炮兵   教员   南京   教官   分校   兵团   美文   学校   学院   谢中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