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熟悉的事物开始

撰文|陈凤荣

编辑|滕余国

第一次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是在三年级,从看自己的课桌开始。当然,我觉得可以更早开始,越早越容易取得好效果。

从最熟悉的事物开始

那天,学完课文后,孩子们的注意力开始发散,我想让大家稍作休息调整一下。我说:“孩子们,咱们做个好玩的游戏吧!低下头,看看你课桌上的那些木纹。一动不动地看,直到你有所发现为止。如果你有了第一个发现,老师还没叫停,那就把这个发现悄悄放在心里,再继续找第二个,看谁发现得多。”

大家好奇地低头观察,那劲头,仿佛要从这木头课桌上看出个新大陆似的。不一会ル,大家就从朝夕相处的课桌上,看出了前所未有的发现:

“那些木纹的颜色很丰富,有的深,有的浅,还有的地方出现了奇妙的过渡色。”

“我桌子上的木纹好像河流,看久一点,会感觉它是流动的,像三维动画一样好玩。”

“我的木纹就像雨后泥巴地上的车辙,深浅不一。”

“这里的木纹就像手指上的手纹,是旋转的。”

……

这就是孩子们擅长的“睁开双眼想象”,有时候我叫它“思维体操”,因为在观察、想象、娱乐的同时,它也的确锻炼了孩子们的发散思维。还有它让世界悄悄变成童话。接下来,我们可以让学生用之前的方法,去观察自己的手纹或是一幅有晚霞的图片,等等,这都是静态的、平面的观察。

后来的练习,我选择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褐色的岩石、纵横交错的田野、零散的村落、蓝色的海以及海中的小岛。我告诉学生:让它静静流过你的心灵,打开想象的翅膀,锁定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尽量用“像……”的句式描述出来:

“蓝色的大海和岛屿,绿色的草原和山村,色彩很搭。”擅长绘画的李月表现出对色彩的敏感。

“海水里的岛屿像一只庞大的乌龟妈妈,领着她的龟宝宝在水里游玩。”张夏亮是个童话迷。

“绿色的草原被分割,像硕大的龟壳,而一角的山崖,看起来则像乌龟伸长的脖颈。”这个孩子的视野很开阔,他看到的是整个画面。

“蓝蓝的海水不断冲刷着岛屿,把小岛都染蓝了。”这个“染”字太有味道了,而且他让静态的画面活了起来,看到了情节。

就是这样,把自己眼里的世界表达出来,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我们的观察和表达就要追求这种不一样,让世界万物染上“我”的色彩,世界因“我”而彩。

从最熟悉的事物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手纹   课桌   岛屿   小岛   美文   乌龟   静态   海水   草原   事物   画面   思维   色彩   好玩   童话   发现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