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读书的

又到年中盘点时,年初制定的目标的完成情况,决定了一个人人生成绩的大小。其他的先不论,今天说读书,大致估算下下,到6月30日,上半年我应该读完了63本书,计划完成量75本,完成率约84%。

有些朋友会问我,如何阅读完这么多书的,感到难以相信,或者会问我,是不是只看前言和跋,是不是牺牲了其他的事情来读书,我借今天周末的早晨,给大家介绍下我的方法。

一、凡事要达成目标,一定要设置目标

要完成一件事情,一定要有科学的计划,我在每年年末的时候都会计划下一年的目标,总结上一年的完成情况。不制定目标,相当于努力没有方向,而且目标制定要科学去,太容易就达到的没有挑战性,太困难了容易中途放弃。

我是如何读书的

去年我完成了140本的阅读量,今年我制定了150本的阅读量,大概一个月12本,一周读完3本的样子。接下来是目标分解,一年的完成量分解到月、周和日。分解到周,每周周内读完两本,周末读完一本。

今年上半年的完成率较差,我也分析了原因,一是目标制定稍微高了些,去年是因为疫情期间的两个月,基本上专门用来读书,那时候一周读5-6本,今年工作一直很忙。其次,以往读书都是读200页,大概12-14万字的书,今年我特意挑战一些大大块头的书,有时候一本就有40万字。

今年日常的应酬多些,接待任务重,周内饮酒后就直接休息,周末很多时候还在外参加培训,这样有几周的读书目标没有达成。还有就是,我的《斐言乱语》,有朋友提醒我在朋友圈宣传售卖可能会涉及到法律风险,为了规避此风险,我决定提高写作速度,尽快出一本有刊号的正规书,于是从5月开始,我坚持每天早晨写作,本来这些时间是用来读书的,结果被写作挤占了。

每周三本书,周内读两本,按照200页计算,约800页,每天读完50页不是难事,周末抽一整段的时间,来到办公室,泡壶茶,手机丢一边,专心致志的读,一般半天可以读完一本书。

读书,目标制定很重要,而且要有科学性。

二、合理利用碎块时间,竭力达成目标

计划制定后,读书目标能否达成,就看执行的情况了。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碎块时间,还有很多不产生任何价值被琐事占用的时间,其实都可以用来读书。

先说琐事占用的时间,毫无目的地刷抖音朋友圈,无所事事的平躺,漫无目的玩游戏,微信群内的闲聊讨论,太多打着友情旗号的聚会,都是琐事,这块大家可以搜下什么叫“关注圈”,什么叫“影响圈”,我也专门写过一篇此类的文章,可以参考。这类时间是不产生价值的,其实都可以用来阅读。我不玩游戏,不刷抖音,朋友圈只是看看动态,微信联系不太重要的工作,很少参与闲聊,这些时间都节约下来做事情,最主要的还是用来读书。

我是如何读书的

在公司倡议大家养成一个习惯,随身带一个包,包内一本书,一个笔记本,一支笔,有空闲时间都可以拿出书本阅读。几年来,我基本上做到了,其他同事做得不尽然的好。等车时,车站内,飞机高铁上,地铁里,没有其他事我都会拿出书阅读。曾经有一次我和同事出差乘坐同一趟列车,他们提前一个小时到,没有带包带书,就玩手机,我提前15分钟到,排队进站时我都在读书,一个小时,起码可以看50页书,别人浪费的时间,我都利用了。

说到牺牲其他事项,的确我也牺牲了一些,例如陪伴家人的时间,干家务的时间,但我更多的是挤占不产生价值和所谓无聊的时间,现在我基本没有时间去无聊。在这一条,我们一定要学会对日常的事务做重要度排序,日常很多的事情其实都是不重要的。

目前,我正值壮年,身体还行,我是牺牲了早晨锻炼的时间去写作读书,等到有阶段性的成果完成了,就去锻炼,减少写作花费的时间。

三、进行自我奖励和激励,激发自己的动力

以前我每读完一本书,就在书后写上“胡文斐已读”,注明日期,以示对自己的奖励,如今我会在周工作报表上做读书心得,然后将读完的书名加在年初新设的文档《202X年已读书目》上,看着文档上的书名不断的增加,就有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当阶段性的目标完成后,我就会给自己一个奖励,完成自己的心愿,更多的时候是奖励自己一套想买但舍不得买的一套书。

