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植物、动物和人的差别

学到一点知识,显摆下,加上自己一点见解,也许对大家有用。

物体,可以用无机质代替,用m因素代替,物体没有外力不可移动,也没有办法通过自己的内力成长。

植物,有生命,比物体加上了x因素,可以自我成长,但是不能主动移动,必须借助外力进行移栽,但是在长大后移栽,失去生命的风险就很高。

物体、植物、动物和人的差别

动物,有生命,自己可以移动,有感觉,有欲望,相对于植物加上了y因素。动物有感受,但是基本上没有记忆,一条小狗会对着镜子里的影子汪汪乱叫,他以为镜子里的影子是另外一条狗。

人,相对于动物,有了意识,有了自我意识,可以主导自己的行为,加上也z因素。动物饿了,只要看到食物,根据弱肉强食的法则就可以抢过了,只要自己足够强大。人有欲望,但是往往会克服自己的欲望,选择不去追求一些东西。当然,人比动物还多了记忆和思想,会总结反思,会展望未来,而动物的记忆力往往只有若干秒。

综合,人其实是m+x+y+z的综合体。

物体、植物、动物和人的差别

m是基础,如果身体的躯壳受到严重损伤,生命没有了,后续的xyz因素也没有了依附,因此锻炼身体很重要。人去世了,躯壳还在,不能移动,没有生命,实际上就只剩下m因素。

一个人如果大脑受到损伤,或者中枢系统严重损伤,变成了植物人,尽管能吃能喝,能代谢,能生长,但只要靠他人喂养照顾,其实就跟植物相同,剩下的就是m+x因素。由此看,保护大脑,训练大脑,多加学习比较重要。

如果一个人精神失常,欲望没有克制,为所欲为,没有了自我意识,完全自由,他其实是失去了z因素,变成了m+x+y,因此人还是要管理好自己的欲望,追求精神自由,有理想目标,能够客观的认清自己,呵护好自己的内心。

物体、植物、动物和人的差别

m+y+z的人也有,例如霍金,尽管行动受到限制,但依然不能阻止他成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

我是也可以把这个理论理解成人的不同年龄阶段。婴儿时期,自己不能动青少年时期,被欲望驱动,成年后就要有更多的精神追求,年轻人可以这里闯闯,哪里闯闯,相当于移栽,年纪大了,移栽后适应的风险就大了。追求名利停不下来,自我意识偏差太大,认为自己不可一世,也许在争名夺利中牺牲。只有自我意识,完全不顾及外界和社会因素,心灵扭曲直至精神失常,最终y因素缺失,也就不是一个正常的人。

道听途说后再胡说八道,大家开心一下就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霍金   物体   争名夺利   植物   动物   外力   躯壳   美文   损伤   大脑   差别   影子   时期   欲望   因素   风险   生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