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继位之路:英雄的背后,有常人缺乏的勇气

我是作者//习惯了相思

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继位之路:英雄的背后,有常人缺乏的勇气

我们无法重回过去,但历史的真相总会在细节中被发掘。

作为后金的第二位汗王,大清朝的开国皇帝,皇太极一直被后人所称赞。他开创了大清帝国,完成了努尔哈赤未完成的事业,更是一代明君。

在历史学家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有他,清朝不可能入主中原。

历史给予了皇太极极高的评价,作为开国皇帝的他,取代了颓废的明朝,即使明朝处于末期,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明朝仍有孙承宗、袁崇焕、孙承畴等名将存在的情况下,皇太极可以将明朝取而代之,足以说明皇太极确实是有充足的实力的。

对待历史,我们必须辩证的去看待,纵观历史,我们会发现并不存在完美的皇帝。秦始皇统一六国,但也落下了暴虐的名声,隋炀帝荒废朝政导致隋朝二世而亡,但也有一定的政绩。

而皇太极的继位之路,也是一番血雨腥风,作为努尔哈赤的第八子,他却继承了汗位。努尔哈生前并未立嗣,皇太极的继位其实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所以在皇太极继位之时,首先是拜于兄长,并有和其他三大贝勒同坐朝堂的局面。

清朝的继位之争是很严重的,包括后来的九子夺嫡,很大原因是因为清朝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虽然是明朝的继承,但是作为女真族人,在生活习惯上和汉人是很不相同的,在朝政方面,也并没有一套体系。

关于皇太极的继位,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的。

努尔哈赤一共十六个儿子,皇太极继承汗位背后的故事足够精彩,最近看了一本关于皇太极的历史小说,虽然会有一定的出入,但从故事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皇太极继承汗位的优势,今天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继位之路:英雄的背后,有常人缺乏的勇气

在每一个王朝里,后宫的女人和儿子都是唇齿相依的,母凭子贵,但是母亲有了身份,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儿子。

提到皇太极的继位,首先就要提到皇太极的生母叶赫那拉氏,深得努尔哈赤的喜欢,在她死后被追封为皇后,她可以算的上是清朝的第一位皇后,所以清朝的第一代皇帝身上就有着叶赫那拉氏的血脉。这个女人,是皇太极继位的有力助推者。

在努尔哈赤还未建功立业的时候,叶赫那拉氏的父亲就已经看中了努尔哈赤,并拒绝了他迎娶自己大女儿的提议,反将更加优秀的小女儿嫁给了他。

她嫁给努尔哈赤以后,生育一子皇太极,因为自己受宠,所以皇太极也很受努尔哈赤喜欢。但是她们母子的命运却很悲惨,在叶赫部成为努尔哈赤的敌对方以后,叶赫那拉氏并不受当时贵族的欢迎。

叶赫那拉氏去世的时候,年龄并不大,当时的皇太极也不过十一二岁,虽然得到努尔哈赤的喜欢,但却并没有战功,所以说努尔哈赤并不会因为对叶赫那拉氏的偏爱而在汗位继承上对皇太极有所偏爱。

但叶赫那拉氏临死前的一番话,却在还未成年的皇太极心中埋下了继承汗位的种子。努尔哈赤时代,因为战争频繁,急需扩张人口,所以每一个男人都会有妻妾和很多孩子,对于叶赫那拉氏来说,她知道自己将要不久于人世,儿子也受到努尔哈赤的恩宠,但这并不是长久的,只有继承汗位才是真正的安稳。

所以,叶赫那拉氏的临终遗愿就是继父代汗,也是她生前未完成的心愿。

这让或许还未考虑过继承汗位的皇太极有了争取汗位的意识,本身就能文能武的皇太极,和努尔哈赤有着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取代明朝。

对于优秀的皇太极来说,争取汗位是早晚的事情,只是生母叶赫那拉氏的话让她过早的开始筹谋这件事情,自此之后,他开始了继位的第一步。

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继位之路:英雄的背后,有常人缺乏的勇气

对于当时的皇太极来说,虽然深得努尔哈赤的喜欢,但是却并没有战功,他并非长子,只有有了战功,才有继承汗位的实力。

但是努尔哈赤最初却并没有让皇太极参与到战争中来,努尔哈赤深受汉族的影响,认为长子继承汗位才是正统,所以当时的大贝勒褚英才是努尔哈赤心中的继承汗位人选。

大贝勒褚英并没有皇太极的才能,但却爱争强好胜,与皇太极一较高下。

褚英曾经最接近汗位的继承人选的,努尔哈赤让他主政就足以说明对他的看重,但是褚英这个人太注重权力的欲望,他急于将权力抓在手中。在努尔哈赤让他主政以后,他得到了无限的满足,他已经成为建州女真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储君。加之最具竞争力的叔父速尔哈赤刚刚失宠,他像是站在了权力的顶端,洋洋得意。

