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已经习惯躺平了

/

关于悲剧的起因

笼罩在一层更为阴森的暗示里

/

00后已经习惯躺平了

01

前些天回了一趟老家,为了给妹妹挑一个好学校。

今年夏天,她即将进入人生当中一个全新的阶段。

从小学到初中,从童年到少年。

但她的人生小转折,并不十分顺利。

按我妈的描述,“她迷上了网络小说”。

准确来讲,是“耽美”小说。


02

妹妹是最后一批00后,生于09年的冬天,射手座。

当时我正在上初三,一下晚自习,立马赶到产房,无比喜悦地迎接这个小生命的降临。

我跟妹妹的关系十分亲近,几乎无话不说。在她小时候,我带着她出去玩,由于年龄差距大,长相神似,经常被外人误以为是母女。

近两年疫情,我一直留在深圳,也在更早的年月里,错过了妹妹十周岁的生日。

再次相见,她已经褪去幼时的稚气,脸上冒出几颗青春痘,一转眼,从不到一米四的个子窜到了一米六。


03

我进屋的时候,她正坐在书桌前,两只手肘撑着下巴,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的电视,屏幕中播放着上半年的热剧,《山河令》。

当时我妈正在家对面的医院上班,出门之前,叮嘱她在家里复习,好好准备两周后的招生考试。

我抽出她手肘之下散乱的书,随意翻了翻。那是前一天没做完遗留下来的数学试卷,几道题的作答有着明显的错误。

她看到我,并不像我预料中那么热情,或者高兴。

在我原本的想象里,我们的久别重逢,对她而言,应该是一种难得的惊喜。

她没有。

朝我礼貌地一笑,一言不发,很快转过头去,继续沉浸在电视的剧情里。

回家之前,我在网上查过一些资料。她看的耽美小说,就是受《山河令》《陈情令》以及同题材网剧的影响。

资料中有一句让我无法忘怀的描述:“打情色擦边球割腐女韭菜,耽改剧是对观众的冒犯”。


04

印象中,妹妹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在县城的一所私立小学就读,每周六回家一次。

但今年,每次和我妈通电话,都能听出她的忧心忡忡。

她告诉我,最近的几次考试,妹妹的发挥极不稳定,总体退步严重。

前不久的期末考试,最擅长的数学也只有70多分。

关于这一点,妹妹后来告诉我一个秘密。

她之所以没考好,是因为考试的时候在偷偷看小说。对此她很无奈地给出了原因:

同学只愿意在考试的时间借给她,那本书太抢手,别的“档期”早就已经排满了。


05

五月份,妹妹参加了一所重点中学的招生考试。

在来自不同小学的几百名学生中,她是为数不多被录取的考生,将作为“优质生源”送进这所学校唯一的创新班。

但遗憾的是,那所学校在另一个县城。一是入学手续非常繁杂,需要有当地的租房合同、务工和社保缴纳证明,以及教育局公证的入学资格认定;二是交通极其不便,位置偏僻,距离遥远,对家长来讲,入校探访也存在很大的阻力。

想来想去,只得放弃,另作打算。

从那以后,妹妹参加过大大小小、不下五次的招生考试。

但都因为排名不佳,再也没有“优质”的创新班,愿意向她伸出橄榄枝。

我这次回家,是帮助她在退而求其次中,作出一个相对最优解的选择。


06

我妈的担忧,不仅仅源于妹妹的学业正在走下坡路。

我们家并没有传统的“名校至上”思想,父母虽然年纪大了,但都十分开明,对子女的关心与教育,也更多地侧重于健康的心智方面。

这两年来,妹妹性格上的一些变化,让父母有点不知如何是好。

学校老师对妹妹的评价,从去年开始,渐渐出现了“胆小”“内向”这类形容词。

据我妈说,不论放假多久,妹妹始终不出门,总是独自一人守在房间里;平时无精打采,拖延症严重;一言不合就会跟我妈吵起来。

在跟我妈的日常沟通里,“关你什么事”“你怎么知道”……几乎成了妹妹的口头禅,带着激烈的抵触情绪。

“她凶我的时候,我也只能听着……等她平复下来了,再跟她慢慢讲道理。

我想着她平时也没有宣泄的出口,各种压力、负能量,全都压抑在心里,更不好。”


07

回到家,我才切身感知到妹妹的变化,也真正体会到我妈的惶恐。

我问妹妹,以她自己的想法,最想去哪个学校。

她说,“随便。”

问她长大后想做什么。

她说,“随便。”

问她想不想去深圳。

“随便。”

带你去看电影吧。

还是随便。

突然想到,父母曾告诉过我,她一直很想去北京。我问她,要不要趁着这次暑假,去北京玩一段时间。

随便。

“我已经不想去了,”她补充了一句,“哪里都不想去。”


