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得偿所愿的拜金女盛墨兰:比本性更重要的是三观

我是作者//习惯了相思

《知否》原著得偿所愿的拜金女盛墨兰:比本性更重要的是三观

盛家四个女儿,盛墨兰并非先天条件最差的,但是却是过得最不幸福的一个。

明兰曾经质问墨兰说:“论儿女,论前程,论夫妻情分;大姐姐,五姐姐,还有我,四姐姐自己比比看吧”。一句话道出了墨兰的心酸,不管是从哪一方面比,盛墨兰都是姐妹之中最差的。

盛墨兰母女心心念念,绞尽脑汁也要嫁进去的梁府,最终却应了长柏妻子那句“梁家可并非什么福地洞天”。得偿所愿的盛墨兰,将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也只是自食恶果。

原著里的盛墨兰私遇梁晗,并非明兰设计,而是盛墨兰母女自投罗网。在盛墨兰的择偶观中,没有人品,也没有长远打算,只有能够给她体面和尊贵,以后能否给她更好的生活。

这样的盛墨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拜金女。

她贪图小利,不愿嫁给盛紘为她选择的寒门子弟。明兰和墨兰最大的不同就是明兰活得通透,盛明兰虽然对自己的父亲有一些小意见,但是对于她选女婿的标准还是很赞成的,但是盛墨兰却不一样,在她眼中,只有选豪门子弟才是对她好。

从某种意义上说,盛墨兰是盛紘真正的爱情结晶,是他自由恋爱的产物,所以对于墨兰,盛紘是比其他几个女儿要更加爱护的。

可是,盛墨兰却看不清楚究竟谁才是对她真正好的那个人。这样不知好歹的人,是拎不清的,在盛墨兰的心中,利益才是天平里最大的砝码。

盛墨兰悲剧的真正诱因,有林小娘的误导,也有盛紘的偏爱,但归根究底,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养成了错误的三观。

《知否》原著得偿所愿的拜金女盛墨兰:比本性更重要的是三观

人之初,性本善,我始终相信,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善良的一面。而对于盛墨兰来说,她的本性并谈不上太坏。

原著中并没有林小娘送大量滋补品给明兰母亲卫小娘,所以盛墨兰嫁入梁府后,自然也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原著中的盛墨兰,骄傲蛮横,但是手上却没有人命。

她的一生,都在斤斤计较,不断的争斗中度过。

在盛家时,她与如兰斗,为一点小事与明兰针锋相对。在搬入葳蕤轩,住在嫡母王氏的身边之后,她常常盯着如兰的衣着穿戴,一旦王氏有半点不公,她便不依不饶。而这件事情,也是墨兰这一辈子做过最多的事情。

盛墨兰的本性不坏,却坏在有一个林小娘这样的母亲。盛家老太太曾经说过林小娘的一双儿女,都是被她自己教育坏的,她对墨兰的教导,将本应该是大家闺秀的女儿,教成了只知道争抢的耍小聪明之人。在葳蕤轩的所作作为,都是源于林小娘给她说的一段话:

“孩子,别哭,以后你住到了葳蕤轩也有好处,你冷眼看着如兰有些什么,有什么缺的,便去向太太要,太太要是不给……哼,我叫她吃不了兜着走!老太太不是说姑娘没出阁前都一般的尊贵吗?”

于是,盛墨兰的一生,都是在耍心机中度过,看不见远方的大道,只有眼前的利益,她最擅长的就是与人斗。在嫁进梁府以后,她与梁晗的小妾春舸斗,在新欢之夜,放低身份去照顾小妾,引得所有舆论都向着她这边,她洋洋得意。

盛墨兰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自己的小聪明,享受着和小妾斗胜的战果。心小了,世界也就小了,没有远见的人,只能活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梁晗并非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如果墨兰婚后可以好生劝导,也不至于一直没有成就。

在原著的最后,提到了梁晗在兵乱之中领着家丁帮邻街人家打退了趁火打劫的蟊贼,以后大有作为。从一开始墨兰的重心就放错了,所以盛墨兰的结局是以华兰的一句话结尾:“唉,若墨兰懂事,好好过日子,以后也不见得差了。”

《知否》原著得偿所愿的拜金女盛墨兰:比本性更重要的是三观

角度不同,看待事情的结果也不同,若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那么别人就都是错的,这是太过自我。

