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的歌唱家 之四——蝈蝈的独吟

#活水计划#

夏天的草丛里,除了蟋蟀,还有一种倍受关注的奏乐大王,那就是蝈蝈。


夏日里的歌唱家 之四——蝈蝈的独吟

本图来自网络

蝈蝈的学名叫“螽斯”,还有个俗称叫“蚰子”。体型较大,通体翠绿,它们通过翅膀摩擦,能发出响亮的音色。鸣叫强劲有力,有金属的质感。很多人喜欢蝈蝈的叫声,因此在民间被作为宠物养在笼中,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我对蝈蝈的了解,始于刚工作时。我们的工厂就在邙山脚下,那时候我师傅四十来岁,包括我在内收了四个徒弟,两男两女。夏天的午休时间,师傅就会招呼上他的两个徒儿:“走,上山逮蚰子去!”还不忘狡黠地冲我们俩女孩一笑“你们去不去?”我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天越热,蝈蝈越叫得欢实,所以要趁大中午去山上,闻声寻迹,才好捉。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只见一个个热得满面通红,汗流浃背,但是眼里都放着光,寻宝凯旋一样,向我们展示战利品。

师傅把战利品分赠给每个徒弟,让我们自己拿回去养。从师傅那儿我知道了蝈蝈只有雄性的才会叫。年轻的蝈蝈是翠绿色的,翅膀发达,鸣叫频繁,声音高亢。年老了会变成暗褐色,叫声渐稀,低缓沉重。

师傅手巧,还利用工余时间,给我们四个徒弟每人做了一只蝈蝈笼。材料就是用两块圆形或六边形的三合板,作为笼的底和顶,边缘打一圈小圆孔,插入冰棍的圆棒棒,(后来冰棍棒不够就用一次性筷子),用胶粘牢,只一根棒是活动的,留作蝈蝈笼的门。上面有挂钩,下面加上挂饰,再刷一层清漆。精致的创意蝈蝈笼就做成了。我乐呵呵地提回家,从此也成了有宠一族。

蝈蝈是杂食动物,爱吃菜叶菜花,葱和辣椒,更喜欢吃蚂蚱。吃了肉特别亢奋,像勇士被困,无用武之地,每天不停地“唧唧唧唧”,夜里也不消停。在蝈蝈的鸣叫声中睡觉,还真没觉得是噪音,从未失眠。那种感觉很是美妙。


夏日里的歌唱家 之四——蝈蝈的独吟

后来我才知道,师傅是真的热衷并精通于养蝈蝈,单位里那几年养蝈蝈蔚然成风,都是被他带动起来的。

正常的蝈蝈寿命只有三个月,天冷了就渐渐不行了,霜降以前都会死掉。而作为宠物的蝈蝈,自是比野外的娇贵,它的主人们各有办法。比如在柿子葫芦(没有腰,形状像柿子一样的扁葫芦)上开一个梅花型的口盖,葫芦周身还有些透气孔。哈哈,蝈蝈有了这样的暖房,又被主人揣在棉衣里面,每天投喂,真是安乐荣华,享受不尽了。


夏日里的歌唱家 之四——蝈蝈的独吟

本图片来自网络

那时候每次开会,都能听到各位师傅的身上不时地发出“唧唧唧唧”的鸣叫,像年轻人腰里的BP机一样。那声音此起彼伏,比会上的发言还要活跃,给会场增添了不少提神的生趣。

这些年,田间草丛的蝈蝈越来越稀少了,大概是除草剂杀虫剂用得太普遍了。我已经好几年没再养过蝈蝈,只偶尔经过花鸟市场,还能听到蝈蝈在笼子里的叫声,但总觉得少了点气势。

养在笼中的虫鸟,就像盆中的花,缸里的鱼一样,给人提供了闲趣,却少了自然界的自由和生猛。说到底,鸣虫的叫声是为了求偶,吸引异性。可是被关在笼中,虽然吃喝不愁,它执着的独吟,能吸引来谁呢?每一声鸣叫,都是寂寞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蝈蝈   螽斯   口盖   安乐   工余   低缓   歌唱家   冰棍   战利品   柿子   徒弟   美文   叫声   葫芦   师傅   翅膀   主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