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竖井”式思维

远离“竖井”式思维

公司19年签了一个千万级的单子,前前后后耗了快两年多了,如果是一般的公司是真心耗不起的,没办法2G的单子就这样。

最初的标书是由负责技术的同事提供的,然后交给商务人员去使用。投标文件一般有个标准,都会把很简单的东西描述得高大上一些,大家也都可以理解。

远离“竖井”式思维

问题是商务人员把标书改的天马行空,一直到最终中标都没和技术重新核对一下。他们不知道吹过的牛逼早晚是要兑现的,万一实现不了呢?这给最后的交付验收增加了很大的成本。

另一个问题是核心系统竟然外包给了第三方,这对于一个以技术驱动的公司来说匪夷所思,不知道当初的领导是怎么想的。以至于后来,后来想替换为自己的系统,付出了巨大的时间,人力成本,到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不管是商务还是上面提到的领导,他们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待这个问题的。把一个问题从“这里”转移到了“那里”。这就是典型的“竖井”思维。

远离“竖井”式思维

网上看到的一则故事,有家航空公司设置了KPI来提高航班出发的准点率,半年下来从报表上看航班的准点率的确大幅度提高,可奇怪的是航班的空座率不降反升。

运营总监很是纳闷决定展开调查,调查人员在各个机场亲自坐了若干次本公司航班后终于发现渐渐不受乘客欢迎的原因其实来自于KPI的考核,因为出发是以机场提供的离开登机廊桥的时间算起,于是那些本预计要晚起飞的航班到点就把舱门一关,带着乘客就在跑道前一停直到起飞,表面上看出发准点率是提高了,实际上反而造成了乘客满意度的下降。

张小龙《警惕KPI和流程,支持内部轮岗》的内部演讲曾经刷爆了朋友圈,文章核心在于讲的是“考虑产品和业务的问题,不应该从KPI的角度,而是应该从用户角度出发。”这也是对摒弃“竖井”KPI的佐证。

远离“竖井”式思维

想要避免“竖井”式思维,只能站在更高层次,拥有系统思维,这样才能看清纷繁的世界,做更好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竖井   思维   标书   单子   美文   乘客   航班   角度   机场   核心   成本   人员   商务   系统   技术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