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漫谈

知行合一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明阳提出的学说。

知行合一漫谈

王阳明小名王云,但是一直到5岁都不会说话,后改名王守仁,才开始开口。

所以他是一个“怪异”的人,或者至少说与常人有异。

知行合一漫谈

他很有才学,曾考中“状元”,本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遍金陵花的,可是他恃才自傲,得意忘形,忘了自己几斤几两,得罪了皇帝的宠臣刘瑾太监,被廷杖四十,发配烟瘴之地龙场。但也是在那里,王阳明日夜反省,一天半夜突然悟道(这便是佛教里边的顿悟?),提出“知行合一”学说,创立阳明心学。

他与创建朱子学说的朱熹老夫子齐名。

知行合一漫谈

先放下圣人,说说为阳明顿悟做出杰出贡献的两个“凡人”。

这两个人一个贵为天子,就是明武宗。另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是个太监,叫刘瑾。此二君在明朝历史上也非常有名,只是不是流芳百世。

知行合一漫谈

先说这明武宗,为什么叫武宗呢?自然是比较好战,或者武功卓著!但此君武功却不咋的,只是与明的其他皇帝比,在武斗方面稍许突出一些而已。他打谁啦?蒙古人,当时叫鞑靼。虽然明朝开国大帝朱元璋把蒙古人赶到了漠北草原,后来明成祖朱棣有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以震慑鞑靼人。也确实是,在明太祖、其孙子朱允炆(被朱棣以清君侧之名篡位,后来不知所踪,据说,郑和七下西洋,其中带着一个重要的秘密任务就是查询朱允炆的踪迹,这是后话,不多说了),然后到永乐大帝朱棣,再到明仁宗、明宣宗,一直到1441年,这70多年时间,鞑靼人一直缩在关外,不敢造次。但是到了明英宗继位后,蒙古瓦剌开始入犯。当时也是宦官专权,太监王振带着英宗和几十万大军,结果在土木堡被瓦剌所俘。

明武宗,他有名的就是在宫外建了“豹房”,日夜行欢作乐。当然,时间久了,身体肯定是吃不消的,即便再有仙丹或者什么补药,那也是无济于事的。后来武宗病死在豹房,年仅30,所以说”色是刮骨钢刀啊!戒色吧!

知行合一漫谈

然后说说那九千岁太监刘瑾,就是他修理王守仁,把一个状元郎发配烟瘴之地龙场的。这太监讨好明武宗,深得武宗宠爱。其讨好方法自然是投武宗之所好了,上面的照片就可以看出来了。武宗好色,这刘瑾就专门在宫外建了豹房,找来美女供皇帝日夜欢娱。当然这样的人自然也是没有好下场的,最后被自己的主子判处极刑,凌迟处死。

知行合一漫谈

说回阳明吧。前面说他创立了“心学”,所谓阳明学说,主张“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这是其主要思想。

其实这种思想吧并不新鲜,老早就有的。

例如孔子就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要学习,还必须要思考,不能死读书,读死书。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知行合一漫谈

明朝著名思想家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是说读书要和实践结合。

知行合一漫谈

佛家同样,教人们以悲天悯人之心,度己度人。

知行合一漫谈

所有的高僧,近代的如虚云法师、弘一法师、印光法师和太虚法师,都是悟道后践行合一,度人不倦的。

知行合一漫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地龙   千岁   烟瘴   明朝   武功   鞑靼   蒙古人   学说   大帝   太监   美文   法师   日夜   皇帝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