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台前的古槐

撰文|何锡涛 刘 峰 田 广

编辑|滕余国

在滕国古城旅游风景区、文公台前、有两株参天古槐,东西对峙、交相辉映、是滕国古城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此槐相传为唐贞观年间所植,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国家将其列为一级古树。春回大地之时、古槐萌芽,生机盎然:到了夏季让游人流连忘返,树下更成为附近居民消夏聚会之地,谈古论今的好会场。

文公台前的古槐

据传文公台前曾有“七杨八松九棵槐”之说,随时推移、仅有二株古槐耸立。两株古槐历经劫难而大难不死、生命常青。

滕城村的李长武先生常在树下讲述古槐在“文革”中的故事。

1969年,当时正值“文革”由于村里没钱买化肥上庄稼,村“革委会”便打起这两株古槐的主意。村里便在文公台上的客厅里召开了干部会议。因当时文公台上留有清朝时期真武庙很多日房子,那时是村办的学校。李长武等人主张保树,肥料可以用旧墙土来解决,但最后还是决定卖树换肥。

村里给两株树要价3000元,于是先派人去南沙河的冯庄联系,冯庄那里有人做播种用的構子。那里来人给2000元,村里嫌价钱太低又派人去微山县的马口去联系,马口是大码头,很多人买大树做船。马口来人给2500元,相比较以后,村里决定把树卖给马口的船工这天马口船工来到大槐树下,围着大树仔细观看,这时一条巨蛇从古树洞中出来,正好掉到买树人的头上,买树人尖叫逃馆,哪里还有买树之心。

据说千年古槐已有神灵,当地居民称古槐为“神树”。现在古槐上有人系上红布,说是能保佑平安,健康长寿,就是因为人们说的那种“神”气,两株古槐才在“文革”中逃过一劫。

千年古槐历尽沧桑,虽然枝叶茂盛,但是树身自朽严重。加强对这一历史留给我们的自然景观进一步保护,迫在眉睫!

文公台前的古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微山县   台前   茂盛   南沙   天马   革委会   船工   自然景观   文革   美文   村里   来人   大树   古城   台上   千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