盛墨兰的自私,贯穿全剧,在盛府之时,就已经初见端倪。如兰的亲舅舅送给她的玉,因墨兰看上,所以向盛紘讨要,最终由盛紘送给了墨兰。对于盛紘的这一做法,我们并不能表示赞同,因为盛紘的偏爱,只会引导墨兰形成错误的三观,但盛紘还算得上是一个好父亲,又打了一块玉给如兰。

孔嬷嬷曾经给盛紘说兄弟姐妹众多的家族,父母最要一碗水端平,但是盛紘却没有做到,最后吃亏的不是别人,只会是孩子自己。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墨兰错误观念的养成,离不开盛紘无底线的偏爱。

就像如兰说的那样,不管事情对错,每每墨兰流眼泪撒娇,假装无辜,就会博得盛紘的同情,而忽略了是非。没有是非观念的人,是很可怕的。长期和如兰斗争的经验,让墨兰变得贪婪且自私,她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如果稍有不遂心愿,就是别人对不起她。

墨兰最大的心病就是嫡庶之分,而她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自己是庶女,稍有不公,就怨天尤人,觉得是别人对不起她。但是墨兰在盛府过的生活,绝不是一个庶女的水准,她的抱怨,是没有感恩之心,所以最后连盛紘也寒了心。

这样的怨天尤人,一直延续到了婚姻中。自己用尽心机求来的婚姻,最终没有过上想要的生活,甚至比原来要嫁的文炎敬还要差,对着明兰,她对自己人生的评价是:“我自小就运气不好,今日才叫你们笑话。”

“自小到大,姐姐每遇糟糕之事,总是怨天尤人。或怨爹爹不够宠爱,或怨祖母偏心,或怨姊妹们碍事。这毛病,到如今也还未改呀。这门亲事是姐姐自己算计来的,无人可怨了,姐姐就推给运气。姐姐何不想想,也许,所有这些,都是你自己的不是?”

墨兰的一生,都毁在了太过自我这一点上,不懂得反思自己,是她最大的错。

《知否》原著得偿所愿的拜金女盛墨兰:比本性更重要的是三观

不计后果地得到,是欲望作祟。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

盛墨兰这第三处错,在于太想得到。当然,欲望本身没有什么错,但实现的方式却不应该是没有底线的。她的三观本没有错误到极点,但最大的不幸是身边有一个林小娘这样没有格局的人,面对齐衡,林小娘是这样教墨兰的:

“傻孩子,你要做得聪明些,借些名堂找些名头,你父亲不会察觉的;好孩子,你诗文好模样好,时间长了,不愁齐公子心里没你。……

正因为有林小娘的推波助澜,墨兰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平宁郡主的面前表现,想要争取自己的幸福,这一次的盛紘,深深地责骂了墨兰,并为她在寒门子弟中选取合适人选。但这时的墨兰,已经被母亲林氏彻彻底底的教坏了:

“孩子,别听你父亲的,他是大老爷们,不知道内宅的弯弯绕。若论出身你自比不过如兰,可你相貌才学哪样不比她强上个十倍百倍,一样的爹,凭什么你将来就要屈居她之下?若你自己不去争取强,好的哪轮得到你?难不成你想一辈子比如兰差?”


齐衡无望之后,墨兰很快地转战到了梁晗身上,明兰看不上的人,却成了墨兰眼中的宝。因为两人的追求不同,对于墨兰而言,她最擅长的就是女人之间的争斗,所以她做好了准备,哪怕梁晗再不济,也终究是勋爵人家的嫡子。

而盛墨兰自认为自己可以在梁家过得很好,因为她每天接受着来自林小娘的教育就是争宠斗艳,整治妾侍,牢牢拿捏夫婿,分宠,挑拨,谄媚,她的结局,是自作自受。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区分好与坏的界限就是实现欲望的方式要有底线。不择手段地得到,不值得被尊敬。

《知否》原著得偿所愿的拜金女盛墨兰:比本性更重要的是三观

正确的三观,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

人性本善,但只有正确的三观,才能让我们明辨是非,更懂何为善。

《知否》原著得偿所愿的拜金女盛墨兰:比本性更重要的是三观

我是小Q,一个热爱文字的90后

微风不燥,遇见你刚刚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原著   葳蕤   寒门   小聪明   怨天尤人   子弟   美文   底线   本性   父亲   姐姐   欲望   事情   女儿   母亲   错误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