除了自我激励,他人监督和鼓励也很重要,有时候看到自己写的文章被朋友转载,还有朋友圈的跟帖点赞,也非常受鼓舞,读的更多,写的更多。在朋友圈写作,其实也有主动要求被监督的成分,因为独自写作,又没发表的门路,写着写着就没有了动力。很多朋友见面都会说每天都会跟读我的文章,慢慢的让我有了责任感,有了压力,鞭挞我把读书和写作坚持下去。

上面讲了如何读完一定数量的书,下面将如何提高读书的质量。

四、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读书方法

我们经常会听到“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半本论语打天下”等论断,但是这些是否适合自己,我们要好好考虑一下。

如果你是一个初级阅读者,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阅读到一定的数量,建立起自己基本的认知架构,这个数量以我的经验,约在200-300本之间,我大概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目标。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数量,把一本书或者基本书读再多遍,依然难免偏执和无知,因为你仍然会掉入人云亦云的陷阱。

我是如何读书的

初级读者,首要的目的是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切忌选比较难的书,因为书是给能够读懂的人阅读的,就是说作者著书,是有他的目标读者群的。以前见到一个30岁左右的年轻人,整日研究国学,人生都没有多少阅历,是读不懂国学的,我到现在四大名著都没有读完。初级读者,我建议从小说,从人物传记,还有和自己工作相关的书籍读起,先累计到一定的数量,再开始书读百家,书读百遍,著书立说。

五、不要跳跃阅读,不要力求记得

很多事情,还是要按照规律去做,千万不可走捷径。很多人读书,只读所谓的精华部分,读完序、推荐序、后记和跋,就以为掌握了作者想要表达的精髓,其实是错误的。读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引发读者思考,而不是学习知识,懂得道理。成年人,不是为了学习知识,懂得道理,主要的还是为了学会科学的思考,客观的思考,弄清楚“为什么”。走马观花的阅读,是引发不了思考的。

读一本书,首先要想着作者为什么要提出这个观点,他如何论证自己观点的,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客观,如果是我要写这本书,我是如何表达论证我的观点的,只有这样做了,才能有所收获。所谓的爱读书,其实就是在学习知识,而不是学有所用。

很多人说读书读完了就忘记了,记不住,有的人说读了很多,好像没效果,原因就是你还停留在学生阶段,为的是学知识,读书的量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

初读者,先大量的阅读,阅读到一定的数量,慢慢的可以用前面读的书理解后面读的书,用后面读的书验证前面读的书遇到的问题,读多了就融会贯通了。

我现在读序读跋,是为了选书读,但拿起一本书开始读了正文,就一定要读完,就算是一本“坏”书,读完了和好书对比,才知道什么书叫好书坏书。

六、读书最终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将别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

书读到一定的数量和程度,一定要开始写作,我个人观点,写作是更高级的阅读。唯有这样,你才能把别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没有输出(写作)的冲动,实则是你输入的还不够,思考的还不够。

写作,是一个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的过程,是读书的升华过程。一个朋友,书读的不少,我鼓励他写作,写了几篇就停下来,结果遇到了事情还是自己解决不了,自己的思考只是想想,而且越想越乱,最终作出的决策依然与实际相差甚远,最终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他人的意见也听不进,甚是可惜。

只阅读不写作,积累的只是谈资,在众人面前讲个笑话,说点俏皮话,逗大家哈哈一乐,回头大家想想,什么也得不到。

把作者的观点变成自己的,分类归纳成一二三,然后找机会讲出去,看看根据的反馈,然后再修正自己,如此反复、才能不断提高。很多人不写作,或者悄悄的写作,写得好不好不知道,有时候只是文字的堆砌,根本没有思想和观点,基本上也是没有用的。自己的孩子自己越看越喜欢,但是别人是否喜欢就不得而知了,自己的写作也是如此,我在朋友圈写作也是这个目的。

有的人读书,只读自己喜欢的;有的人读书,喜欢读短文,公众号文章;有的人喜欢读畅销书。其实这些都有所偏颇,我在其他的文章中也提了我的观点,可以参考《斐言乱语》公众号过往的文章,今天就写这六点,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完成率   目的   都会   美文   琐事   朋友圈   观点   数量   周末   事情   读者   目标   情况   时间   朋友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