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抱怨?

有怨气,就发泄出来,属于人之常情。


但总会有人告诉你,不要抱怨啊,千万不要抱怨。


可是,是什么原因导致,连心中最初的情绪都不能表达?


最近看到一些观点,加上自己的一点思考,分享出来,随便看看,不一定是对的。


一、为什么不能抱怨?


面对抱怨,别人的建议一般是不要抱怨,而这里却说不能抱怨。


心有委屈,连说话的权利的也没有了吗?


1、无人关心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到:“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是的,一个普通人,即使他的内心是波涛汹涌,也没有人关心。


因为不重要,大家都是自己的事情,都在内心演绎自己的活法,没有什么精力再去关心他人的内心戏。


绝大部分的抱怨,之所以引起共鸣,只是相互抱怨同一件事而已,如公司制度不行,领导不好,换家公司,换个环境,就再也提不起兴趣了。


2、人都是向往强者的


面对弱小,偶尔也会报以同情,但在不影响自身的前提下。


而面对强者,会本能地认同,甚至跟随。


抱怨,是一种无能为力的表现,是弱小的最直观表现。


一家公司,求职者会去要求它的实力和公司的领头羊,而面试官看到简历,会去看这个人的亮点。


没有人愿意进一家实力不行,公司领导也不优秀的公司,同样没有一个面试官,会对毫无亮点的简历感兴趣。


3、同频相吸


磁铁的物理特性是:“同性相吸,异性相斥 ”。


而人是同频才有聊天与社交的可能,不在一个频道上,没有共同话题。


如果感觉某人说话得体,让你舒服,那么一定是他在更高的纬度,降低自己的姿态来配合你,但他不会永远弯着腰。


一个爱抱怨的人,往往也会吸引来另外的一堆爱抱怨的人,结果都在低层次打转。


统一的奸商之路说:“记住,在公开场合,要尽可能展现自己的强大,不要轻易展现你的脆弱,更不要动不动就呻吟和抱怨。


所以,心有委屈,有不满,不要去抱怨,也不能抱怨,因为抱怨是有代价的,既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还会吸引来都是抱怨者。


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


看曾国藩的家书,或者看他相关的书籍,都有这么一句话:“打脱牙和血吞”。


一介书生,如此直露露地说出这么血性的话语,大概也能体会他受过多大委屈,最终也只能“打脱牙和血吞”。


在任正非的讲稿中有多处出现类似的话:



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百依百顺的事,所以不能完美地要求自己,也没有资格完美地要求别人。


但是人不是机器,他是感性的结合体,随时随刻都会有情绪的出现,特别是委屈、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


有些东西压在心底,要学会排解,比如适当的运动,充分地休息,找个无人的地方大叫,找个可以匿名发帖的地方诉说,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的。


其实,很多事情我们都明白,只是在那一瞬间,情绪涌上来,抑制不住而已。


用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它不影响他人,也不贬低自己,但是可以擦干泪水,可以鼓励自己,走出情绪低谷。


自信心是一个奇怪的东西,当经受住的委屈越多越大时,它的任性更强;当做好一件又一件事情时,它会一点一点累加。


学会偶尔自我表扬,也没什么不可以,自我认可,是在内心深处建立自信。


最后,用任正非的这一段结尾:


“因此我送大家几句话:


第一,要耐得寂 寞。

第二,要受得委屈。

第三,要懂得灰色。


你们要好好去体会这三句话,特别 是开快车上来的人,更不要认为机会是永恒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露露   受得了   波涛汹涌   弱小   美文   强者   普通人   委屈   精力   亮点   情绪   内心   说话   实力   事情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