08

2017年,她在深圳度过了整个寒假。在我的记忆中,那是她最快乐的一段日子。

我们去欢乐海岸吃日料,等着八点半准时上映的水秀。

每天早上,在威斯汀酒店吃自助早餐,她会取上多到吃不下的冰淇淋和小蛋糕。

在商场看到时装区的巨型高跟鞋装置,她面露惊喜,夸张地大叫,让我给她拍下跟高跟鞋的合影。

那段时间,我带她看完了当年的所有贺岁片。期间有一次,电影即将开始,在赶去影院的途中,路过一家童装店,她一眼看中了一副造型奇特的红色眼镜,摆放在店中央最显眼的位置。我给她买下了那副眼镜,看完电影,回到家才想起来,她把眼镜落在了影院座位的扶手上。

时至今日,这件事,她都记得清清楚楚,说起来的时候依然眼含遗憾。


09

但另一些在我心中更加深刻的记忆,她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

她离开深圳的那天,我们起得很早,先去了荷兰花卉小镇,那是深圳之行的日程里,最后一个目的地。

我想在分别之前给她买一束向日葵,作为送别礼物,希望她在家里也能像在深圳一样,始终面向阳光,开心地生活。

中午,我送她去高铁站,她左手拿着向日葵,右手紧紧抓着我。

一开始,她只是不声不响,满脸愁容,闷闷不乐的样子,我抱着她,想给她我力所能及的安慰。

到后来,她开始默默流泪;随着车驶向终点,她终于放开喉咙大哭起来。

那揪心的哭声,直到现在都无比清晰地在我脑海中回响,恍如发生在昨日。


10

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曾经,她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对新鲜的事物充满渴望。

而如今,她似乎已经遗忘了那份好奇与渴望,丧失了曾经的活力,内心的热情所剩无几。

现在的她,目光涣散,眼神中满是冷淡和漠然。

这么小的年纪,竟是一身的疲惫。


11

一天晚上,我准备跟妹妹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

我把她叫来书房,让她弹一首钢琴曲。她说,已经全忘了。

妹妹10岁以前,学过钢琴,学过画画,学过舞蹈,都考过级、拿过奖,这两年因为疫情都终止了。

因为疫情,因为疫情……“因为疫情”已是反反复复被归因的托辞。就像我妈说妹妹看小说:

“就是因为去年疫情,去不了学校,只能上网课,她才用平板看起了小说。”

前段时间,我妈说,疫情之后,妹妹再没碰过钢琴,也不再画画、跳舞,她觉得自己“学啥都学不好”。


12

钢琴上面已经积了一层灰。

我打开琴盖,弹了一首她小时候很喜欢的曲子。

由于太过生疏,弹得并不流畅,她能听出中间的错误。旁观了一会儿,她在我身边坐了下来,手指放在琴键上,看起来跃跃欲试。

在我们断断续续、频繁出错的琴声中,终于,终于——她久违的笑容又一次出现。

虽然短暂,但清澈、干净。

我知道,这时候,她已经卸下了心中的一些负担。


13

从最简单的闲聊开始,我尝试着一步一步探触她的内心。

她告诉我,在同学眼里,她的性格不好。她跟同学吵过两次架,还打了起来,要不是上课铃响,他们“可以打到第二天早上”。

我问她对升初中是什么感觉,是期待多一些,还是害怕多一些。

她说,没感觉,“反正就那样了”。

我问她为什么不对妈妈好一点。她说她也不知道,忍不住就会针锋相对,事后也会觉得这样不好。


14

我们聊到小说。

在她的意识里,从她开始看小说的那一天起,她就已经跟“大人”站在了对立面。而随着她的成绩下滑,这种对立越来越严峻,她也因此受到更大的指责。

她没觉得自己不对,“如果看小说能像复习一样跟成绩扯上关系,大人也不会管得这么严。”

而在她看来,现在复不复习,都已经无法改变升学的结果,她已经考不上更好的学校。

很多时候,她会觉得无聊,觉得学习很枯燥乏味。但除了看小说看电视,她也不知道可以干什么。

别的事情,她都没有兴趣,也没有动力。

她不想去结交朋友,也不想跟成年人玩,更不想跟陌生人相处。


15

回深之前,我还是带她去看了一场电影。

《狼行者》,一部欧洲动画片,讲的是童真的友情,善良、勇敢和正义。

观影过程中,她看得很入迷。

结束后,我说中间有一段我睡着了,让她告诉我当时电影里发生了什么。

她很生动地为我讲述了一遍故事的情节。

在那一刻,我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感动。

我仿佛看到她的纯真被一种神秘的力量唤醒。

离别的时候,她没有像几年前那么难过,表现得很平静。

看起来好像跟我回来时没有什么变化;但我知道,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已经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而那些变化,是无法用肉眼识别出来的。

列车缓缓驶向深圳,我回想起那天夜里她的只言片语,完全理解她处于这个年纪的迷茫与孤单。

我挑了一些书,填了她的地址,下了单。

我相信这些读物,会走进她的内心,替代那些如今正侵蚀着她身心的毒物,将她再一次点亮。

我也明白了,接下来,我应该做些什么。


hi,我是简衎。

我们需要的文字,应该是一把能击破我们内心冰海的利斧。

关注我,看更多走进你内心的故事。

愿你在这里,无限接近于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手肘   疫情   深圳   美文   钢琴   年纪   内心   眼镜   随便   不好   父母   习惯   心中   妹妹   学校   电影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