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大串联纪事8——坠入爱河的大学生

“文革”大串联纪事8——坠入爱河的大学生

“文革”大串联纪事8——坠入爱河的大学生

10·惊喜

在上海住了9天之后准备返校。

为了方便学生,复旦大学设有火车售票点。那天下午我只身一人去复旦“买票”,售票窗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初冬的太阳柔和地照在我衣着单薄的身上,十分惬意,队伍像虫子一样慢慢向前蠕动。

到1966年11月,几千万大中学生已经遍及全国的角角落落,几乎到了一切他们想去的地方,革命大串联已严重失控。有600万人的北京已容纳了200万外地学生,北京已不堪负重。能住人的地方都安排的学生,就连颐和园和国务院也住上了“毛主席请来的客人”。为了控制去京人数,国务院已经下令处北京的学生外,一律不准外地学生入京。

队伍在缓慢爬行时,一个个子稍矮、梳着两条黑辫子、年龄稍大的女生站在我的身旁,请求我给她代买票。原来它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大五的学生,叫李素芬。和蔼可亲,像大姐姐一样。并且给我留了他的地址和姓名。

因为我渴望买到盼望已久的去北京的车票,把想法告诉她,不料她竟爽快地答应了。到了售票口,我出了队。座位大姐站到我的位置,凭着她的学生证果然“买”到了去北京的票。接过票反复看了几遍,唯恐有假。当确认票面时“北京”二字时,我的心一阵狂喜!

我愉快地乘车返回上海体育学院,见到同伴喜形于色:“增民,你猜买的去哪儿的车票?”

“回学校的呗。”

我憋不住:“去北京的。”他一下子跳了起来。

“真的?让我看看。”说着一把夺过了票,反正两面看了个仔细,看到确实是两张入京卷后。一锤杵在我胸上,高兴地说:“真想不到小恩义儿怪有本事呢。”

11·德州扒

登上去京的列车,因国务院限制进京人员,车上乘员松散了许多,一来长途跋涉,二来终于乘上去京的火车,了却了一生的夙愿,思想上放松,总想找一个地方睡上一觉。于是大着胆子遛到卧铺车厢,见有上铺闲着,就爬了上去,没遇到任何人阻拦。此时再也不顾得欣赏窗外的景致,头一挨着铺就入睡了,谁知一觉醒来竟到了德州附近,从吊铺上下来,回到普通车厢。

坐在我对面靠窗位置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的大学生,从年龄上看大概是大四或大五的学生。一个女大学生坐在地板上依偎在男大学生的两腿间,上身躺在男大学生的怀里,显示着如胶似漆般的柔情,不用说这是一对恋人。

女大学生大大的杏仁眼,梳着两条辫子,个子高高的,我这个孤陋寡闻的人少见的柔情蜜意,在那个似乎没有爱情的年代肆无忌惮的表露爱情,十分罕见。

不过爱情这东西是人的本能,是人类延续的密码,任何时候都会有的,不过那个标榜革命的年代大多隐忍含蓄罢了。仔细想来大学生们在没有熟人的情况下,如此表露爱意,是如此年龄、没有时间、没有地方、没有机会外泄的结果。说来也是正常的,人们不敢表白爱情反倒是压抑的,是不正常的。

近傍晚时分,列车在德州站停下来,那位男大学生要下车买德州扒鸡——一种闻名全国的名吃。他的女友拽住他不让他去,他挣脱了恋人的手从车窗里勇敢地跳下去,大有赴汤蹈火只勇气,不大功夫就手托包了纸的扒鸡从窗户口爬上了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吊铺   颐和园   德州   国务院   辫子   买票   纪事   文革   美文   北京   车厢   车票   个子   队伍   年龄   地方   大学生   爱情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