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的“闭环思维”

职场中的“闭环思维”

故事的开始

疫情在家办公了将近一个月,之前入职的一个同事试用期也快结束了。

居家办公前,老板找我聊了下这个新人,感觉这人做事有点思路不清晰,让我评估下去留问题。

都是在家办公,也就没有找到合适的事情去反馈这件事情。

到公司上班第一天,就找老板谈了这个问题。

这个其实就是闭环思维。


什么是闭环

所谓闭环思维就是对于发起方发起的一件事情无论结果如何都要在给定的时间给与反馈。

“闭环思维”来源于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的“PDCA循环”也叫“戴明环”。

“PDCA循环”是单词Plan、Do、Check和Action的首字母缩写。分别代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职场中的“闭环思维”

1、P (plan) 计划:目标与方针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

2、D (Do) 执行:根据掌握的信息,设计方法、方案以及计划布局等等;再根据设计与布局,进行运作,实现计划里的内容。

3、C (Check) 检查:总结“执行”的结果,分析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从而明确效果,发现问题。

4、A (Act)处理:对上一步“总结的结果”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过程并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的,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


忽略的问题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闭环就是把事情做完有交代就结束了。其实不然,闭环的关键在于反馈。

不只是有结果了或者事情最终结束了才需要反馈,还事情发展的关键节点也是需要反馈的,他能让发起人每次见到你都问题“之前交代的那个事情怎么样了?”

另外闭环思维,还需要发挥个人的创作性,去解决反馈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不能只是把它看做是一个工作流程。

闭环的核心是要明白对方的期待。当去执行一个任务,发起方除了想要了解结果,TA也想要了解在执行过程中的思路和困难。如果你遇到困难,TA可以帮你,最终促成事情有好的结果

结束

在职场中,“闭环思维”不仅仅说明了一个员工拥有完成任务的能力,还体现出“良好的合作意识”——这样的员工会让管理者、同事们觉得“靠谱”,能够放心的将工作交给“他”,给“他”委以重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闭环   思维   委以重任   发起人   去留   周而复始   美文   交代   布局   思路   反馈   事情   老板   员工   结束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