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怨恨马得福的马得宝:对一个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信任

我是作者//人间小Q

《山海情》怨恨马得福的马得宝:对一个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信任

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是一场毫无心机的谄媚和讨好。

想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想要在父母面前刷新自己的存在感,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溺爱,而是来自家人和朋友的信任。

《山海情》里的马得宝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成绩不好,调皮捣蛋,却又绝不低头,从马得宝的身上,很多人可以看到自己身上的影子。

他并非家中长子,也有一个比他更小的妹妹,而家中的长子长女,因为第一个出生,往往会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和托付,这是来自父母的对较小子女的善意,但却是对子女最大的不公。

平等对待孩子,不在于给他多少关爱,更多的是一视同仁。同样的身份和存在,长大以后,他不需要照顾,更不需要活在优秀哥哥的阴影下。

可马得宝没有得到父亲马喊水这样的对待,在父亲回涌泉村时,他将马得宝交给了哥哥马得福。作为一个父亲,他的做法没有错,可是对大儿子的更多信任,在得宝的心中早已落下了阴影。

马得宝张扬的背后,却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他在意的,不过是父母的重视。在剧情的刚开始,他带着几个孩子和水花逃走,他们想去更远的地方看看,想要有一番作为。可彼时的马得宝,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对未来,没有过多的打算,想要得到的,不过是证明自己。

可是他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在马得宝身上,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往往更调皮,他们并非因为调皮成绩不好。

每一个孩子,内心都是懂事的。

调皮捣蛋,是因为他们想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不想一直活在别人的阴影中,这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马得宝最真实的写照。

《山海情》怨恨马得福的马得宝:对一个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信任

在无数条弹幕中注意到这样一句话:得宝是全剧最惨的孩子,一直被打,最后还在煤窑吃苦。

马得宝是一个被打大的孩子,他的形象就是父母眼中的混孩子,他的学习成绩不好,和村里的几个孩子混在一起。因为有父亲和哥哥的存在,他不需要照顾这个家庭。

可作为这个家庭的一份子,他是懂事的,他懂得家里贫困,所有的钱都给了哥哥读书。或许,这是他不愿意读书的借口,但是有这样想法的孩子,不应该被批判。

有一种孩子,需要过早地懂得责任,父母对他的信任和重视,就是对他最好的教育。

可在父兄的眼中,他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这种认知让他觉得憋闷,他拼了命地想要证明自己,却一次次的失败。他策划过一次有组织的逃跑,最后被哥哥一个眼神叫回了家中,并狠狠地挨了一顿打。

在那个年纪,他过早地想要得到重视,却不得其法。在一次次地证明自己又失败的过程中,他对自己没有了信心,甚至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长大之后,他最想的事情就是挣钱,在工地上搬砖,干苦力,他并没有叫苦喊累,他并不是一个不能吃苦的孩子,他只是一个不知道怎么表现自己的孩子。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马得宝从来都是知道自己家庭条件的人。可是这样的他,却犯下了一个大错,因为自己的疏忽,弄丢了尕娃,那是他姑姑的命。

这对于马得宝来说,远比其他人要难受得多,他并不是一个坏人,却总是办坏事,并成为父母眼中的坏孩子。涉世未深,他们一次次地无意地办了坏事,也是他们的无奈。

没有任何孩子想要成为一个坏孩子,他们只是不懂如何成为一个好孩子。因为尕娃的丢失,他再次成为父亲不待见的孩子,他送父亲和姑姑回涌泉村,父亲甚至都没有看他一眼。

马喊水的父爱,藏得太深,并不值得提倡。

《山海情》怨恨马得福的马得宝:对一个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信任

他说:他更想成为哥哥,让得福不用处事那么周全,其实,他也想成为那个照顾全家的人。

在尕娃丢失以后,愧疚和自责的心情,让马得宝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他将愤怒发泄在了哥哥马得福身上,说出了他藏在内心深处的话。

父亲对于大儿子的信任和重视,一直都是扎在马得宝心中的一根刺。

他埋怨父亲将家中的钱都用在了哥哥的读书上,更埋怨哥哥带他们移民,却让他们吃苦受累,看不到未来。但他真正生气的,是父亲对哥哥的重视,是哥哥处事的周全。

他更想要一个会犯错,会做错事的哥哥,一个太完美的哥哥在他面前,是他最大阴影,而他更不愿成为一直拖累哥哥的人,所以他选择了自己去新疆。

临走时,他写给哥哥的那一封信,感动着我。就连走,他都不愿意麻烦哥哥,不愿意为他添麻烦。他是爱哥哥的,但却也有着同等的生气,处事周全的哥哥,委屈的只能是他自己。或许,他也曾想过自己反过来护着哥哥。

他去新疆,是他的成长之旅,也彻底粉碎了他的自信。

曾经想过远走,大展宏图,可是在去新疆的路上,他开始迷茫,面对未知的旅途,他有那么一丝的畏惧。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对未知的恐惧。

他去向了那个比宁夏大了很多倍的新疆,在这里,他见到了人心险恶,更经历了生死。在工地上没日没夜地干活,老板的催促,坏人最后把他坑到了煤窑里,这些经历都让敲打着他的内心。

在煤窑经历生死的那一瞬间,成为他的恶梦,而老板临走时那嫌弃的眼神,让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这一趟新疆之旅,让他开始成长,也击碎了他的狂妄。

《山海情》怨恨马得福的马得宝:对一个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信任

他开始怕了,曾经想要去远方的他,不敢再踏出家中一步。

曾经的他,面对父亲的毒打,依旧可以仰着头,不认错。但是现在,连他自己也在说自己是那个干什么都会失败的人,面对前路人生,他怕了。

种蘑菇的时候,是他拒绝去福建之后的选择,但他却没有太多的信心。害怕失败,是马得宝最大的难关,一直象征着失败的他,没有信心能够成功。

凌教授的支持,不能成为抵挡村里人口水的武器,他只能回避,因为在他有限的人生里,没有太多成功的经历让他去反驳。

他自己也害怕村里人说的成为现实,他花了2000块钱种蘑菇,费了太多的心思希望可以长成。他不能失败,不只是为了两千块钱,更多的是找回人生的信心。

看到水花算数那么的迅速,他再一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水花告诉他,不是因为自己有多聪明,而是因为她上过初中,学习能力比他强。水花的话,让这个孩子再一次有了信心,他开始学习,将心思更多的放在了种蘑菇上。

蘑菇长成了,他不仅赚到了钱,更帮了自己的哥哥,在全村人面前证明了自己,这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一件事情,他在全村人的面前证明了自己。于他的人生而言,也是一次华丽的转身。

那个叛逆的少年,终于得到了心心念念的认可。

一个可以将自己赚来的钱大部分交给父母的孩子,他能有多坏呢?

他想要得到的,不过是同样的认可,他也想成为那个保护全家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一直躲在别人的羽翼下的,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做那个被保护的人。

被保护的人很幸福,可保护别人的人,也很享受那种依赖和成就感。能够用自己的实力,保护家人,成为他们依赖的对象,马得宝做到了,而这也是他一直最在意的。

《山海情》怨恨马得福的马得宝:对一个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信任

对一个孩子来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得到大人的认可。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应该用坏这个词来形容,他们最想要得到的,不过是重视和信任。

所以,对一个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溺爱,而是信任教育。

《山海情》怨恨马得福的马得宝:对一个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信任

我是小Q,一个热爱文字的90后

微风不燥,遇见你刚刚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煤窑   孩子   新疆   水花   蘑菇   美文   怨恨   调皮   阴影   家中   内心   重视   信心   父亲   哥哥   父母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