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书欣长篇小说《斗贼》:从悬疑中读出文化的味道来

7月12日,由常书欣同名悬疑侦破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斗zei》在西安开拍。前几年,他的悬疑侦破小说《余罪》,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发行量超过百万,也被拍成了电视剧。

常书欣以写悬疑小说见长,《余罪》的特点是斗智斗勇,而《斗zei》则是盗也有道。

盗也有道这个成语出自《庄子·胠箧篇》:春秋时期有名的大盗跖的徒弟问他,做盗zei也有规矩?盗跖说,盗zei也有规矩。能凭空推测屋里藏着什么财物,叫圣明;冒险先进到屋里,是勇敢;掩护伙伴先撤,自己最后退出,是义举;能知道如何偷盗,是智慧;分赃公平,是仁义!

常书欣长篇小说《斗贼》:从悬疑中读出文化的味道来

每个行业都是有它的规矩的,盗zei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去抢去偷的,这是就盗也有道。

但是,在《斗zei》中,这些扒手已经失去了古风,用专门负责望风的“大眼zei”布狄的话说,zei不讲情义。因为突破底线后就没下限了,无情无义才能下得去手。

为了摸清扒手的活动规律,从根上治理zei的问题,斩断zei手,公安机关实施了代号为“斩手”的行动。

学心理学的公安干警平三戈(本名戈三平),大学毕业没有几年,平时工作很轻松,做卧底混入贼群后,他才发现这是另一个世界,完全颠覆了他的三观,他认识到zei也有自己一套套作案经验。

扒手中的高手,并不意味着不失手,而是他能从每一次失手中不断总结和提高,不断规避着法制对他们的约束和处罚,直到让法制对他们形同虚设。

平三戈通过不同类型的扒手,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那些高手的经验。

常书欣长篇小说《斗贼》:从悬疑中读出文化的味道来

如何能成为一个高手?

布狄告诉平三戈,有三要点;

第一是长相,长得其貌不扬,不惹眼,放人堆里找不出来,不容易引起别人的警惕。

第二是悟性,就是一点就通,能够快速领悟偷窃技巧,很快上手。用扒手乔二棍的话说“这行光吃苦没用,靠的是悟性”。其实那一行都一样,有悟性事半功倍;没有悟性,再努力只能成为一个勤奋的工匠。

第三是技术,就是活要好,能偷窃成功而不失手。活好也分等级,用心为上,用脑次之,用工具则为下,做到无迹可寻,把技术变成艺术,才算得上高手中的高手。

布狄要拉平三戈做他的徒弟,首先就是看中了他其貌不扬,入世不深,可以塑造;接触后,发现他有文化有悟性,学什么很快就会,增加了把他培养成扒手的信心。

布狄的师傅zei王古风城告诉平三戈,要想成为真正的高手,必须心静、耳聪、眼明、手轻。

偷窃高手“哑巴”是一个偷窃快手,曾告诉他,手快不如眼快,眼快不如心快。

说到底,关键是心静,心到手就到

常书欣长篇小说《斗贼》:从悬疑中读出文化的味道来

古风城虽然偏瘫了,但是他能随手夹住一只正在飞行的苍蝇,而且苍蝇完好无损,放开后与夹住前一样能飞行。

平三戈安静地用心观察苍蝇的飞行路线,在众多飞行的苍蝇中他选择自己能十拿九稳抓住的那一只,他虽然用手指夹住了几次,但是,苍蝇不是死了,就是残了。

古风城点拨他,之所以失手,是他心不静。他告诉他,心静不仅仅是安静下来,而是心里对所做的事没有任何抗拒,自得其乐,好之、乐之者才能看到那个刹那(行窃时)。

也就是说,平三戈要心甘情愿做一个zei。这对于有正义感的警察来说,放弃道义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犹豫了。

古风城虽然不知道他是警察卧底,但他知道做扒手毕竟是不光彩的事,要当扒手就要迈过去这个坎。就告诉他,心里如果还存着点道义,也当不好zei。道义,就是平三戈心里的杂念。

平三戈一想,也是,“并不心甘情愿,又怎么可能心领神会。心境肯定要影响境界的。”只有心甘情愿地接受这门恶毒的技巧,才能达到能以企及的境界。

常书欣长篇小说《斗贼》:从悬疑中读出文化的味道来

为了能领会这个境界,平三戈切断了与联络组的联系,全身心地投入练习之中,他努力去体会当zei艰难的心态,慢慢品味是什么心态让他们拼命修行,修出那么高的境界。

他追根溯源,发现“饥饿肯定是最早的老师,贫穷是根,苦难是苗,流血流汗浇灌出来的,肯定是根毒草。”苦难会把人的心性变得无比决然,造成他们反社会的性格,不甘心支持着他们要摆脱一无所有的境地,从而摸爬滚打中让他们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邪恶的智慧。

他突然明白,“要成为zei,要成为彻头彻尾的反社会人类,道义当然是心里的羁绊,放下这些羁绊,才能肆无忌惮,藐视一切规则……因为,我就是规则。”

像布狄从七八岁就跟着古风城练习偷窃,根本就不会有心理障碍,还把偷窃当作好玩,长大了想改就很难。而布狄说,他并不想改,而且觉得很有成就感。

通透后的平三戈技艺突飞猛进,别人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练会的技巧,他几天就练到九成,并且出神入化,练出了“刹那指”,让布狄叹为观止。

常书欣长篇小说《斗贼》:从悬疑中读出文化的味道来

扒手之所以能偷窃成功,就是引起人的注意力转移,任何一个能吸引到别人的东西,都可以为贼所用。被盗的人分神只有一个刹那,正是扒手偷窃的最佳时机,早了,迟了,都会触动对方的感觉。要想成为高手,就是要找到这一个刹那。

要达到这样的高度,不但得学习,主要还得创新。正如布狄说,练到出手能偷是毛zei,练到心中有zei才是高手。

平时要多练,不管是练夹肥皂、扔扑克牌,还是玩棍棒、玩石子,都是练习手指的灵活性,为捕捉行窃的一刹那所需要的灵活、技巧和力度准备。

只有把准星、力度、角度、速度练掌握到炉火纯青能运用自若,就可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不失手。

平三戈从练习技巧中认识到zei之道,说穿了其实就是匠心而已,把一件事做到极致,zei王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常书欣长篇小说《斗贼》:从悬疑中读出文化的味道来

派平三戈做卧底,不是让他学习扒手的行窃技巧,而是让他运用所学的心理学,了解扒手的习性和作案的手法,以便掌握扒手行窃的规律,能够更有效地打击扒窃行为,从源头上治理偷窃现象。

《斗zei》不能简单地当作悬疑小说来读,它提示了黑暗的另类人生。虽然故事中推广的是高科技,为预防犯罪、快速破案提供便利,而反映的却是深层次的文化心理。

《斗zei》把扒手的个体经验与行窃时的片段描写得特别精彩,引人入胜,反映了zei成为zei的深层问题以及行窃的规律,为从源头上折断贼手提供了依据,使反扒有规可循。

《斗zei》没有鲜明的斗智斗勇的情节,也没有特别跌宕起伏的悬疑场景,而是通过丝丝入扣的分析,更耐人寻味,更耐看。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悬疑   心静   扒手   其貌不扬   悟性   卧底   道义   长篇小说   美文   苍蝇   心甘情愿   规矩   刹那   规律   境界   味道   高手   技巧   文化   常书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