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离开水火难以生存,有东西比它们更重要,且不能让

水和火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两样东西,人们没得水喝就会渴死,没有火人们就得像原始人那样饮血茹毛,水和火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必备要素,离开了水、火,人类就不能很好地生存。所以,水和火对人们来说特别重要,天天离不了。

孔子却说,还有比水、火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仁,人要有仁德,要有精神的追求,它胜过了对水、对火的需要。他说,“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孔子认为,水火无情,人可能会被水淹死、被火烧死,但是没有见过为谁为了实行仁德而死的。

《论语》|离开水火难以生存,有东西比它们更重要,且不能让

孔子的这句话也有偏颇的地方,他提倡“无求生以害仁,有求杀身以成仁”,同样有人为了仁而死,伯夷因义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比干因为谏言商纣王而被剖心,古往今来为仁而牺牲生命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同样是死,意义、价值却完全不一样。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水和火满足的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仁满足的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物质可以满足人的生存,但带给人的幸福感却不是持久的,这也就是当下为什么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而有些人的幸福感在下降。当物质困乏时,一点点物质的满足就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幸福感,而随着物质的饱和度不断增加,人们幸福感越来越小。

《论语》|离开水火难以生存,有东西比它们更重要,且不能让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就是因为物质的满足不能完全带来精神的满足;当人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人的幸福感才会持续。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坐在宝马车,却哭了,物质并没有让他感到更多的快乐;而有些人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却笑了,精神的富足代替了生活的贫困。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就理解了孔子为什么说人对仁的需要超过了对水与火的需要。水与火虽然是人类的基本生活离不开的东西,如果没有精神、没有灵魂,人就是行尸走肉,人活着与死了又有什么区别呢?

《论语》|离开水火难以生存,有东西比它们更重要,且不能让

正是由此,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人不能须臾离开仁,连一顿饭的功夫也不能违背仁,仓促紧迫的时候是这样,颠沛流离的时候也是这样。

行仁是人一生的大事,任重而道远,正如孔子的学生曾参所说:“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离开水火难以生存,有东西比它们更重要,且不能让

仁是做人做事的原则,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不能退让。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这是成语“当仁不让”的出处。面对仁德,值得去做该做的事时,就是师长也不能让。

(此处已添加小说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按照中国传统观念,长幼有序,在师长面前,人人都要谦让,不能抢在前头。孔子提倡尊师重教,但是他认为,老师的尊严与仁德相比较,仁德是第一位的。遇到该做的事情要积极地去做,不必推让。

《论语》|离开水火难以生存,有东西比它们更重要,且不能让

人应当抱着“以仁为己任”的目标求仁,捍卫仁。如果碰到行仁这种又重又远的事情,可以舍弃平常礼让的拘束,要一马当先去承担。即使在师长面前,不必客气,不必谦让。正如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头条品书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我读《论语》之《卫灵公篇》:

【原文】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孔子说:“仁德对于民众来说,比水火更为重要。水和火,我看见有人死在里面,却没有见过践蹈仁德而死的。”

【原文】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师长,也不要谦让。”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水火   仁德   亚里士多德   不食周粟   论语   孔子   东西   物质生活   谦让   师长   译文   死者   美文   幸福感   物质   人类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