当时的褚英犯了大忌,越是到这种关头,越应该谨小慎微,不喜形于色,他的飘忽让他失去了本来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他寿辰之际,他要求皇太极和五大臣发誓以后只听命他一人,所有的军情政务不得私下告诉努尔哈赤。

褚英的这一行为无异于自寻死路,把把柄送到了皇太极手中,皇太极联合五大臣一起将这件事告诉了努尔哈赤,结果可想而知。对于努尔哈赤来说,褚英的这一行为无异于要架空自己,这对一个上位者是绝不能接受的。

事情发展到这样的地步,大贝勒褚英已经没有了竞争汗位的资格,在之后他又自寻思路,扎小人诅咒皇太极和努尔哈赤,这也造就了他的悲惨结局。

在褚英落马以后,派谁主政成了一个难题,在五大臣之首费英东的主张之下,形成了四大贝勒轮流主政的局面,这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四大和硕贝勒。在这四大贝勒之中,最具竞争力的还是二贝勒代善,按照长幼次序来说,代善是最有资格继承汗位的。

关于代善这个人,我对他的评价是中庸。

他没有皇太极同样的优秀,但是却也没有褚英的无能,在前期的战场上,他和皇太极都跟随着努尔哈赤立下战功,可以说知道努尔哈赤死前,代善都是最有资格与皇太极竞争汗位的人选。

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继位之路:英雄的背后,有常人缺乏的勇气

但是代善这个人,却有着和褚英一样的急功近利。

在褚英被处置之时,努尔哈赤有意考验代善和皇太极,在努尔哈赤心中是不忍心处置自己的儿子的,但是他却故意说要处死褚英。

大贝勒褚英一死,作为二贝勒的代善理所当然的就成为努尔哈赤所有儿子年龄最长的人,这也可以成为他最大的优势。在皇子继承当中,早生一天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努尔哈赤所有的儿子当中,代善是最不喜欢褚英死灰复燃的,他理所当然的主张死罪。

再反观皇太极,看了史书以后我们会发现皇太极这个人是很会揣摩心意的,他明白努尔哈赤的用意,更明白褚英对他来说已经不再是威胁,他力劝努尔哈赤留下褚英一条性命。只不过将权力看的太重的褚英被终身监禁以后,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在宁远州一役中,努尔哈赤吃了少有的败仗,更深受重伤,这成为已经60多岁的努尔哈赤的催命符。在努尔哈赤死前,只有他的大妃和代善在场,但却并没有指明由谁继承汗位。

据说,代善和努尔哈赤的大妃纠缠不清,所以努尔哈赤在死前下旨要大妃殉葬,为了拯救大妃,代善主张皇太极继位,要求是在他继位以后拯救大妃,因此就有了代善对皇太极说“汝智勇胜于我,汝须代立”。

关于代善与大妃之间的关系,这是谁也说不清楚的,也有人认为这是皇太极故意散播的消息,但这都没有真凭实据,不能成为历史的真相,但是我们从当时的局势来看,皇太极继位对代善是最有好处的。

从皇太极继位以后,其他三大和硕贝勒的待遇就可以看出来,代善虽没有继承汗位,但是也拥有着绝对的权力,手中也握着两旗的兵力。相反,如果是多尔衮继位,可能就没有这样的局面,况且多尔衮当时年幼,如果他继承汗位,可能也没有皇太极的成绩,当然,对待历史问题,是不存在如果这样的假设的。

除却兄弟拥立,皇太极本身就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在攻打沈阳、辽宁的几场战役中,他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而在他继位之后,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征战,反间计使得明皇帝解决袁崇焕,征服朝鲜,无一不证明皇太极的雄才伟略。

因此,皇太极的继位对于当时的后金来说,也是最好的选择。

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继位之路:英雄的背后,有常人缺乏的勇气

皇太极的一生,是雄才大略的一生。

每一个英雄,都会有英雄造时势和时势造英雄的观点之分,但对于皇太极,却更多的是英雄造时势,而这其中的勇气,来自他的雄心。

如果你对明清的历史感兴趣,就去看这本书吧。以漫画形式再现明末清初皇太极、袁崇焕、洪承畴、李定国、多尔衮等16位关键人物的命运抉择。

这本书会告诉你,每一个英雄背后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里,藏着我们生活中所缺乏的勇气。#遇见好书#

帝国失格:明清易代十六人 ¥28 购买 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继位之路:英雄的背后,有常人缺乏的勇气

我是小Q,一个热爱文字的90后

微风不燥,遇见你刚刚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太极   和硕   贝勒   努尔哈赤   女真   清朝   皇帝   明朝   英雄   战功   美文   常人   人选   权力   勇气   儿子   喜欢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