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儿子把兑好的牛奶倒回奶粉罐,妈妈说,没关系,这个浪费值得

01 凡事喜欢说“我来”的2岁儿子要自己兑奶粉

儿子2岁出头的时候,对于自己的事情,特别喜欢说:“我来(做)。”

有一天晚上,到了喝奶睡觉的时间,坚持要自己兑牛奶。很着急地从房间跑出去,一边跑,一边说,我来,奶奶,我来。

这时候,奶奶已经把奶瓶装好水,正在往奶瓶里面加奶粉。奶奶心想,反正自己利索一点,马上就可以弄好了,就无视儿子的要求,继续往里面加够5勺奶粉,盖上盖子搅拌均匀交给儿子。

谁知道,儿子不干了。气哭了,一把抢过奶瓶,就往餐椅上爬。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把奶粉罐抱过来打开,然后把奶瓶打开,一股脑把牛奶倒进奶粉罐里。这一整个过程,我们在一旁的大人还没来得及反应怎么回事,他就已经利索地完成了。

震惊之余,也只好耐住性子。奶奶也惊呆了,跟我大眼瞪小眼,一口大气憋着不敢出。她也没想到这次儿子的反应这么激烈。平时儿子说我来我来的时候,有时候在她看来是捣乱的行为还会制止或者发火什么的,这一次,反而平静起来,想看看儿子到底要做什么。


2岁儿子把兑好的牛奶倒回奶粉罐,妈妈说,没关系,这个浪费值得

我跟在儿子身后,来到他身边,跟他确认:“你要自己兑奶粉,是吗?”

“是的,妈妈,我来。”一边说着,一边还有些激动,却也收住了眼泪。

“好,我可以帮你吗?”

“可以,妈妈,(帮我)装水。”

“好,那你今天想喝多少勺?”

“5勺,妈妈,要5勺。”

“好的。”一边说着,一边兑好温水,放好在桌上。“那你现在想自己舀奶粉,是吗?”

“是,我来,妈妈,我来。”

“好,那你慢一点,慢慢地,像之前妈妈教你那样,把勺子放平,装满,刮一下,刮平了。”一边看着他的动作,一边跟随着提醒。儿子就这样一勺一勺奶粉舀出来,偶尔弄撒一点,我告诉他没关系,一边用话语提醒他慢一点,稳住。

一边帮着数数,一边继续守着,却也不敢插手,就让他自己弄。终于,5勺奶粉装进了奶瓶里。儿子把奶粉罐盖好,抱回原处。指着奶瓶,请我帮他盖好。看到边上撒出来的奶粉,他自己抽了一张纸巾,想要弄干净。

我对准了奶瓶盖子,请他自己拧紧。他非常满足地拿起奶瓶,搓了又搓,把奶粉搅匀。继续心满意足地抱着奶瓶回房间,斜靠在床上,咕咚咕咚喝起奶。

这时候,奶奶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一边感慨小家伙今晚的脾气真是激烈,一罐奶粉就这么浪费了。

我安慰道,没事的,剩下也就小半罐了。以后他说我来的时候,尽量让他自己去做就好了。


2岁儿子把兑好的牛奶倒回奶粉罐,妈妈说,没关系,这个浪费值得

02 一小罐奶粉,换来成功的体验,对新事物探索的成就感

1-3岁的学步期儿童,尤其是可以独立行走,手脚开始放开的儿童,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通过对大人的行为观察,开始积累和内化了一些经验,但是他们积累的经验又还不足以很好地支撑自己的行为顺利进行。这个从观察到掌握技能的过程,就需要多多经历,不断探索,积累实际的经验,才能实现顿悟,明白,哦,原来要这么样才能做好这件事。因此,孩子说我来的时候,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鼓励自主动手。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日后孩子在学习新事物的时候,能不能体验到成就感,面对新事物的时候,是不是觉得自己有能力去挑战或者敢不敢去挑战,跟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的体验息息相关。

如果,我们想收获一个勇于探索,善于学习的孩子,不妨放手,多多鼓励孩子的自主探索行为吧。

深谙这一点道理,所以面对儿子的要求,我愿意鼓励他,支持他去完成自己兑奶粉的这个需求和行为,帮助他获得良好的学习和探索的体验。

从他的心满意足可以看出来,他非常享受这个可以自主掌控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是在妈妈的帮助下进行的,只要他是自主发出的需求,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进行的,都是有益的,都是可以让他有良好的体验的。

一小罐奶粉,换来这份成功的体验,对新事物探索的成就感,有何浪费和可惜呢?当然了,这是比较激进的做法和比较激烈的反应,如果我们能够一开始就尊重孩子的意愿,允许孩子自主探索,并不需要这么浪费。只能说,这是一个代价吧,时刻提醒我们,要尊重孩子。

在那之后,儿子成功体验了一次,他也并没有执着于每次都要“我来”,对于兑奶粉的这个动作,他已经成功体验了一次,内心已经满足了,就足够了。

当然,日后儿子的技能又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他还会继续说,我来。我的做法,都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他,根据对他能力的评估,提供适当的支持。


2岁儿子把兑好的牛奶倒回奶粉罐,妈妈说,没关系,这个浪费值得

03 大人如果感到焦虑和抓狂,我们需要稳住的是自己这颗心

反观这段经历,兑奶粉的这个需求,让奶奶一顿抓狂。

为什么呢?

在奶奶看来,2岁的儿子还不具备这个能力。再则,如果把奶粉弄撒到桌面和地面,还很难收拾。不如自己帮忙兑好来得舒服。

可正是这份不信任,这份忧心,导致了后面儿子激烈行为的发生。

如果我们能够放下一些焦虑,担忧和抓狂,用开放性的态度去对待儿童的探索行为和需求,事实的发展会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得多。

我们可以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评估,排除一些危及生命安全和诱发危险的因素,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放宽心,由内而外地给予孩子支持。

一方面,我们可以把环境布置得尽可能宽敞一些,做好家中玩具杂物的收纳工作;排除一些尖锐的边角,做好防护措施;危险物品要摆放在儿童无法触及也无法因为轻微摇动就掉下来的地方。

另一方面,儿童在观察我们的行为时,可以适当放慢速度,结合语言,告诉孩子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以及我们做事情的顺序,要注意的安全事项等等,以便儿童能够更好地吸收和模仿。

如果儿童的诉求是合理的,是他能够在大人的支持和协助下完成的,就放心鼓励孩子去探索吧!相信你一定可以收获一个善于学习的自信的孩子!

2岁儿子把兑好的牛奶倒回奶粉罐,妈妈说,没关系,这个浪费值得


作者简介:空空聊成长,二胎妈妈,哲学硕士,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生,一边育儿一边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保持觉察,希望与你一路同行,共同成长。

声明:文章原创,转载请注明和申请授权。图片来源于今日头条图片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儿子   妈妈   利索   奶瓶   奶粉   美文   成就感   新事物   牛奶   没关系   奶奶   大人   激烈   自主   需求   过程   儿童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