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内向和外向的故事

很久以前,我以为我是一个外向的人,自小我的母亲说我爱“扇播”,我总以为外向不好,也刻意地减少讲话。曾经在上班的最后两年,我基本上在办公室保持缄默,但现在做公司,经常性的拜访和接待,甚至一整天嘴巴都不会闭上,假如说交流在阳光下进行,牙齿可能都被晒黑了。

我们往往用一个人讲话的多与少,或者用是否善于表达来界定一个人是否内向外向,但这个界定实际上是错误的。现在我在很多的场合会去讲,我这个人实际上是内向的,估计很多人看到就会哑然失笑,但是否内向,我心里是还是非常清晰的。人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出生地,也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家庭,因此一个人的性格会天然地带有地域特征,受家庭的影响。陕西人耿直,有一说一,不喜拐弯抹角,但是在一个新的地方呆久了,也会被环境改变,或者被改造,会讲一些无关大雅,言不由衷的话,做一些心非所愿,漫不经心的事。但无论如何,一个人根子里的秉性很难改变。

再说内向和外向,科学的解释是如果一个人的力量萌生于独处时,那么他就是一个内向的人;如果一个人的力量来自于群聚中,那么他就是一个外向的人,而跟讲话的多少无关。从内心来讲,我不喜欢一群人在一起吃吃喝喝,不逢迎,不抗拒是我的态度。我更享受的是一个人独处时,读读书,写写文章,喝喝茶。在一个人独处时,是我最享受的状态。当然如此的性格,并不妨碍我和朋友单独相处时,直抒胸臆,表达观点,也不是妨碍我在一群朋友聚会时高谈阔论,群情激昂。

我的内向和外向的故事

曾经有人讲,内向的人在事业中更容易取得成功,想必说的是沉默寡言的人,但实际上讲的是能够独处的人。一个人整日留恋于各种聚会和酒局,需要从闹哄哄的场合蓄积力量,实则是内心不够强大的表现。但实际上要做出一些成就,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自己的内心是否强大,实力是否雄厚,能力是否超强,这些都跟自身的因素有关。

其实看一个人是否能够做出成就,就看他独处的时候在做什么,能否享受孤独,忍受寂寞。但凡做出一定成就的人,或者未来能够做出成就的人,都是有一定独处能力的人。整日喜欢四处聚会,显得自己非常忙碌的人,其实心很难定稳下来,而真正学会独处的人,是能够把心静下来,学会思考的人。学会了思考,科学的思考,就会判别是非,内察自省,权衡得失,把心安住。

内向的人大多有一个表征,叫寡言,话少的人喜欢使用眼睛观察这个世界,尽管眼见并非全部为实,但比人讲出来的话,真实率还是高太多,因此内向的人更容易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

太多的人,对于事物的认知来自于人云亦云,但他人认为的是否正确,就不得而知了,所以说人不要轻易相信他人,但更重要的是更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大脑,当然也不要轻易相信“闲言乱语”,只要我写的东西能启发你思考一些东西就够了,我只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

很多的家长,经常对自己的孩子不主动称呼别人,不愿意自我表达横加指责,说自己的孩子内向害羞,也许今天读了我这个文章,就会变得欢心雀跃,因为内向挺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横加指责   读读书   直抒胸臆   美文   场合   内心   性格   成就   强大   聚会   讲话   力量   能力   东西   孩子   家庭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