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堆土著人群里工作是怎样一种滋味

在一堆土著人群里工作是怎样一种滋味

我发现一个现象。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喜欢用本地区语言,优越感显著提升。对于说着国语的异地分子嗤之以鼻,如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喜欢用国语(官方语言),稍识几个汉字就拿腔弄调说“官话”,显示自己有文化,这是另一种极端,对地方文化的一种不自信。

福州话,天下第一奇葩语言,难听难懂难学。我是外来人,按时髦词叫“进城务工人员”,按福州话说就是“两个娘”(福州话称外地人为“两个声”,含歧视意)。来福州二十余年光景,由于在语言方面欠天赋,至今听福州话如听天书。偏偏工作单位又是福州土著人集中的地方,其处境之艰难非常人难以想象。

老板开会时,一般情况大会讲官话,小会讲土语。大会讲到高兴处,土语也如连珠炮。开会定律是“会议的重要性与开会人数成反比”,重要会都是小会。我原是做文字秘书工作,会上要做会议纪录,遇到土语就干着急,又不便打断老板讲话来询问,故我做的会议纪要往往把老板最精彩、最经典、最重要的讲话没写进去,老板便有些龙颜不悦。老板喜欢在酒桌上部署重要工作,我还以为他又在聊他的黄段子,也不在意。过几天他问我某事办好了没有,我此时只有一脸惊愕茫然不知所措。我说你并没有说过此事,老板说怎么没有。此事怎能与老板争,估计他当时又是用福州话说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当时是用官话还是土语,我又不能老板一开腔就告诉他:“你要用官话说”。老板有时在私聊,有时在谈工作,有时用官话,有时用土语,让我无所适从,最后便要求调离文字秘书岗位。

到了新岗位,因工作关系常有饭局。酒桌上,部门老板与土著居民谈笑甚欢、推杯换盏。我既不善饮酒,也听不懂福州话,一个人如傻瓜般呆坐。我本是个健谈人,自认为口才尚可,但一到此种场合,便只能埋头吃东西,吃完走人。久之,便婉拒所有宴请,反正自己一个小人物,去不去无足轻重。老板又批评我性格孤僻不合群。 就为这,我在单位十几年,尽管工作兢兢业业,但职位原地踏步。

看来还是要学点福州话,不是为了能与老板用福州话窃窃私语作亲热状,在同事面前充当老板红人,实在是因为再不学福州话饭碗不保。由于福州的扫盲没过关,一些有些年岁的伊伯伊母一来就叽哩呱啦“歪要怎样怎样”,后来才知道,福州人自称“歪”,谦词,大概和“鄙人”类似,鄙人不卑鄙,歪也是正派人。面对这些“谦逊”的福州人,我得会侃上几句才行。就象绍兴师爷必备“一团和气、两句歪诗、三斤黄酒、四季衣裳”一样,在福州混就得会用福州话“拱叭”(吹牛聊天)。

在一堆土著人群里工作是怎样一种滋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土著   天书   歪诗   福州人   土语   官话   土著人   工作   福州   美文   此事   国语   岗位   滋味   居民   老板   语言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