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圈与影响圈

关注圈与影响圈

学校开学照

故事的开始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学校围墙外边的家长的举动着实让我无法理解,也不知道他们此刻是什么样的心态。

这么多人拿着手机在等待,只为了证明你们的爱吗?

这么急切地想要看到什么,担心孩子适应不了吗?

这么高难度的动作是否担心孩子看到,照样学样吗?

在我看来,他们对孩子过分关注了。


“关注圈”与“影响圈”

每个人都有一些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金钱或时局,这些问题可以归为“关注圈”。

其中有些问题是与自身相关的,可以被自己所掌控的,这就是“影响圈”。

着眼于“影响圈”的人,他们积极主动、遇到问题想办法、把心力投入到能使自己有所作为的事情,不断突破自我,向上生长,所获的成就使“影响圈”不断增大。

注重“关注圈”的人,他们行事容易受到外面环境的影响。

由于着力方向错误,遇到问题总是消极被动、怨天尤人、找各种外在客观原因。

随着时间的增长,个人能力没有提高,自身的缺点反倒是更加明显,由此“影响圈”便会缩小。

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在学校不适应、学习成绩跟不上、被同学欺负等,这些都是“关注圈”的问题。

即便他们全情地投入,也完全处于被动,徒增添忧虑和无助,最终使孩子养成凡事依赖父母的习惯。

相反,积极主动的父母,总是向“影响圈”去寻找答案。他们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解决问题上,如:怎么使孩子学会独立和自我成长。他们会教给孩子怎么去勇敢地面对挫折、如何科学有效地去学习、遇到问题又该如何解决等。

他们深度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提高自己育人的能力。


扩大“影响圈”

看下自己的手机app,是不是不经意间已经关注了一定数量的各种自媒体账号了。

这些推荐算法深谙我们的喜好。我们沉浸在这些“关注圈”中,无法自拔。

以财经自媒体为例:我们被动获取了一些观点、原理、和所谓的真相。我们无法去伪存真,因为这些内容不属于我们“影响圈”的知识范畴,大部分内容只是为了迎合我们的“胃口”。

所以,仅仅通过这些包装的内容,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专业知识匮乏的基本事实。

过多地关注这些支离破碎的“关注圈”,我们很难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只会让我们远离事实。

要想全面了解金融知识,还是需要从“影响圈”里面去寻找答案。

比如,通过大量的阅读经济类书籍并学习相关的课程,去补齐我们的经济学认知系统。把这些知识内化为我们的认知体系,来帮助我们还原真实的世界。

这样,也就扩大了我们的“影响圈”。


结语

无论什么问题,都要用积极主动的去面对,用“影响圈”去施加影响。

如果遇上实在无能为力的状况,那就“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并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去伪存真   美文   认知   心态   事实   担心   父母   答案   体系   自我   能力   孩子   学校   媒体   知识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