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远离红尘,就要养好内心的静气,让生活变得轻盈

现在有一种现象叫“fo媛”,全称fo系名媛,指一些女网红在寺庙摆拍,晒手抄经书、炫耀品茶、焚香、禅修,好像参禅修炼,看起来好像仙风道骨,很有佛气,实际上作戏给人看,蹭流量,骗取粉丝打赏。

一句话,就是通过演戏变现。再直白一点,就是为了钱。看似与世无争,实则欲壑难填。

很多人被她们的假象所欺骗,以为她们在修行,清心寡欲,修身养性,其实她们的欲望就强,借佛来掩盖她们贪婪的嘴脸,真真辱没佛门净地。

不能远离红尘,就要养好内心的静气,让生活变得轻盈

靠焚香、品茶、打坐装装样子,是修不出人生的境界的。

所有的人生境界,都需要在虚静的状态中修炼。这虚静的状态不是外部环境的清静,而是指内心能够平静下来,慢慢虚空,把内心的贪婪清除出去。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致虚”和“守静”是修心的功夫。

“致虚极”。致,达到;虚,虚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虚其心,虚掉心中的执着,虚掉过分的欲念,没有任何鸡零狗碎的想法,使人变得更纯然一点;极,极致、极点,极高的境界。

“致虚极”,就是过滤掉杂念,将心中的欲望、执着加以控制与消解,使内心达到最清明纯净的境界。只有清空自己,虚到了极致,没有任何执著了,才能完全接受其他东西。

不能远离红尘,就要养好内心的静气,让生活变得轻盈

“守静笃”。守,持守,坚守;静,宁静,不是心如死灰,没有一点念头,而是没有私欲杂念;笃,笃定,纯粹笃信,保持始终如一。

“守静笃”,就是守住极致的宁静,没有私欲杂念,让心归于纯朴,保持安静的、纯粹的状态。

心静下来,心平气和,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另一种气象。身上的浊气渐渐裉褪去,没有红尘的世俗之气,身上现出一种超凡脱俗之气。

人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气质就会变化,身上就会有一种光华。“腹有读书气自华”,优秀的读书人身上有一股雍容的书卷气。

不能远离红尘,就要养好内心的静气,让生活变得轻盈

持守平静,是一种很高的修养境界。人只有平心静气,才能理智思考,遇事不急躁,不冲动。古往今来,但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可以守得住心里的平静,一般是不动怒,反而是遇事冷静,才能有对策,从容应对。

遇事不冷静,心浮气躁,必然方寸已乱,导致举止失常,进退无据,甚至失去正常的判断力。在现实中,时不时就大动肝火者大有人在,就是因为“守静”的功夫还不够。

有两个人,平时看起来都是很沉稳的人,因为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两个谈话谈崩了,越说越激动,最后拍桌子、瞪眼睛,还差一点打了起来。如果两个人都冷静下来,就不会让小事最后可能演变成大事。

研究表明,人一旦发怒生气,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毒素,对健康十分不利。心静,有利于养生健体,延年益寿。

不能远离红尘,就要养好内心的静气,让生活变得轻盈

有一位老人生活在一条老街,经常在自家门前的竹椅上躺着,手里是一只小收音机,旁边的小桌放着一把紫砂壶。微闭着眼,听喜欢的戏曲,渴了就随手拿起紫砂壶喝一口茶,自得其乐。

有一天,一个古董商人从老街上经过,看到老人身旁的那把紫砂壶古朴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他走过去,端起那把壶仔细察看,果然有戴振公的印章。

商人惊喜不已,对老人说要用15万元的价格买下这把壶。当老人听到这个数字时,吃了一惊,后又拒绝了。因为这是他爷爷留下的,已经传了三代了。

这把老人用了近60年的紫砂壶,他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茶壶,现在竟然值那么多钱,老铁匠有点不淡定了,有生以来失眠了。

老人宁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

他不敢像过去把壶随便放在小桌上,他要紧紧地拿在手里,躺在椅子上也不敢闭目养神了,时不时地看看周围,有没有人盯着紫砂壶,这让他非常不舒服。

不能远离红尘,就要养好内心的静气,让生活变得轻盈

当人们知道他有一把价值不菲的茶壶后,时不时地有人来观看,有的问还有没有其他宝贝,有人甚至向他借钱,老人没完没了地应付,让他身心疲惫。

后来,那位商人带着30万元现金要老人把茶壶卖给他,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叫来左邻右舍,拿起一把斧头,当众把那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老人虽然很看重这件传家宝,但是,他知道,不卖给商人,就要没完没了地应付人们的关心;卖给商人,他有了钱,就会有人想着他的钱,甚至使他惹上更严重的麻烦,他的生活永无宁日。

砸碎了茶壶后,老人的生活又恢复到以前的宁静状态,据说他活过了百岁。

不能远离红尘,就要养好内心的静气,让生活变得轻盈

哲人说,生活是一种心态。因为宁静,才能深悟生命之轻。

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多数人的烦恼就是因为执着、放不下而来的,缺乏老人这样的抗干扰能力。心静,才能面对巨大的诱惑,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保持本心。

静,是一种境界。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这就是说,心中的平静,可以拂去外在的燥热。真正的宁静是踏实的,而不是一静下来心里就空得慌,所以,让人感到很舒服。

心静,并不是要求人们放下生活和工作,回归到深山老林,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

不能远离红尘,那就把虚静之心变成一种常态。

觉得累了,不妨把所有事情放下,在一种没有执著的状态中静坐一会儿,放空自我,不执著过程,不执著结果,只是让自己进入虚静的状态。

不能远离红尘,就要养好内心的静气,让生活变得轻盈

在虚静中让自己的心安定,看清事物的真相,不被纷繁的现象卷进去,不在变化中迷失。

永远不要渴望什么不变,也不要害怕什么会变,该变都一定会变,不会因为渴望不变而不变,也不会因为害怕变化而不变。

执著让自己更偏执,过得很痛苦,不如让自己安住在虚静之中,从容接受生命的给予。不管好的还是坏的,都从容面对。

好的,应该感到欢喜;不好的,努力去改变;永远这么淡淡地活着。

“致虚极,守静笃”,话语极简单,道理极深刻,应该成为人们为人处世所当持守的一项准则。

生活虽然需要不断负重前行,累了就不要绷着,偶尔让生活慢下来,让自己的心静一静,即使不能停下来思考,就是看看周围的风景,就会发现生活中的一抹美好,也会愉悦心情,让负累的心得以安歇,也是不错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心静   紫砂壶   私欲   铁匠   茶壶   杂念   美文   轻盈   极致   执著   红尘   商人   冷静   宁静   平静   境界   内心   老人   状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